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茹  刘路  陈双  周军凤 《科技信息》2011,(11):408-409
自2002年以来,黄河连续实施了10次调水调沙,河床明显刷深,防洪效益显著,然而随着调水调沙的开展,近年来出现了引黄闸引不出水的问题,致使引水不能满足工农业需要,制约了滨州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影响引黄闸引水能力的因素入手,分析了调水调沙对引黄闸引水能力影响的程度。得出黄河来水减少和闸后渠道淤积是影响引水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修建临时工程稳定河势、改造引黄闸、修建提水泵站、及时清淤、建设闸前拦沙设施等措施来提高引黄闸引水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介绍了引黄工程现状、引黄沉淀泥沙在灌区平面上的分布及对环境的影响,总结了菏泽市在处理和利用引黄沉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了引黄灌溉面临的主要泥沙问题,提出了处理和利用黄河泥沙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保平  娄小英 《科技信息》2011,(31):I0348-I0348
黄河问题在于泥沙,泥沙问题在于水少沙多,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河槽过洪能力逐渐下降,从而造成黄河洪水危害严重,形成历史上三年两决口,多次大改道。为此,必须认真研究引黄泥沙问题,找出处理和利用黄河泥沙的有效途径,使引黄沉沙变废为宝,造福与民。总结以下几点:第一转化为建筑材料,开发利用洪水泥沙;第二利用黄河泥沙资源改良土地和提供工程用土;第三积淤固堤,提高黄河大堤防洪水能力,利用黄河泥沙变废为宝提高黄河滩区群众及黄河职工的经济收入,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发展黄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年的治河实践,对黄河口的治理提出了几项综合治理措施,如多种形式的用沙排沙、增水减沙措施,采用生物导流工程束水攻沙措施,清除阻水障碍及浚深口门的措施等.并提出了加强河口治理的政策性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5.
西藏河滩流动沙地植被恢复及物种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在河滩流动沙地上不同地面处理措施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滩流动沙地的植被恢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滩流动沙地的多年植被恢复试验中,进行不同地面处理措施下各流动沙丘恢复植被的植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的野外实地调查,分析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同时结合2011年、2016年对试验地植物优势种的抽样调查,探讨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沙地植被恢复情况。【结果】2008年以来,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滩流动沙地植被恢复的存活植物种数可达10种,花棒、籽蒿和藏沙蒿在个体数量与生长状况上均优于其他植物种,且不同处理措施间植物的生长与物种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秸秆沙障植物物种数量最多,而植株生长状况对照较好。物种多样性则表现为石方格及塑料方格>秸秆沙障>无处理措施。【结论】花棒、籽蒿和藏沙蒿可以作为河滩流动沙地植被早期演替阶段的先锋植物。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秸秆沙障既能保证物种多样性的水平,同时利于植物生长; 但在人类活动干扰较为严重的区域,则可以铺设石方格及塑料方格,以提高植物多样性,进而促进植被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沙地植被恢复潜力。  相似文献   

6.
张珂  王栋 《科技咨询导报》2011,(13):151-152
引黄灌溉工程早巳在21世纪初就已基本打通.引黄灌溉,顾名思义,就是引用黄河的水对农田进行浇灌,一方面富饶了土地,一方面土地会给予黄河河流以反作用,使黄河的水流能力更加通畅.本文就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节水灌溉能力,结合位山灌区的节水措施获得的成效,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成志  陈春华  董贤强  成恩林 《科技信息》2009,(31):J0366-J0366
滨州黄河现有引黄水闸14坐,承担着滨州滨州市6县3区的引黄供水任务,为促进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巨大贡献。本文结合近年来滨州黄河水闸现状,针对滨州黄河水闸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滨州黄河水闸工程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腾格里沙漠南缘油蒿与沙蒿种群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方调查法,绘制油蒿与沙蒿种群点分布图,应用偏离指数、Lloyd平均拥挤度、Morisita指数等方法研究腾格里沙漠南缘油蒿与沙蒿种群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南缘从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到固定沙地上,油蒿与沙蒿种群的分布格局符合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5年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其沙地不同生境类型上鼠类构成、植被以及土壤因子的调查结果,以对应分析排序(COA)技术分析了沙地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etraitis种群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常见啮齿动物种群空间生态位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相应于该地区最典型的沙地、草甸低湿地与农田三种植被类型,相应的鼠类组成依次有三种典型构成,即固定、半固定及流动沙地基本上是以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为主,草甸低湿地以五趾跳鼠、黄鼠与黑线仓鼠为主,农田及其他人工植被乃至植被条件较好的固定沙地上,以黑线仓鼠为主;三种植被类型上三类鼠的空间生态位存在较大分离.其次,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是该地鼠类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三种鼠,也是沙地生境的代表鼠种,它们较适宜的栖息生境均在沙地上,它们之间的空间资源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堆是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第一道生态防线,其形成与演化对绿洲防风固沙具有重要意义。定量分析不同沙地类型上白刺灌丛和沙堆形态参数的差异性,有助于探明沙地类型对白刺灌丛沙堆演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3种沙地类型白刺灌丛沙堆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方法对白刺灌丛沙堆形态与生长状况进行系统测定。【结果】(1)白刺灌丛沙堆的形态以椭圆形为主,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白刺灌丛沙堆长轴(L)、短轴(W)、沙堆高(H)、水平尺度(D)、底面积(A)和体积(V)显著高于流动沙地(P<0.05)。(2)3种沙地类型白刺灌丛沙堆L与W呈一元线性关系,而白刺灌丛沙堆D与H、A与H、V与H和A与V均呈二次函数关系。(3)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白刺灌丛沙堆植被盖度(C)、灌丛高度(h)和枝系密度(M)显著高于流动沙地(P<0.05),植被盖度比流动沙地分别增加62.35%和51.08%(P<0.05),灌丛高度分别增加35.84%和38.51%(P<0.05),枝系密度分别增加61.58%和72.77%(P&...  相似文献   

11.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青海湖环湖沙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青海湖环湖沙地进行统计,发现环湖地区连续性沙地主要有四块。其中最大的两块为湖东和湖西沙地,面积分别为558.038km^2、81.91km^2,且分析了环湖连续沙地和斑状沙地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斑状沙地不稳定性高于连续沙地,并就环湖沙地的成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沙地条桑     
冬春季节,失去水分和绿草及农作物覆盖的沙地,被风一吹,空中沙尘飞扬,地面沙流似水,好似海中的波浪一样。这样的沙地,对农作物的耕作影响极大,在春季播种季节,常常由于风剥沙压而造成大面积农作物缺苗断垄,严重减产。然而在河北省东部滦县一带及山东省惠民等地的沙地上,却分布着一种降漠固沙植物——沙地条桑。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鱼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州市西郊南海县横沙地区沙水岗、金钱岭一带出露有泥盆系地层。哈安姆(A·Heim,1930年)等把这套地层划为水口系,代表上古生代地层,方瑞濂等(1965年)在沙水岗采集到植物化石Lepidophloeum rhombicum,将该地层划为上泥盆统帽子峰组。1984年至1985年春,作者等在横沙地区系统测制了牛岗——沙水岗——金钱岭地层剖面,采集到大量植物化石,充实了横沙地区上泥盆统的划分依据;与此同时,首次采集到不少鱼类,以及少量双壳类和叶肢介化石标本。  相似文献   

14.
于文涛  高坤  高昕 《科技信息》2008,(32):372-372
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简要介绍了引黄工程现状、引黄泥沙在灌区平面上的分布及对环境的影响,简要介绍了菏泽市在处理和利用引黄泥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了引黄灌溉面临的主要泥沙问题,提出了处理和利用黄河泥沙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摘要黄河下游两岸地区干旱缺水,已成为工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解决的途径应在大力推行节水措施的基础上,近期引黄,远期引江.本文论述了建国以来引黄灌溉改土的经验,提出了要因地制宜,统一治理旱、涝、碱.引黄要淤灌结合,利用泥沙,固堤防洪,改良土壤、发挥以黄治黄,变害为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蒙陕交界地区风沙活动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描述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沙丘基底地形之后,分析了流动沙丘分布规律与基底地形的关系。在明确沙地形成时代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该沙漠与沙地分布范围上的稳定性,库布齐沙漠为扩展型的,毛乌素沙地属稳定型的。库布齐沙漠的风沙危害包含了直接与间接危害2种类型;毛乌素沙地风沙危害主要是沙丘再流动,有3种危害途径,最后,根据毛乌素沙地沙丘分布规律,分析了引起沙丘再流动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及其各自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5年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其沙地不同生境类型上鼠类构成、植被以及土壤因子的调查结果,以对应分析排序(COA)技术分析了沙地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etraitis种群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常见啮齿动物种群空间生态位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相应于该地区最典型的沙地、草原低湿地与农田三种植被类型,相应的鼠类组成依次有三种典型构成,即固定、半固定及流动沙地基本上是以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为主,草甸低湿地以五趾跳鼠、黄鼠与黑线仓鼠米,农田及其他人工植被乃至植被条件较好的固定沙地上,以黑线仓鼠为主;三种植被类型上三类鼠的空间生态位存在较在分离。其次,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是该地鼠类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三种鼠,也是沙地生境的代表鼠种,它们较适宜栖息生境均在沙地上,它们之间的空间资源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按照半个世纪以来黄河入渤海泥沙实际状况推算,渤海将于200年内消亡,100年后已无航海之利,其作为中国陆内最大水体的生态功能也将逐步丧失,治黄方略在传统诸种避害趋利思考的基础上,应增加“拯救渤海“的考虑。为此提出:浚通黄河故道,“引黄(河)入黄(海)“,将黄河泥沙导入黄海;在小浪底以下黄河下游河床上铺设大型输水管道送清水入山东,供下游生产、生活之用。  相似文献   

19.
2002-2008年黄河成功地进行了8次调水调沙,经过运行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河底高程平均下降约1米,最小行洪能力已由1800m3/s提高到3800m3/s。实践证明,黄河调水调沙起到了卓为显著的成效,调水调沙作为处理黄河泥沙、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措施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河上游宁蒙河段泥沙淤积、河道萎缩等问题,在保障黄河上游发电、防洪、防凌、供水等目标的前提下,分析未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梯级水库调水调沙潜力的影响.分析了龙、刘水库调水调沙的关键控制性指标,构建了调水调沙方案集,建立了调水调沙模型,并采用逐步优化嵌套动态规划逐次逼近算法求解.结果表明:(1)龙、刘水库在4月下泄调沙水量,可为汛期预腾防洪库容,既可缓解河道泥沙淤积,又可保障水库及下游河道的防洪安全;(2)各方案均能满足发电及供水的通量要求,但调沙对发电效益产生负面影响;(3)现状年调沙潜力为平均4年1次;远景年西线引水后,调沙潜力将有所提高,最大为平均2年1次.研究成果探明了黄河上游调水调沙的可行空间,阐明了西线引水对多目标的影响,为指导黄河上游水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