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鉴定陕西地区茵陈粗提物中的黄酮类成分,并筛选出其中具有G-四链体结合活性成分.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茵陈粗提物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其电喷雾(ESI)质谱裂解途径进行鉴定,借助亲和超滤技术筛选出其中的G-四链体结合活性成分.结果 从茵陈粗提物中共鉴定出34种黄酮类成分,包括31种黄酮苷元和3种黄酮苷类,分析了其在ESI源下的质谱碎片裂解规律,并从中筛选出3种G-四链体结合活性成分,分别为芹黄素、芫花素与蓟黄素.结论 初步明确了陕西地区茵陈中黄酮类成分的化学组成、ESI裂解规律,并从中获取了潜在抗肿瘤活性成分,可为陕西地区茵陈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中药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鉴定陕西地区黄芩粗提物中的黄酮类成分,并筛选出其中具有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活性的成分.方法 使用UPLC-Q-TOF-MS/MS对黄芩粗提物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ESI-M S质谱裂解途径解析进行鉴定,借助亲和超滤技术筛选出其中的BSA结合活性成分.结果 从黄芩粗提物中共鉴定出33种黄酮类成分,包括21种黄酮苷元与12种黄酮苷类,详细分析了其在ESI源下的质谱碎片裂解规律,并从中筛选出17种BSA结合活性成分,包括2',3,5,6',7-五羟基黄烷酮、2',5,6',7-四羟基黄烷酮、白杨素-7-O-β-葡萄糖苷等.结论 初步明确了陕西地区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化学组成,归纳了其ESI裂解规律,并筛选出其中的BSA结合活性成分.为陕西地区黄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中药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UPLC-TQ-MS对苦豆子中生物碱类成分定性分析的方法,可以对苦豆子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快速鉴定。方法以UPLC-TQ-MS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和数据库筛查,依据其精确分子质量、特征离子、MS/MS裂解规律和色谱保留行为对苦豆子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定。结果共鉴定出苦豆子中4类生物碱并总结出其中3类质谱裂解规律,同时基于其裂解规律分析出7种未知化合物。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以快速定性分析苦豆子中生物碱类成分,为研究苦豆子化学成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HPLC-ESI-MS技术和HyperChem7.5软件分析乌头碱的质谱裂解规律。方法:在正离子模式下,以电喷雾离子源,采用选择性离子扫描分析乌头类生物碱的一级和多级质谱;用半经验计算法计算各化合物的几何结构参数。结果:利用HyperChem7.5软件辅助解析了乌头碱的多级质谱碎片。结论:在软电离条件下,乌头碱分子以失去CH3COOH,CH3OH和CO为主,为乌头类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规律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对臭牡丹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并建立DPPH-HPLC-QTOF-MS/MS方法快速筛选和鉴定臭牡丹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臭牡丹水提物与DPPH自由基反应30 min后,13个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的HPLC峰消失,根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保留时间、紫外吸收特征光谱、质谱裂解规律和诊断离子,以及与标准品对照,初步确定了13个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结构:12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和咖啡酸,其中8个苯乙醇苷类物质为首次在大青属植物中发现,咖啡酸为首次报道存在于臭牡丹中.该方法无需繁琐的分离纯化过程,可对复杂组分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快速筛选和鉴定,为天然产物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简便、快捷、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川贝母的市场供需矛盾,本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瓦布贝母再生鳞茎,探究了适宜的组织培养条件,并采取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结果发现,鳞茎采用75%酒精约10 s和0.1%升汞15 min灭菌,外植体污染率最低;不同种类和浓度范围的激素能够影响外植体的启动和生长状况,NAA和6-BA浓度范围分别控制在0.5~2.0 mol/L,均能诱导出再生鳞茎;不同激素培养条件下,瓦布贝母再生鳞茎总生物碱存在差异,有超过一半的再生鳞茎总生物碱含量达到中华药典的规定要求,因此,组织培养是获取瓦布贝母活性成分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广西地不容块根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 Lo.)块根中分离出9种生物碱,经MS,^1H NMR,^13C NMR等方法鉴定出它们的化学结构,它们分别是l-罗默碱(l-roemerine)、去氢罗默碱(dehydroroemerine)、d-异紫堇定(d-isocorydine)、紫堇定(corydine)、l-四氢巴马亭(l-tetrahadropalmatine)、巴马亭(palmatine)、氯仿巴马亭(palmatine chloroform)、青风藤碱(sinoacutine)和dehassiline,均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中紫堇定、青风藤碱、氯仿巴马亭和dehassiline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8.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n)对药用植物喜树叶提取物中的微量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喜树叶中喜树碱类及鞣花酸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建立了1种快速识别喜树中喜树碱类生物碱和鞣花酸类成分的液质联用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在线识别了5个喜树碱类生物碱和5个鞣花酸类成分,其中3个推测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李丁艾  孙兆泉  尚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7):11550-11561
基于数据挖掘川贝母治疗肺系疾病的核心中药和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川贝母-人参”治疗肺系疾病之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的含贝母肺系疾病中药组方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利用网络药理学知识对核心药对治疗肺系典型疾病支气管哮喘进行靶点收集筛选、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对接验证。共筛选出含贝母处方420个,涉及中药463味;高频药物有甘草、杏仁等;聚类分析可得8类;高频核心二联药物组合有“川贝母-阿胶”“川贝母-人参”等,三联药物组合包括“川贝母-天冬-麦冬”“川贝母-天冬-甘草”等,四联药物组合“川贝母-桑白皮-桔梗-甘草”“川贝母-桑白皮-杏仁-甘草”等;由于阿胶为动物药材,则分析“川贝母-人参”药对治疗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这一典型肺系疾病的核心药对,其中Hub靶点包括“AKT1”“PTGS2”等;核心活性成分包括“beta-sitosterol”“kaempferol”...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对复杂体系中环烯醚萜的化学表征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在环烯醚萜结构鉴定方面,质谱被认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环烯醚萜的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从结构类型方面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为该类化合物利用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化学结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快速鉴定中药竹节香附的皂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质谱(RP-HPLC-ESI-MS-MS)方法对竹节香附皂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一步分析可以同时分离并鉴定出竹节香附中的竹节香附皂苷R2,R3,R6,R7,R8和R9等6种有效成分,同时也发现一些本药材中原来没有报道的成分,本研究结果为竹节香附及其相关药品有效成分分析和鉴定提供一种快速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寻找黄连抗肿瘤生物碱成分.以"黄连"为关键词,在TCMSP数据库中搜索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从Pubchem数据库下载相应化合物结构;再从蛋白质数据库中下载与抗肿瘤作用明确的17个靶点蛋白,采用Sybyl软件中蛋白质预处理工具确定活性区域,应用Surflex-dock模块对小分子与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通过Total Score打分函数筛选出活性成分,采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分析结合最好的蛋白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力.筛选出具有较好结合活性的化合物9个,其中非洲防己碱、巴马亭、N-反式-阿魏酰酪胺具有多靶标活性;蛋白复合体的分析结果显示氢键、疏水作用力在对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蒲公英中获得强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分析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为新颖抗菌 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奠定基础。通过滤纸片法筛选获得抗菌活性目标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 物学方法鉴定真菌的种属,并采用质谱-分子网络技术预测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从 21株形态各异的蒲公英内生真菌中筛选获得了1株抗菌活性较好的菌株2-7,粗提物对4种金黄色 葡萄球菌在10 μg/片浓度下抑菌圈为10.82~17.58 mm,其种属鉴定为Alternaria sp.,该真菌可代谢 产生黄酮、甾体、生物碱、脂肪酸、丁内酯、萜类等化合物,其中黄酮分子簇中的部分母离子可能为 潜在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贝母植物碱研究ⅩⅤ 砂贝母中的植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砂贝母F.karelinii(Fisch)BaKer中分离出两种植物碱,含量为0.006%。其中主要的植物碱经鉴定为西贝素,另一微量成分(0.0003%)因量太少未能最后鉴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萃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对朱顶红叶片中挥发类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筛选出提取率最高的方法并用气象色谱-质谱(GC-MS)对所提出的挥发类活性成分进行成分鉴定.结果表明,萃取法在提取挥发类活性成分时效率最高,对所得成分进行气象色谱-质谱鉴定时共得到以下26种相似度高于85%的成分,包括植酮、棕榈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乙酯、叶绿醇、亚油酸、油酸乙酯、硬脂酸乙酯、γ-生育酚、β-生育酚、天然维生素E、生育酚乙酸酯、菜油甾醇、豆固醇、γ-谷甾醇、β-谷甾醇等.  相似文献   

16.
中药延胡索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多种分离层析手段,从中药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W.T.Wang)干燥块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与标准品或文献数据对照的方法,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延胡索甲素(d-Corydaline)、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Pontevedrine、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berberine)、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原普托品(Protopine).研究表明生物碱是中药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其中Pontevedrine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基于UHPLC-QE-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黑米水提物的功能活性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Amide (2.1 mm×100 mm,1.7μm)液相色谱柱;液相色谱A相为水相,含25 mmol/L乙酸铵和25 mmol/L氨水,B相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 L/min。Thermo Q Exactive HFX质谱仪在采集软件(Xcalibur,Thermo)的控制下以信息依赖模式采集质谱/质谱数据,并持续评估全扫描质谱。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利用一级质谱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息等,并结合相关数据库、文献、对照品的信息等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黑米水提物中鉴定出539种可信度很高(阈值0.9)的化学成分,包括3种倍半萜类、3种维生素类、6种甾体类、7种有机酸类、19种黄酮类、41种生物碱类、109种氨基酸或多肽(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和其他类化合物。部分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衰老及预防动脉硬化、降血糖和控制血压及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等功能。[结论]UHPLC-QE-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分析黑米水提物的功能化学成分,为黑米的功能食品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前 言 三尖杉(Cephalolaxus Fortunel Hook.f.)属裸子植物,主产我国。民间很早用于消积、润肺、驱虫,1963年国外首先发现其生物碱有抗癌作用。70年代起我国开展研究,均发现三尖杉的总生物碱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并从其总生物碱中分离出20几种生物碱。经化学和光谱分析鉴定,证明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异三尖杉酯碱,脱  相似文献   

19.
气-质联用分析青风藤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中草药青风藤中的生物碱进行了分析,由分离出的色谱峰所对应质谱,鉴定出青藤碱等生物碱,稠环类和酚类物质.从相对峰面积分析,青藤碱含量较高,并具有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在青风藤中的质量分数约比青藤碱高2.69%,其他种生物碱含量较低.除此之外,还对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先酸化后碱化的条件下,用二氯甲烷萃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核壳丙烯酸类树脂(ACR)进行分析.ACR样品在500℃条件下进行热裂解,裂解产物通过BPX5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和质谱鉴定,获得了ACR在热裂解条件下的特征化合物.并通过对已知均聚物同条件分析的验证,找到了ACR各个热裂解产物的来由,从而确定了组成ACR共聚物的单体.对ACR丙酮不溶物的分析,初步探索了ACR粒子的内部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