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垦东18+32块Ng5、Ng6为曲流河沉积,单砂体对比困难。针对垦东18+32块曲流河沉积特点,论述了曲流河的沉积模式和沉积特点。采取标志层及辅助标志层划分层位,以沉积旋回和等厚切片法划分时间单元,以等高程对比法结合区域分析确定时间单元,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砂体对比划分方案。在砂体的划分对比中,充分考虑曲流河的沉积特点。对差异压实给剖面造成的影响、河道充填沉积与正常砂岩沉积的对比,厚砂岩叠加或下切的划分对比,薄层砂岩的对比划分等均从曲流河沉积特点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最终建立了曲流河砂体的对比划分方法。精细的砂体对比与划分为进一步研究地质模型、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析等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的沉积模式。方法在油层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面露头及井下岩心精细描述,并通过井网砂体追踪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河流相储层砂体的非均质特征。结果建立了辫状河砂体“泛连通体”、曲流河砂体“半连通体”的储层砂体沉积模式。结论辫状河砂体形成“拼合板状”储层结构形式,曲流河砂体形成“迷宫状”储层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曲流河砂体,应用岩芯、测井和生产资料,采用“模式预测,分级控制”的砂体内部构型研究方法,由沉积单元、沉积微相、单一河道砂体、单一河道内部点坝砂体以及点坝内部构型5个层次分级描述,精细研究曲流河砂体内部构型,建立了点坝砂体侧积夹层的规模、产状等内部构型定量分布模式,利用国内外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资料总结了砂体宽厚比与侧积夹层倾角的关系,确定了描述侧积夹层产状的倾向、倾角、延伸和水平间距4个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序贯指示模拟与人机交互再处理的方法建立了小网格三维储层构型模型,提高了三维储层构型地质建模的效率。根据研究区内部构型与注采井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挖潜对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不同开采措施挖潜曲流河砂体点坝内部剩余油,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四川盆地沙溪庙组河流相沉积特征及相同沉积背景下发育的砂体具有储集差异性的成因机理,首先,通过岩心沉积特征、钻井与地震数据,选取秋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二段开展沉积研究。其次,以Ⅳ号砂体和Ⅴ号砂体为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别从母岩、沉积、成岩和构造4个角度分析储层差异性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发育曲流河沉积,根据沉积构成差异,可划分为常规型曲流河和辫状型曲流河;沉积作用是造成研究区沙溪庙组二段储层差异性的主控因素,高孔高渗储层(Ⅳ号砂体)为辫状型曲流河沉积,中孔低渗储层(Ⅴ号砂体)为常规型曲流河沉积。最后,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可得知基准面旋回控制河型演化,进而影响储层差异。该项研究可为其他具有相似沉积背景的储层评价与预测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台北凹陷中侏罗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经过深入研究台北凹陷中侏罗统广泛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认为其主要沉积特征是:①辫状河三角洲缺失曲流河等陆上环境,是一个相带发育不完整的沉积体系;②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粗,结构及矿物成熟度较低,矿物成分与物源成分一致;③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发育,常反复叠置构成巨厚层;④辫状河三角洲前缘通常形成在距高地不远的湖盆边缘。中侏罗世时,辫状河道沿倾向逐渐向湖盆进积和横向迁移,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席状砂体,储集性能较好,沉积范围可达数百平方千米。当前缘砂体伸入到生油凹陷之后,在构造的配合下,可形成良好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双坨子气田下白垩统泉头组第一段为主力产气层段,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沉积体系。利用岩石相与测井相转换技术对其沉积微相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进一步识别出边滩、心滩、决口扇、河道滞留、天然堤和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并对其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为砂体空间分布预测和三维储层属性建模提供了重要依据。砂体展布受控于沉积微相,结合物性资料统计分析,认为边滩砂体是研究区曲流河沉积中最有利的储集相带,心滩砂体是辫状河沉积中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扶余油层的主力储层为河道砂体,以厚度薄、沉积规模小和横向变化快为特点。针对河
道砂体的准确识别、砂体厚度的精确预测难题,提出在优化地震属性组合的基础上确定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而用支持
向量机方法定量预测河道砂体。对振幅、频率、相位、地震波形分类和相干等多种有效地震属性开展优选组合,将最好
的组合作为最终输入数据。然后调试SVM 关键参数:损失函数C、不敏感损失函数参数ε 及γ 系数,最终全部井点数
据参与计算,得出最后预测结果。预测结果不但能较好地保持地震属性的横向分辨率,整体变化趋势符合研究区的沉
积地质规律,而且在井点处吻合程度高,具有较高的砂体厚度定量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块状、复杂岩性区地震储层预测的难题,提出岩性地貌体概念。它是沉积体的岩性和形态特征的综合体,也是沉积体和纵横向反射结构特征对应关系的综合体,它的类型由地质体的沉积相、岩性、成层性和地震纵横向反射结构综合划分。该方法试图综合利用地震相、地震地貌及反演等多种信息,采用双域双面沉积体边界解释技术,降低复杂岩性预测时的多解性。提供岩性地貌体方法的关键技术及工作流程,并针对岩性复杂的湖底扇沉积进行了应用。研究中优选岩性地貌表征属性,并在平面-剖面相互约束下完成岩性地貌体解释。这套基于岩性地貌体的相控储层预测技术,对于块状、横向变化快、岩性复杂的湖底扇储层预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厘清苏北盆地王龙庄油田阜宁组三、四段砂体成因及发育规律,指导油气的高效勘探开发。本文采用岩心、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层段的沉积相进行识别,并阐明其时空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有利砂体所在,并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分析表明:其泥岩的颜色以灰绿色、浅灰色为主,还可见薄壳腹足、双壳类等化石,指示浅湖沉积背景;砂体粒度细、成熟度高,发育小型交错层理、反粒序等沉积构造,是曲流河三角洲的典型沉积特征。共识别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前曲流河三角洲及浅湖3个亚相,以及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等6个微相;湖平面经历了“下降-上升-再下降”的旋回变化,随之形成了一套“进积-退积-再进积”的多旋回沉积体,演化规律十分清楚。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最有利的砂体,且其空间分布规律受到沉积演化的控制;E1f33和E1f4小层沉积时期是有利砂体最发育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牛屠油田东营组马圈子油层为牛居油田主要油层。该油层沉积相环境为一套河湖交互相.陆上辫状河沉积砂体可划分为河道底部沉积单无和河道充填砂坝沉积单元;水下辫状河道粒度变细,河道砂坝发育较差,并向曲流河道转变.除水下河道砂体外,还发育与河道伴生的砂坝和砂席.这些砂体形成了重要的层状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11.
在都是沉降接受沉积的构造背景下,低弯度河的细段、粗段的沉积厚度比可比曲流河的大。决定因素有构造背景、气候、古地貌、古水文及它们的组合。这些因素及这些因素的组合反映,不仅控制了河流的性质,也控制了岩相类型、层序及沉积体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2.
根据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测试资料以及砂岩厚度统计,分析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砂体发育及其岩石学特征。研究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滩砂3种储集砂体,受控于南、北两大物源体系。储集岩主要是岩屑砂岩类,岩屑含量高,陆源杂基多,成分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但南、北物源砂体储集岩特征有明显差异。北物源主要是扇三角洲砂体,岩屑砂岩,储集性能差,属低-特低孔、低-特低渗型储集层;南物源主要是辫状河三角洲砂体,长石岩屑砂岩,储集性能较好,以低孔、低渗型储集层为主,部分中孔、中渗型储层。碎屑岩储层岩石学特征与储集性能关系密切,结合砂体发育对其研究,对寻找有利储集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都地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是重要的产气层位。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对新都地区上沙溪庙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上沙溪庙组储层岩石类型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粒间溶孔;储层的发育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孔渗性一般较好,河口砂坝砂岩孔渗性次之;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少量发育的破裂作用对砂岩储层具有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别造山带北缘早白垩世周公山组冲积沉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育于安徽肥西—六安一带的周公山组,属于早白垩世沉积,厚度大于800 m。周公山组以不等粒砂岩和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含砾岩。根据Miall的岩相分类,周公山组有12种岩相,主要为Gci、Gcm、Ss、Sp、Sh、Sm、Fsm和Fm等。识别出6种沉积结构单元,分别是河道滞流沉积、曲流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和洪泛平原沉积,其中决口扇和洪泛平原沉积是最为发育的结构单元。根据Miall的河流分类方案,肥西周公山组下段应属于细粒曲流河沉积,上段属于砂质曲流河沉积。河流曲率P为2.09~3.55,河道宽度31.4~81.1 m,河流曲率波长为385.63~1025.66 m。周公山组沉积环境的变化可能记录着物源区—大别造山带隆升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油藏类型以岩性和地层油藏为主的低渗透油藏特点,以沉积储层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层序地层学方法和储层预测新技术的应用,识别出多个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砂体,圈定了砂体范围,预测了有利储层部位。在3年的勘探实践中,先后钻探了10余口探井,全部获得成功,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以克拉玛依油田一中区和三4 区为例,以建立整个一三区的地层对比格架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野外露头资料和测井解释,将一中区及三4 区辫状河和曲流河分别划分为3 种亚相4 种微相。对各个单砂层时期沉积的单河道砂体进行识别,总结了识别单河道砂体的5 种常用方法。综合运用这5 种方法,将一中区和三4 区单河道砂体归为3 类7 种(完全切叠式、不完全切叠式、交错式、单边对接式、多边对接式、似对接式,孤立式),对不同类型单河道砂体的宽度、厚度、宽厚比进行了统计,表明河流相单砂体宽度和厚度成正相关关系;通过两个区块克下组不同单河道沉积时期的单河道砂体平面分布图,认为河流相辫状河单河道常由连片状砂体和交织带状砂体组成,曲流河单河道通常由带状砂体和交织带状砂体组成。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文监测数据,采用理论积分公式计算纵向离散系数,通过量纲和相关分析得到估算黄河下游干流纵向离散系数的一般公式形式;考虑河床变化大、河道不顺直、含沙量大等特点,根据研究河段不同的河道特征,以理论计算值作为样本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采用分段的方式分别得到适用于黄河下游干流河段的污染物纵向离散系数的经验估算公式.结果表明,应用该经验估算公式得到的山东河段相关系数较高,河南河段估算结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外各类储层构型研究的深入,储层构型理论趋于成熟,但对于研究成果的运用一直很薄弱。在典型辫状河储集层构型研究的基础上,以A油田辫状河储集层为例,将辫状河储集层划分成辫状河道、心滩坝、落淤层、坝上沟道等构型要素,分析总结了辫状河储集层渗流屏障与连通体的确定原则与方法,以期直观指导油气田开发。研究表明,渗流屏障与连通体的识别,能将油藏开发前期静态构型模型与油藏开发后的动态流动单元类型联系起来,不同级别的渗漏屏障限制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渗流屏障的发育直接影响周围流动单元的类型,从而影响油藏流体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我国陆上产能最大的气田,而储层低孔低渗的特点是制约该气田开发的关键因素。为了探讨砂岩储层低孔低渗的成因机理和主控因素,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研究。研究表明,主要产气层山1、盒8段砂体形成于辫状河心滩、辫状河道及曲流河边滩等水动力条件强的沉积微相;成岩作用无疑是砂岩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但沉积微相奠定了岩石结构和沉积期后作用的物质基础,对成岩作用和储集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