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稀土钇强化Al-Zn-Mg-Cu铝合金的组织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熔炼过程中以铝钇中间合金形式加入Y元素,研究0~0.30%范围内不同Y加入量对铝合金铸态和均匀化处理后凝固组织的影响.金相显微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显示:当Y的加入量在0.25%时,铸态组织中晶粒细化效果明显,晶粒度由基体的60~70μm下降到40~50μm,二次枝晶间距减小,晶界处的主要平衡相是T(AlZnMgCu)相和含Y相.经过450℃,12h的均匀化处理后,晶界不再粗大、连续,析出物呈点链状或长条状.对于0.25%Y-7055合金,晶界中析出相不再明显,晶界、晶内可见2~3μm的含Y相Al3Y和Al2Y,加Y后的合金组织材料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铜导线短路熔痕内部气孔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科技信息》2010,(30):I0328-I0335,I0337
为探究铜导线短路熔痕内部气孔的分布规律对火灾原因的认定的可行性,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大量实验制作同种条件下铜导线一次、二次短路熔痕,利用KYKY22800B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验条件下制作的铜导线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根部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和拍照,运用Photoshop对所得照片进行处理,并运用SPSS对内部气孔的数量、大小、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铜导线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的微观形貌特征。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一次短路气孔的分布特点与二次短路之间的差别。本文为鉴别一次短路熔珠与二次短路熔珠提供新的认定依据,对线路火灾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薄带连铸流程下取向硅钢粗大λ晶粒(〈100〉//ND,normal direction)的“遗传”会导致磁性能恶化.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取向硅钢的热轧孪生行为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凝固组织粗大的取向硅钢在650℃热轧时可产生大量112〈111〉形变孪晶,这与具有高层错能的硅钢在较高温度下难以孪生变形的传统认知不同.热轧过程中复杂的应力状态降低了变形孪晶的取向依赖性,由于具有更高的储存能,孪晶界/孪晶界及孪晶界/晶界交叉点成为再结晶形核的优先位置,大大提高了常化过程中的再结晶率,受沿孪晶界应变分布及孪晶间距离的限制,沿孪晶界形核的再结晶晶粒通常呈“饼状”,最终形成以细小且取向漫散的再结晶晶粒为主的常化组织,消除了初始凝固组织中有害的粗大λ晶粒.  相似文献   

4.
电气火灾中火烧熔痕与短路熔痕特征差异是:火烧熔痕线径是短路熔痕线径的2倍;火烧熔痕与导线连接处有明显的温度过度区而短路熔痕没有;多股导线火烧熔痕铜丝呈粘连态,多股导线短路熔痕铜丝呈分散态;火烧熔痕表面和内部均没有孔洞,短路熔痕表面和内部分布着大量的气孔和缩孔.这些特征差异为火灾的鉴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改变试样质量和冷却规范,研究了过冷Cu-30%Ni(原子分数)单相合金在不同凝固时间下的组织转变规律.在实验所选择的几秒到数分的凝固时间内,均于较低的过冷度范围和高过冷度下观察到了粗大树枝晶向细小等轴晶的转变.延长凝固时间,晶粒发生细化的两个过冷度区间扩大.对低过冷度下细化组织进行的考察表明.快速凝固刚结束时,细化晶粒仍具有树枝晶的特征,随缓凝阶段持续时间的延长,晶粒逐步蜕化为球状晶和蠕虫状晶,与此同时,晶粒度以幂函数规律重新增大.过冷熔体快速凝固使初生固相含有过饱和的低熔点组元以及较多的晶体缺陷.最终导致快速凝固结束后形成的细小晶粒在缓凝阶段的重新粗化速度明显快于正常凝固过程中晶体的粗化速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变试样质量和冷却规范,研究了过冷Cu-30%Ni(原子分数)单相合金在不同凝固时间下的组织转变规律.在实验所选择的几秒到数分的凝固时间内,均于较低的过冷度范围和高过冷度下观察到了粗大树枝晶向细小等轴晶的转变.延长凝固时间,晶粒发生细化的两个过冷度区间扩大.对低过冷度下细化组织进行的考察表明,快速凝固刚结束时,细化晶粒仍具有树枝晶的特征,随缓凝阶段持续时间的延长,晶粒逐步蜕化为球状晶和蠕虫状晶,与此同时,晶粒度以幂函数规律重新增大.过冷熔体快速凝固使初生固相含有过饱和的低熔点组元以及较多的晶体缺陷,最终导致快速凝固结束后形成的细小晶粒在缓凝阶段的重新粗化速度明显快于正常凝固过程中晶体的粗化速度.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Q345B宽厚板中心偏析缺陷,采用CAFE法对连铸凝固末端的铸坯断面微观组织进行模拟计算,研究钢水过热度和铸坯拉速对凝固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减小过热度和降低拉速能够提高中心等轴晶率,增加晶粒数,减小晶粒平均半径。当钢水过热度由34℃降低至25℃,拉速由0.68 m/min调整到0.56 m/min后,断面凝固组织中心等轴晶率增加15.1%,晶粒平均半径减小2 135μm,晶粒数增加367.4%,且模拟组织与试验铸坯得到的微观组织形貌基本一致,铸坯中心偏析缺陷也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用钛白粉和冰晶石粉对铝液孕育处理,凝固后,可获得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组织。而且,这种铝液的凝固组织同浇注温度、冷却速度、凝固期间铝液的运动等铸造工艺因素的关系不大。同时,根据对铝液进行水平隔离,垂直隔离和水平垂直隔离的凝固实验提出,孕育铝液所以获得均匀的细等轴晶组织,主要是由于铝液中具有大量稳定的TiAl_3固态微粒,正是它们作为非自发核心,对凝固组织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从型壁和被冷却的液面上脱落的晶粒,对等轴晶的形成,影响是很小的。孕育处理时,对铝液的上下搅拌是促使TiAl_3成为固态微粒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的定向凝固提纯炉定向制备了大直径高纯铝圆锭,并对其定向凝固组织中晶粒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生的高纯铝晶粒易于发生再结晶合并,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晶粒的生长形态逐渐由等轴晶态转变为柱状晶态;过渡区晶粒在晶界夹角处形核,并在随后的竞争生长过程中产生湮没、扭转等状况;多晶生长暂停拉伸时,新晶粒将在柱状晶顶部晶界夹角处形核并长大,而且新晶粒的晶格取向与原有晶粒的取向无关.  相似文献   

10.
ECAP挤压L2纯铝的微观组织演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等通道转角挤压对纯铝L2进行10道次挤压,结果表明:挤压1道次后,原来晶粒尺寸为1 mm的等轴晶沿剪切方向被拉长为条带状晶,在条带状晶粒之间出现被剪切破碎的细小亚晶粒.挤压2道次后,出现了少量等轴晶.挤压4道次后,晶粒取向性变得不太明显,小角度晶界的亚晶粒逐步向大角度晶界的等轴晶演化,晶粒细化到1 μm.随挤压道次的继续增加,晶粒大小不再变化,而形状向等轴状演化.挤压10道次后,合金组织由晶粒大小为1 μm的等轴晶组成.ECAP挤压中,纯剪切变形和应变量的双重作用导致晶粒细化.当晶粒尺寸小于临界尺寸时,剪切变形对晶粒的细化起主要作用;当达到临界尺寸后,应变量起主要作用,表现在使合金组织形貌向等轴晶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以大空间展厅为例,利用火源辐射模型和烟气辐射模型并结合CFAST6.0区域模拟软件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大空间内不同着火位置下火灾增长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仅考虑火源热辐射的情况下,展厅内着火位置越处于左右中间对称处,其火灾增长越快,热释放速率峰值也越大,达到热释放速率峰值的时间和火灾的持续时间越短,处于展厅中心位置时所有值达峰值。对火源热辐射和烟气辐射综合考虑时,到达热释放速率峰值时间与火灾持续时间的规律同仅考虑火源辐射模型时一致,但热释放速率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在建工程的火灾特征和起火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管理制度、日常巡查、消防通道的设置、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临时作业的防火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了防火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火灾模型的消防应急平台架构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预防并应对丽江古城发生大规模火灾,提出了消防应急平台架构。该平台包括信息获取、应急智能和决策指挥3大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基础空间信息和消防安全信息整合,将火灾模拟分析、风险评估与消防应急指挥、数字应急预案制订有机结合起来。其中的火灾预测预警模型采用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区火灾蔓延模型。结合人员疏散和损失评估模型进行风险评估。消防应急决策指挥流程实现火灾预测与消防指挥的融合,为提高火灾安全管理和消防指挥能力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预防和应对丽江古城发生大规模火灾,提出了消防应急平台架构。该平台包括信息获取、应急智能和决策指挥三大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基础空间信息和消防安全信息整合,将火灾模拟分析、风险评估与消防应急指挥、数字应急预案制订有机结合起来。其中的火灾预测预警模型采用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区火灾蔓延模型。结合人员疏散和损失评估模型进行风险评估。消防应急决策指挥流程实现火灾预测与消防指挥的融合,为提高火灾安全管理和消防指挥能力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总结与分析了建筑防火分区的设计问题,并从应用的角度对大空间建筑、地下建筑防火分区设计及细部构造设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呼伦贝尔草原火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对呼伦贝尔草原火灾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表明:呼伦贝尔草原火发生在春秋两季,以4月、5月和10月尤为严重,集中发生火情时段为每日11:00-15:00。在不同月份,不同日期和不同时刻,火源不尽相同,每种火源有各自的时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按照提出的基于宏观经济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DP和人口资料)进行火灾损失预测评估的方法和根据河北省1980-1997年间发生火灾的资料分析而建立的GDP火灾损失率与火灾风险指数的统计关系,通过把研究对象以50 m×50 m为单位划分网格,并根据网格格点的人口和研究对象的人均GDP值计算得到单元格点的GDP值,进而根据GDP火灾损失率和火灾风险指数的关系与火灾发生概率得到研究对象预测的火灾损失估值。提出的方法采用易于更新和获取的社会经济数据作为火灾损失的分析基础,可方便地用于没有详细的各类设施分类数据的区域进行火灾损失预测;对于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该方法容易通过社会经济数据的及时搜集和更新得到新的火灾损失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简要回顾火灾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综述近10年来中国火灾科学领域在火灾动力学机理与规律、火灾防治技术原理和火灾安全工程方法学等方面的重要基础研究进展,展望火灾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火灾科学的若干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影响震后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 ,给出了道路单元抗震可靠度的评估方法 ,通过有效消防交通路集的建立 ,对消防力量能够在有效消防时间内及时赶到各小区的可靠概率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总结城市火灾防治、消防建审工作流程和信息运用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技术等因素的思考,提出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相互融合的。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以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辅助管理与办公,具有辅助决策功能的消防建审管理系统模式。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了建筑物防火分区面积合理性智能化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