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根据内燃机车水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图论的基本知识建立图模型,以邻接矩阵的形式确定参数的信息度,并据此选择诊断参数.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电路中,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有:真值表,函数表达示,逻辑图以及卡诺图。而卡诺图又分为变量卡诺图、逻辑函数卡诺图。所谓变量卡诺图就是用图示的方法,将各种输入变量取值组合下的输出函数值一一表达出来;在变量卡诺图的基础上,把构成函数的最小项填入相应的小方块中,便可得到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卡诺图的应用,常见的是用它来简化逻辑表达式。然而它的应用远不仅仅如此,下面将作一一的介绍。1化简函数为最简逻辑式在此应用中,可以分三步:首先画出函数的卡诺图,其次是合并最小项,最后写出最简逻辑式。需要注意的是:圈要尽…  相似文献   

3.
多输入多输出单边逻辑函数优化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逻辑综合的作用是在功能等价的条件下减少电路中的元件数目,使电路体积减少、能耗降低、故障率下降、稳定度提高。对于超大变量多输入多输出逻辑函数优化,存储开销对输入变量呈2幂次方增长。针对多输入多输出单边逻辑函数的特性,通过引入特征矩阵和状态矢量的描述,求解多输入多输出单边逻辑函数补集,以积项扩展为基础,完成多输入多输出单边逻辑函数无冗余覆盖。编程实现了多输入多输出单边函数逻辑优化的算法,对影响单边函数逻辑优化效率的因素(输入变量数、输出变量数、积项数和无关因子)进行了分析,软件系统在奔腾1.8 MHz、512 M的计算机上通过了正确性验证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性能良好,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存储空间和时间开销。  相似文献   

4.
数据选择器是一种能从多个输入数据中有选择地将一个输入数据送到输出端的组合逻辑电路。本文分析了数据选择器可实现一般与或逻辑函数 ;根据逻辑反函数的一种特殊表示形式 ,指出数据选择器可直接实现与或非逻辑函数 ;并分析了引入反馈后可将数据选择器构成具有选择功能的时序网络。  相似文献   

5.
通常船用插装阀集成以后,可以使许多功能组合在一起,但同时带来了插装阀功能识别的困难,尤其足在阅读系统图时十分不便.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应用流体逻辑理论分析插装阀机能的方法.即把插装阀的每个输入控制信号看成是逻辑表达式中的一个变量,将输入变量的全部取值组合构成真值表,由真值表写出简化逻辑函数表达式,根据函数输出值即可识别插装阀的工作机能该方法使系统图阅读变得简单、实用和可靠,也为控制系统的综合逻辑法故障诊断机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数据选择器是一种能从多个输入数据中有选择地将一个输入数据送到输出端的组合逻辑电路。本分析了数据选择器可实现一般与或逻辑函数;根据逻辑反函数的一种特殊表示形式,指出数据选择器可直接实现与或非逻辑函数;并分析了引入反馈后可将数据选择器构成具有选择功能的时序网络。  相似文献   

7.
将编码的差分跳频系统等效为串行级联码,充分利用频率转移函数所产生的网格关联信息,采用软输入软输出算法,进行类Turbo串行迭代译码,能有效改善系统的误比特性能.因此,如何实现差分跳频系统串行级联结构的外编码器和频率转移函数(G函数)的匹配设计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互信息的外信息转移图(EXIT)能有效预测迭代译码的收敛特性,并根据EXIT选择适当的内、外码进行级联.采用基于互信息的EXIT图分析差分跳频串行级联结构中外编码器和G函数的外信息转移过程,提出了一种采用EXIT图选择G函数及外编码器的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理论分析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输入先验信息量条件下,信噪比越高,G函数输出互信息量越大;在给定信噪比条件下,不同G函数对应的输出互信息量随输入先验信息量增长速度不同,能有效实现对性能较好的G函数的选择;对于给定G函数,在不同外编码方式下,通过EXIT图能得到迭代译码收敛的门限值;能反应出不同编码方式下的收敛特性的好坏,从而实现外编码器和G函数的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DNA分子作为存储数据和运算媒介的新型计算模型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采用编码DNA序列构建分子逻辑门是实现DNA可编程计算的基础,虽然传统的跷跷板门(seesaw gate)作为一种DNA逻辑门能够实现阶跃函数的效果,但是它在阈值附近的变化相对平缓,而且当输入超过阈值后,输出随输入增加难以稳定于期望数值,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DNA链置换的阶跃函数门.该逻辑门以四域信号链作为统一的DNA编码形式,通过湮灭反应设定阈值信号,通过支点互补程度控制反应顺序,使逻辑门的输出信号不但在阈值附近具有较高的突变灵敏度和准确度,而且当输入超过阈值后能稳定于期望值.随后基于阶跃函数门提出了能够区分"无信号输入信号"和"输入信号为低位"的与、或、非和异或门,解决了非门难以直接表示、需要通过双轨逻辑间接表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景象匹配区选择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考虑景象匹配区选择结果与参考图像信息之间的联系与制约,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景象匹配区选择方法.首先合理选择基于灰度和基于特征的2级测度参数,准确有效地表示参考图图像信息;其次将多个测度参数归一化组成样本集的输入属性向量,并使用去均值归一化算法得到匹配结果作为样本集的输出;最后选择合适的核函数与最佳参数训练样本集数据,得到具有自动区分景象适配区与非景象匹配区能力的决策函数,并用其分类实现任意候选参考图的匹配区选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抗干扰性,能够对复杂参考图的匹配区选择进行正确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0.
提出的算法是根据给定的输入积项计算出无共享积项的假集矩阵、阻塞矩阵和覆盖矩阵,对阻塞矩阵和覆盖矩阵依据最小列覆盖的选择算法得到最小列覆盖集合和提升集合,形成输入积项扩展后的积项形式.对于二级SOP型的多输入多输出逻辑函数,设计了基于积项扩展的多输入多输出集成电路逻辑优化软件,允许的最大输入变量数为128、最大输出变量数为256、最大输入输出变量总和为300、最大输入积项数为20000,并通过了Benchmark例题的测试和正确性验证.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柴油机用电子调速器的开发与研制过程。电子调速器是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设计的主要内容有:采用PID控制算法和哥德温自适应控制方案的电子调速器的设计,主控制电路的设计;模拟量输入通道与数字量输入通道的设计;及上述各部分的软件编程与统编。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如何根据柴油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和防爆胶轮车的特殊使用环境,来计算防爆胶轮车柴油机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相似文献   

13.
以减小柴油机转速波动为目标,设计了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器.该控制器以液压泵需求扭矩、液压泵转速和蓄电池SOC为输入参数,以柴油机转速、柴油机扭矩和电动机扭矩为输出参数.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柴油机油门开度控制方法.建立了基于MATLAB的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器性能仿真模型.对挖掘工况和平整工况下的控制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实现柴油机和电动机的协调控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柴油机的转速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4.
根据铁路现代化重载高速运输的需要,本文提出应研制5150kW(7000马力)的新一代内燃机车.分析了已有的机车柴油机机型进一步发展的功率谱问题.文章以二级增压的16V280柴油机为基础而为所建议的机车提出了设计要点及构造特征.建议研制工作从八缸机开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DF_4内燃机车火灾预报系统的研制报告。在分析机车火灾发生的基础上,选用高可靠性的传感器,用超小型PLC控制、声光报警方式组成的防火报警装置,在现场实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内燃机车司机室振动现象产生的原因,发现其中柴油机激励有很大影响。通过计算柴油机惯性力、惯性力矩和倾覆力矩,分析了柴油机的振动激励力。建立某调车机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底架固有模态;并设计了合理的谐响应工况研究柴油机激励相位与大小对司机室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柴油机激励的相位对司机室振动幅值影响不大;当其各支承上激励相位相同时,司机室振动幅值最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形和神经网络的柴油机振动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的柴油机振动诊断方法,首先对柴油机的振动信号进行小波降噪,然后提取相应的不同迭代阶数的广义分形维数,并将其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人参数,以运行工况作为输出参数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可以利用测量的振动信号来判断柴油机的故障状况.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小波降噪技术可以较好地再现振动信号特征,有效提高故障识别率;同时基于分形和神经网络技术的诊断方法在柴油机故障诊断中是有效可行的,对于单个故障的正确识别率达到了100%,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对其他复杂机械的振动诊断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共轨ECU快速原型平台建立底层硬件函数库的复杂性,采用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和NI FPGA技术,从控制层软件功能要求出发,开发了信号输入方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PWM和开关量输出模块,实现多路传感器信号同步多速率输入以及控制信号输出。将输入输出功能封装成子VI,控制层软件调用此子VI实现对硬件端口的直接操作。同时,集成信号的显示、数据存储及回放功能,为平台的数据监控功能和数据后处理功能提供数据来源。经发动机台架验证,表明开发的功能模块具有运行可靠、功能完善、界面友好的特点,此种开发方法效率高、功能强。  相似文献   

19.
产业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模型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根据产业科技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建立了一个包括产业科技竞争力系统评价模型和政策试验模型的综合模型.将产业科技竞争力评价中所涉及的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隐含于输入 输出行为模型中.运用神经网络模型来确立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潜力、竞争行为的指标作为输入向量,将竞争绩效的指标作为输出.并利用该综合模型的可视化系统,对某地区的产业科技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和R&D经费支出是提高产业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