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标枪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在标枪的教学中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和对技术理解不够的原因,很容易出现动作的不到位甚至错误。现在标枪做为普通高等体育院校田径课的必修内容其重要性不可忽视,现以常见的五步投掷为例,对标枪教学中易出出现的技术问题和纠正方法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三维录像解析法对标枪运动员在自然助跑最后一步转入投掷步衔接阶段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标枪运动员在自然助跑最后一步就开始了引枪动作,并在投掷步第一步腾空阶段基本完成该动作;在掷标枪助跑过程的第一衔接阶段,要求身体重心起伏较小,身体自我控制能力、协调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男子标枪中外优秀选手投掷步技术中两种角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2):135-137
采用文献资料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对男子标枪中外优秀选手投掷步四步躯干角及左膝最大弯曲角进行比较,计算出中外优秀选手投掷步技术的两种角度与标枪运动成绩关系的关联度且进行排序,并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出该环节技术对中两种角度相关要求,从而指出我国选手该技术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标枪投掷步中,严重的技术错误及如何纠正进行剖析;从理论上进一步为教学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大幅度转体投掷标枪技术,从生物力学角度论证了大幅度转体投掷标枪技术比直线引枪投掷标枪技术更能发挥躯干肌群的力量,得到更大的标枪出手初速度,在其它因素均等的条件下,可以极大地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三步投掷标枪技术,能够发挥水平速度、预先速度、助跑后左腿支撑制动时获得的人体转动速度、最后用力过程中器械的加速度,因此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外训练中,学习三步掷标枪技术,可为我国家培养标枪的后备力量创造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铅球比赛投掷轨迹曲线控制的方法。建立了铅球比赛投掷轨迹曲线控制的模型,使用Matlab对实际曲线、标枪比赛投掷轨迹曲线1、标枪比赛投掷轨迹曲线2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铅球比赛投掷轨迹曲线控制符合实际需要。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平滑地判断曲线轨迹的能力,为标枪训练者提供了基本理论的研究基础。曲线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其他的标枪比赛中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阐述了如何抓好少年儿童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使其尽快掌握标枪投掷的完整技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以及投掷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年的标枪教学实践中的归纳总结、观看录像、查找资料法等方法对标枪飞行弧线与最后用力技术群关系的分析研究,根据标枪出手后在空中出现不同的飞行和滑翔形式,把标枪的整个飞行轨迹分成了四种不同的类型,结果是不同的飞行轨迹同最后用力瞬间姿势动作密切相关.现代标枪的特性决定了只有选择适合现代标枪飞行轨迹类型的投掷技术,才能使标枪投掷的更远,为标枪的教学与训练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田径理论与教学实践,分析了青少年初学标枪最后发力这个环节上出现的两种错误动作,肯定了投掷标枪时以腰部为动力的合理技术,是提高投掷标枪技术和运动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投掷步最后两步部分角度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得出我国选手躯干工作用力短,运动员左腿的稳固支撑和蹬伸能力与国外优秀选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运用贝叶斯统计法对奥运会历届女子投掷类,共62+2个冠军年龄数据进行分析和估计,这对国内女子投掷类项目的后备衔接及新老更替具有参考意义。研究表明:女子铅球、标枪和链球项目的最佳夺冠年龄分别为24、25和30岁,女子铁饼为27~28岁,其中女子铅球项目对年龄干预较为敏感;未来各项目夺冠年龄估计:女子链球(30.20岁)女子铁饼(26.84岁)女子铅球(26.40岁)女子标枪(25.98岁),其中铁饼和标枪项目冠军年龄具有"年轻化"趋势,而铅球和链球项目具有"大龄化"走势,且各项最佳夺冠年龄变化与此相同;未来各项冠军竞技年限比较:女子铅球女子标枪女子铁饼项目,链球项目由于先验信息不同,无法参与比较,但各项均有下降。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中国女子投掷项目中,女子铁饼项目最有希望夺牌。  相似文献   

13.
利用FLUENT软件对标枪进行了风洞试验的数值模拟,避免了真实实验对标枪的破坏.得到了标枪的气动力数据,并提出了投掷该标枪的最佳出手攻角.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力学原理分析了标枪投掷中的投掷距离与助跑距离、投掷力、出手速度和助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确定出任意条件下投掷的距离,并给出了一些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完整的掷标枪过程中的人、标枪、地面以及气流来流之间等各方位形成的角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各投掷角在掌握标枪技术中的作用及对标枪飞行远度的影响,旨为标枪的教学、学习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人体髋部正确运动形态对投掷最后用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掷铅球、标枪的最后用力动作 ,是各项投掷运动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技术。本文论述了人体髋部正确运动形态对投掷最后用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标枪运动员应具备的一般力量、爆发力量、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同投掷标枪的关系,提出了高校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选择正确手段、方法及在力量练习中的注意事项等,并贯穿到整个训练计划中,以期有效地提高高校标枪运动员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许波 《科技信息》2012,(19):358-358
针对当前对标枪左侧技术研究不足的情况,应用运动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标枪项目的专项特点。本文着重对左腿、左臂在投掷标枪的交叉步与最后用力两个重要阶段的工作方法进行说明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余锋  李旭龙  张茜 《科技信息》2009,(36):I0268-I0268,I0270
运用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2009年北京高校运动会标枪男子甲组前4名运动员10人/次的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发现高校运动员在"满弓"形成瞬间到标枪出手瞬间,重心速度和标枪速度低,各环节用力顺序不合理等现象,从而为高校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对标枪(以右手投掷为例)最后用力阶段左右腿的技术,尤其是左腿支撑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得出在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右脚着地时,右膝关节要有一定的角度,右脚尖应尽量指向投掷方向;左腿制动是实现人体直线速度转换为转动速度并实现动量传递的重要环节.在训练中,还应注意原地掷枪技术和最后用力技术的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