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为探索全球红葡萄的需肥规律,实现平衡施肥,本研究通过田间采集植株样品和室内养分分析,初步探索氮、磷、钾三要素在全球红葡萄各器官中的分配和浓度变化及在各生育阶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动态变化,得出萌芽及新梢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是2个重要的全球红葡萄需肥时期,全球红葡萄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为K2O〉N〉P2O5,对氮、磷、钾的吸收均是在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陈明智  朱兴乐 《贵州科学》2005,23(Z1):77-79
本文研究了钾对花椰菜的生长、产量和氮、磷、钾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能促进花椰菜营养生长,提高花球产量和养分含量,效益显著.其中以氮磷+氯化钾(120kg/hm2)处理的植株长势较旺,产量较高,达到7337kg/hm2;生产总收入较高,达到22011元/hm2.  相似文献   

3.
黄瓜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阐述黄瓜对氮磷钾的养分吸收规律。黄瓜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是随着生育期不同而变化的,陆地栽培黄瓜和温室栽培黄瓜的养分吸收量也有很大的区别。整个生育期内黄瓜对钾的吸收量最大,氮次之,磷最小,不同器官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顺序不同,根为K>N>P,茎也一样,叶为N>K>P,瓜为K>N>P,黄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磷钾的含量在不断变化。黄瓜植株鲜重含N0.302%,P0.076%,K0.218%;瓜果鲜重含N0.135%,P0.022%,K0.188%。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北烟区烤烟产量和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连续3年在我国南北烟区7省10县,选择代表性植烟土壤,采用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了烤烟生长、氮、磷、钾、钙、镁、硫、氯的营养特性.结果表明,烟株生长和养分吸收速率前期缓慢,中期最快,后期降低.北方烟株后期的生长、氮、磷、钾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南方.养分吸收速率的变异系数氮≈钾磷,中微量元素表现出多样性.在烟株各器官中,营养元素的分配比例叶茎≥根.叶片养分含量南北差异最大,根系次之,茎南北相似,说明前者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但后者比较稳定,对外界环境不敏感.从总体上看,养分吸收速率、分配比例及叶片含量因养分种类和南北地域不同而异,估计与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有关,这可能是我国烤烟质量风各异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烤烟含氯量高而稳定,含氮量北方高于南方,可能导致北方烟叶蛋白质和烟碱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利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分析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组培苗不同生育期的植株氮、磷、钾三元素营养动态变化,总结不同栽培管理阶段的施肥技术与方法及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汉果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氮、磷、钾三元素含量及比例有所不同,但均以钾素量最大,氮素为次,磷素所占比例甚少;基肥对于罗汉果组培苗早期生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选用猪粪等有机农家肥并掌握合理的用量,可增强植株长势;幼苗期追肥以偏重钾素的配方对植株生长的较为有利,花果期施用适量的有机农家肥和复合肥对于增加植株的结果数量、提高大中果比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巴西陆稻植株在移栽期——分蘖盛期的氮、磷、钾吸收量较少,分别占其吸收总量的17.1%,12.8%,13.0%,在分蘖盛期——孕穗期氮磷钾吸收量比重最大,分别占其吸收总量的50.1%,53.7%,48.7%左右。氮、磷、钾用量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肥用量与植株钾素吸收总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中氮、磷、钾水平下,吸肥优势明显,物质生产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将不同地区的蕨麻在西宁驯化栽培,通过对其生育期的观察以及对蕨麻种植地耕层土壤N、P、K、有机质养分变化情况的测定,得出:不同地区的蕨麻其各生育期的持续时问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吸肥要求.蕨麻对土壤有机质的需求在整个生长季节不大,且不同生态地区的蕨麻间无显著差异;蕨麻对土壤速效氮的吸收主要在匍匐期和花果期,大通蕨麻对速效氮的消耗量最大,其次是门源、刚察;土壤速效磷主要在基株生长期和块根膨大期被吸收,土壤速效磷消耗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门源、大通、刚察;土壤速效钾也主要在基株生长期和块根膨大期被吸收,消耗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刚察、门源、大通.  相似文献   

8.
对"冀审薯200001”块根产量48900kg/hm2水平下氮、磷、钾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生产1000kg鲜薯,植株需吸收N7.58kg,P2O52.64kg,K2O11.47kg,其比例为1.000.341.51;栽秧后55~81d是植株吸收各种养分最多的时期,分别占植株总吸收量的52.95%,45.83%,55.69%;不同生长时期各器官中N、P2O5、K2O的含量及吸收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灯笼红萝卜鲜重、干重生长动态及氮、磷、钾、硫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出苗后36~80d是植株鲜重、干重增长的主要时期;肉质根产量在68633kg/hm2水平下,每生产1000kg肉质根植株需吸收N2.43kg,P2O51.69kg,K2O2.66kg,S0.74kg((比例为1.00∶0.70∶1.09∶0.30);植株吸收养分的主要时期在出苗后36~80d;植株吸收的各种养分收获时主要贮存在肉质根内。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非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网(后简称菌根网)和碳酸钙互作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氮磷养分的影响,模拟构建了植物根际和非根际隔室装置,采用尼龙网隔离实现根际与非根际隔室菌根网互联,在根际隔室中种植香樟幼苗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在非根际隔室施加或未施加外源碳酸钙,培养期结束后测定植物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结果显示:菌根网对香樟幼苗植株生物量,氮、磷摄取量及氮磷比有明显影响;施加碳酸钙明对幼苗植株氮含量、氮摄取量及氮磷比有明显的影响;在施加碳酸钙后菌根网明显提升了幼苗植株生物量,氮含量及氮、磷摄取量,叶片氮、磷摄取量和根的氮磷比;在菌根网存在时施加碳酸钙可明显提高植株氮含量、根和叶的氮摄取量以及根的氮磷比;菌根网与碳酸钙的交互作用明显影响了幼苗植株氮含量,氮、磷摄取量和氮磷比,但对幼苗植株生物量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提示非根际喀斯特土壤中互联菌根网和碳酸钙相互作用能够促进植物对氮磷养分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棉花叶片、加工番茄叶片、加工番茄青果和加工番茄红果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棉花叶片和加工番茄的果实等组织器官的主要物质含量,分析影响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因素。结果表明:以加工番茄叶片饲喂的棉铃虫上幼虫发育历期最短16.04 d、幼虫存活率最高54.44%,蛹羽化率最高83.58%,以加工番茄红果发育历期最长26.17 d,幼虫成活率最低3.67%,蛹羽化率最低0.00%。因此,4种食料中棉铃虫的适合度为:加工番茄叶片棉花叶片加工番茄青果加工番茄红果。棉花叶片、加工番茄叶片和果实中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其中加工番茄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5.14%、C/N为0.91;加工番茄红果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为3.04%、C/N为9.65。因此,植物组织内的可溶性糖含量低、C/N小、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有利于棉铃虫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音乐声频对大棚蔬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音乐声频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影响,采用自行开发的声频设备,3年中对黄瓜、茄子、番茄、香瓜、辣椒5种大棚蔬菜进行了16次应用试验。结果表明,5种大棚蔬菜平均增高率7.7%~34.3%;生长素含量增加1.3%~14.6%;产量增加4.4%~32.8%,平均增产13.7%;辣椒Vc含量增加5.1%~50%,茄子和番茄的Vc含量分别增加27.7%和26%,黄瓜、茄子、番茄的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7.6%、6.3%和16.5%。研究结果为声频技术在大棚蔬菜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显微技术组织化学定位观察,研究了盾叶薯蓣皂甙在花叶盾叶薯蓣营养器官中的积累分布状态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之间的薯蓣皂甙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薯蓣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成熟组织薄壁细胞中,表皮也有少量分布,维管束木质部中无皂甙分布;根状茎中皂甙积累最多,叶和地上茎中皂甙积累较少,须根最少;盾叶薯蓣在营养生长期,花果期,枯萎期的发育过程中,地上部分营养器官皂甙含量呈现出低一高一低的变化趋势,二年生的地下茎适合在秋冬季采收,其药材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绒毛白蜡营养器官中Na^+、K^+、Cl^-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白蜡的抗盐生理机制,对盐渍生境下1—3年生绒毛白蜡(F.velutina)不同营养器官中盐离子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器官中Na^+、K^+和Cl^-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根系,Na^+、K^+含量最高,Na^+平均达0.72%,K^+平均达13.95%;叶片,Cl^-含量最高,平均达1.04%;Na^+、Cl^-含量均随树龄的增大而减少,K^+含量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结果表明绒毛白蜡的高耐盐特性受营养器官中盐离子分布规律支持,并且绒毛白蜡能够随着树龄增长,逐步适应盐渍生境,耐盐能力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流域坡地表土层营养物质输运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目前小流域坡地研究现状,论述小流域坡地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及壤中流迁移转化的机理以及降雨、坡度与坡长、溶质特性、下垫面、土壤特性和植被状况对营养物质迁移规律的影响.针对当前小流域坡地以及面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加强坡地表土营养物质输运规律研究,不仅是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壤溶质运移研究的基础,也是水环境中面污染源控制研究的重要内容,建议加强研究以不同坡地为基本单元的流域管理模式,改变不同坡地的土壤施肥量和施肥技术及耕作制度,提高植物覆盖度,弥补目前流域面源控制和管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番茄耐贮性转基因技术及其在新疆的应用前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番茄耐贮性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概述了新疆罐藏番茄的发展情况,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番茄转基因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此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在新疆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近年来喀斯特高原山区刺梨种植空间格局变化与地形土壤的影响,以盘州市为例,对影像采用目视解译、地学统计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取2017年和2019年的刺梨种植空间分布特征,引入RS和GIS技术手段详细研究了2017年和2019年的刺梨种植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特征与地形因子、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受海拔、地貌类型和城市分布的影响,通过2017年和2019年的刺梨种植空间分布格局两期监测数据,直观地看出盘州市刺梨种植主要在除中部以外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②盘州市刺梨种植空间分布面积占比情况和种植面积增加区域的占比情况均与全市的坡度分类面积占比规律一致,其坡度类型占比最大为缓陡坡,2017年和2019年刺梨种植空间分布主要在缓陡坡类型,2019年相比较2017年在各个坡度等级种植面积均有增加,在缓陡坡类型刺梨种植增长量占比最大,刺梨种植面积占比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度为70~200 m范围内;③盘州市的土壤pH平均值约为5.98,为适宜种植刺梨的微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等含量主要为丰富和极丰富范围值,有效磷的含量较低,但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丰富程度符合刺梨种植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的MS培养基对番茄幼苗生长的生物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成分的MS培养基及不同pH值对番茄幼苗的日生长量、叶片数、茎粗、株高、叶绿素(a+b)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荷青花在药用、观赏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利用全株收获法采样,经分选、烘干、称重和数据统计后,获得了荷青花生物量及分配特征,并以其易测生长指标为自变量构建了总生物量的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荷青花群丛在营养生长停止期,各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分配在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但平均丛高和根冠比变化较小;地下部分所支持的丛幅冠、丛株数和花果数等存在一定的供给限制,且这种限制与地下生物量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虽然荷青花生物量随各生长指标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根冠比的变化差异均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荷青花存在权衡有限光合资源分配的能力.荷青花生物量模型以多元线性回归的拟合结果较好,但考虑自变量过多带来的系统误差,生物量预估模型可选用以丛株数和花果数为自变量的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