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海龙  张龙 《科技信息》2009,(30):112-112,114
阐述了双环戊二烯在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中的重要意义,采用了水解法对"工业级"双环戊二烯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合成工艺。MDI的加入代替了苯乙烯,改善了产品性能,制得了一种新型环保树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顺酐、苯酐和 1,2—丙二醇为主要原料 ,采用具有气干性基团的双环戊二烯作为改性剂 ,通过反应型改性将其接入不饱和聚酯链 ,以获得表干性。与同样条件下通用型树脂浇铸体的性能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双环戊二烯的引入 ,在保留树脂制品原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 ,赋予树脂优异的表干性 ,并提高了树脂的耐酸、碱、潮湿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清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工艺,合成了气干性优良的树脂,并研制了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清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方。对其固化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iels-Alder加成法制备了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活性硅微粉,以室温固化催化体系进行固化,使树脂的强度、耐热性、介电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应用该树脂浇铸了JOZ-10和LCZ-35电压互感器,其工频耐压和局部放电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我国双环戊二烯资源丰富,但目前其生产和应用能力还十分有限,且单套装置的生产能力都普遍偏小。介绍了我国双环戊二烯的生产现状及在树脂和橡胶等领域的应用,并对我国以双环戊二烯为原料急需开发的产品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苯酚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的合成与固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酚和双环戊二烯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双环戊二烯酚树脂(DPR)。用环氧氯丙烷对该树脂进行环氧化,还制得了含有双环戊二烯结构的环氧树脂(DER)。系统地考察了合成反应的条件,所得环氧树脂的最大环氧值为0.31~0.35,有机氯含量小于0.02mol/100g。用红外光谱考察了以甲基六氢苯酐(MeHHPA)为固化剂时该树脂在180 ℃时的固化速度,固化3.5 h时, 环氧开环的转化率大于92%。DSC的分析表明DER与双酚A环氧树脂E51混合(质量比为1:1),固化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比E51固化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15 ℃。  相似文献   

7.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性能、最近技术发展动向;由通用型树脂向功能化、精细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并介绍了其成型及应用方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环氧树脂与HET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嵌段共聚物的基本合成原理,方法和反应条件,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及环氧树脂含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热分析(DTA),热重分析(TG)对嵌段共聚物树脂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以二甲苯-甲醛树脂、二元或多元醇与不饱和酸反应制成树脂,再以苯乙烯作交联剂而制成的产物。它们是一个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系列,以低粘度、低收缩,耐酸碱和优良高频绝缘性能为特点。本文侧重研究二甲苯甲醛树脂、双键和酯键含量对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可完全环境降解材料以减少环境污染。采用本体熔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并对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交联及水解性能。结果表明,新合成的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有多种交联方法并可通过热处理有效地增强其力学及降解(水解)性能。因此新合成的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可完全环境降解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1.
制造钮扣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马来海松酸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马来海松酸为原料之一,合成了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简称UPR).测试了新型UPR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及固化性能等,与通用UPR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型UPR的拉伸强度和硬度较大;耐腐蚀性较优;固化时间较长,固化放热峰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磷酸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中再分布对电极性能的影响,使用聚焦离子束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自制的扩散电极成像,重构得到了三维的催化层几何模型;采用多弛豫时间格子玻尔兹曼模型对磷酸在催化层的迁移行为进行仿真,模拟得到递减型和准均匀型2种不同的磷酸分布形式;采用孔尺度模型求解不同条件下的电极传输性质。结果表明在磷酸含量较低时,准均匀型的磷酸分布具有稍优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和稍差的氧气和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在磷酸含量较高时,2种分布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相似,但是准均匀型分布具有更好的氧气和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4.
以林业废弃物杨木屑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以磷酸为主活化剂,浓硫酸为辅助活化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活性炭,测定其亚甲基蓝脱色力和碘的吸附值,考虑活化因素对活性炭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磷酸-硫酸活化法制备木屑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比1∶2.5,浸渍浓度60%,活化时间90 min,活化温度550℃.  相似文献   

15.
湿法磷酸精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以30%H2O2作为氧化剂,用钨酸和磺基水杨酸作为催化体系,催化氧化己二醇合成己二酸,考察了催化剂体系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己二酸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催化剂体系用量可使反应在较短时间获得较高产率,该绿色合成己二酸方法适合学生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辐射下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己二酸和正丙醇为原料,合成了己二酸二正丙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n(正丙醇)∶n(己二酸)=4∶1,用400W微波辐射10min,产率达97.5%以上.  相似文献   

18.
环己烯催化氧化制己二酸的HPLC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背景对环己烯催化氧化产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实际反应体系直接应用水背景、模拟反应液背景和实际反应液背景,无法获得准确的己二酸测定结果.对实际反应液进行活性炭脱色处理,获得了最好的结果.以脱色后的反应液为背景对己二酸进行HPLC测定,可以在0.4~4 g/L范围内获得大于97%的回收率.该方法为环己烯催化氧化制取二元羧酸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