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长春市农安县陈家店村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以该区域土地为研究区域,运用“S”型采样法,采集12个样点,整理土样数据,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锌、铬、镍、铜、镉、铅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的pH值为6.43~7.70,主要呈中性;Zn、Cr、Ni、Cu、Pb和Cd的平均含量为:60.91 mg·kg-1、54.98 mg·kg-1、24.22 mg· kg-1、22.56 mg· kg-1、19.06 mg·kg-1和0.101 mg·kg-1.陈家店村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新乡市污灌农田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为了研究新乡市污灌农田受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本文调查了污灌土壤中多种重金属的含量.土壤中重金属总量试验结果表明:污灌土壤中的锌、铜、铅含量在国家标准以内,镍、镉含量超标,土壤已明显受到重金属镍、镉的污染.连续提取法对超标重金属镍、镉形态分级实验表明:镍主要以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和残渣态为主,在不同的采样点,三者占总含量的71%~81%.镉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三者占总含量的94%以上.镉的存在形态易于被植物吸收,因此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长春市农安县陈家店村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以该区域土地为研究区域,运用"S"型采样法,采集12个样点,整理土样数据,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锌、铬、镍、铜、镉、铅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的pH值为6.43~7.70,主要呈中性;Zn、Cr、Ni、Cu、Pb和Cd的平均含量为:60.91 mg.kg-1、54.98 mg.kg-1、24.22 mg.kg-1、22.56 mg.kg-1、19.06 mg.kg-1和0.101 mg.kg-1。陈家店村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通辽碧波水务有限公司和通辽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与排污渠两侧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镉、砷、铬、铅、镍、锌和铜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灌溉水质对土壤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污灌对土壤pH的影响很小,但对土壤含水率和重金属富集有一定的影响,工业废水处理水会增加土壤含水率,二道河灌区土壤中Cu存在一定程度富集.根据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各灌区土壤均属于安全级别,处于清洁水平.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表明As(0.742) >Cu(0.606) >Cd(0.560) >Cr(0.239)>Ni(0.175) >Zn(0.170) >Pb(0.129),二道河灌区土壤中Cu处于轻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5.
冶炼厂对周围的农田土壤造成了污染,其中Cu的污染最严重,100m处的全态和提取态Cu分别是182.45mg·kg-1和81.91mg·kg-1,是对照的10.3倍和35倍.污灌区丁香蓼各器官重金属Cu、Zn的分布规律:Cu是根>叶>茎;Zn为茎>根>叶,Zn在丁香蓼体内的移动能力大于Cu,Cu主要累积在根部;丁香蓼茎和土壤中Cu的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长春市西郊保护地土壤-作物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铬、汞的含量及形态分布,并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该地区土壤及农作物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长春市西郊保护地土壤pH值为7.11,Cr、Hg含量分别为0.4212和54.6625mg·kg-1,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限值;综合污染指数为0.7144,已经处于警戒水平;该地区土壤重金属形态铬以残渣态为主,可达89.71%左右;汞以氧化物结合态与有机结合态为主。该地区6种农作物样品中Cr、Hg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江宁城区土壤中三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铅、铜、锌含量分别为90~136、5~77和38~139mg/kg。土壤样品中铅含量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而铜、锌含量保持在土壤自然背景水平。三种重金属均对植被生长和人类健康不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中地区主要水生蔬菜基地的铅、镉、铬、铜、锌、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背景值;水体中铅、铬、铜、锌平均含量较低,砷、镉未检测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生蔬菜污染情况及其生长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镉的单项污染指数为5.37,其他几种重金属均小于0.70,说明调查区域的土壤受到重度镉污染,其他几种重金属污染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为3.87,属于重度级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0,属于安全级.水生蔬菜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大小排序为:铅(2.95)铬(2.24)锌(1.54)镉(0.53)铜(0.40)砷(0.27),表明调查区域水生蔬菜已经受到铅、铬污染,锌轻污染,而镉、铜、砷没有构成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2.29,表明各重金属对水生蔬菜的复合污染属中度级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生物炭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耕作农田土壤为供试土壤,分别向其中加入200mg·L~(-1)与1 000mg·L~(-1)铅溶液进行人为污染,采用1%、5%生物炭修复剂BC400(中药渣生物炭与花生壳生物炭1:1)进行修复处理,分析测定了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生长前后土壤pH值、土壤铅含量、种子萌发率以及植物体内铅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人为加铅污染后,土壤pH值下降、NH_4NO_3浸提态铅含量上升、植物株高、茎粗均下降,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上升.加入生物炭修复剂后,可有效改善土壤pH值,提高种子萌发率及植株的高度和茎的粗度,显著降低NH_4NO_3浸提态铅含量、植物铅含量,且5%生物炭修复剂的改善效果优于1%.生物炭应用可铅污染土壤,有效降低重金属对植物生胁迫作用,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连云港市水稻产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环境条件,依据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质量分数都未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限值,但是东海县和灌云县个别采样点重金属镉、铅单项污染指数接近1;灌南县、赣榆区、市辖区个别采样点重金属铅在0.7~1之间;赣榆区、市辖区个别采样点重金属铜单项污染指数在0.7~1之间.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连云港市水稻产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均为清洁,宜将镉、铅、铜作为日常土壤污染物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就杭州市和睦湿地农田土壤不同蔬菜中Cu、Zn、Ph、Cd、Cr和Ni污染状况及富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检6种蔬菜的茎叶和根系中平均含Cu量、含zn量以及含Cd量均未超标,而Pb含量远远超过了限量标准.从单项污染指数看,各蔬菜(雪菜、芥菜、大白菜、小白菜、蚕豆、萝卜茎叶中Cu、Zn、Cd、Cr、Ni均达清洁水平.但是,6种蔬菜的茎叶及根系中Pb污染均达重度污染程度.从综合污染指数看,6种蔬菜茎叶及根系重金属污染程度均属于重度污染,且各蔬菜茎叶的综合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蚕豆〉萝卜〉芥菜〉小白菜〉大白菜〉雪菜.不同蔬菜茎叶及根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均为Pb、Zn、Cu、Ni、Cr、Cd,各蔬菜茎叶对重金属Cu、Zn、Ni、Cr、Cd多为轻度富集,而对Pb则多为中度富集和高度富集,且不同蔬菜茎叶Pb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蚕豆〉萝卜〉芥菜〉小白菜〉大白菜〉雪菜,故和睦湿地农田土壤及蔬菜中的Pb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吕梁山某煤矿为研究对象,在煤矿周围农田、农舍、坑口、煤矸石堆和树林带共设置31个样方,检测了Pb和Ni等7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煤矿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结果表明:Cd、Cr、Zn、Cu和Mn的含量较低,单项污染指数小于1;Pb和Ni的含量相对较高,单项污染评价介于无污染与轻微污染之间;内梅罗综合污染水平介于安全与轻污染之间.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巩义某煤矿区周边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及地质累计指数评价了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土壤已出现多种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的累积,Cr,Ni,Cu,Zn,Cd,Pb和As的平均依次分别为59.9,32.23,31.46,99.29,0.32,113.14和8.23 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7种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95,1.18,1.57,1.59,1.60,5.07和0.84,Pb属重度污染,Ni,Cu,Zn和Cd属轻污染,As,Cr属安全水平。内梅罗综合指数指出,该区域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84%的采样点处于重污染水平。地质累计指数表明,该区域Pb平均级别属偏中污染,Zn,Cu平均级别均属轻污染,Cd,Ni,Cr和As元素平均级别均属无污染。  相似文献   

14.
广州城市及近郊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98,自引:0,他引:98  
探讨广州城市及近郊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47个代表性土壤点的结果表明,广州表土的Cu,Ni,Zn,Pb,Cr分别为10.3,23.1,112.8,58.3和42.0mg/kg。从土壤类型看,除Ni外,路边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最高,农业土壤(果园、菜园、作物土壤)和公园土壤居中,林地土壤普遍最低。汽车尾气和农业化学物质的投入是广州土壤中Pb污染的重要来源。工业活动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某工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从武汉市某工业用地土壤中采集26份样本检测分析了其Cu、Zn、Cr、Pb、Mn和Co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整体呈pH中性,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偏低.表层(0~20cm)和次表层(20~50cm)土壤中重金属Cu、Zn、Cr、Pb、Mn、Co含量分别为27.08,198.68,67.95,18.72,525.50,69.44 mg/kg;和25.82,210.19,65.68,19.67,528.99,68.92 mg/kg.以湖北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该工业用地土壤重金属主要污染为Co,其次是Zn,该工业用地属于重金属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对淮南新庄孜煤矿矸石山周边土壤、黄豆、水稻中Zn,Pb,Cd,Cu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其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土壤呈碱性,土壤中Zn,Pb含量在深度为20~40 cm最高,分别为43.08,15.61 mg.kg-1,但均低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表层土壤(0~20 cm)中Cd含量(0.124 mg.kg-1)最高,深部土壤(20~40 cm)中Cu含量(24.27 mg.kg-1)最高,分别超淮南市土壤背景值106.76%,0.46%;土壤中Zn,Pb,Cd,Cu含量随土壤深度变化不显著,表层土壤中Zn,Pb含量均在距矸石山一定距离后达峰值,推测可能由煤矸石山产生的粉尘颗粒物随大气迁移造成.通过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土壤中理化性质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总磷对土壤Zn,Cd含量影响较大,有机质对土壤Pb,Cu含量影响较大.Cd主要分布在黄豆和水稻的根部,Zn较易向黄豆和水稻地上部分迁移.黄豆和水稻地上部Zn富集系数较高,其叶、壳、籽中重金属富集能力大小为Zn>Cu>Cd>Pb.Pb在水稻籽实中达0.52 mg.kg-1(干重),超国家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1.3倍,水稻籽实中较高的Pb含量可能对食用此稻米人群产生一定膳食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以沈阳张士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为修复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白菜富集重金属及其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能够提高白菜对土壤中Cu、CA、Pb和Zn的植物提取效率.受EDTA与不同重金属络合能力的影响,EDTA辅助提取Cd和Zn的有效施加量高于提取Cu和Pb的有效施加量,其对Cu、Pb和cd、zn的有效施加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3mmol·kg-1和5mmol·kg-1植物提取效率随着EDTA施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高质量摩尔浓度EDTA的施用降低了白菜地上部的生物量,因此,在实践应用中应在植物已具有较高生物量的情况下进行EDTA的施加,从而避免因植物生长受抑制而导致的植物提取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大宝山矿山下游地区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研究了广东大宝山矿山下游地区稻田土壤重金属Cd、Zn、Pb、Cu的总量及有效态含量。结果表明,该地区稻田土壤污染是Cd和Cu为主的多金属复合污染,稻田土壤Cd、Zn、Pb和Cu总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19、24494、17993和28791 mg·kg-1。4种重金属的有效性系数均较高,Pb有效性系数最高,Zn的有效性系数最低。Cd、Zn、Pb、Cu总量与其有效态含量之间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pH值对Cd、Zn、Pb、Cu的总量及有效态含量影响不大,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与Zn和Cu总量和有效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9.
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贵州SS、SQ典型铅锌矿区土壤的环境质量,在SS、SQ铅锌矿区采集土壤样品共15个,利用F-640、AA800等仪器测其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L.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有较大差异,Cu、As、Cr等3种重金属元素无或轻污染;Cd、Zn、Hg、Pb等4种重金属元素对该区土壤环境已造成污染;SS、SQ土壤中重金属综合污染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20.
石河子垦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石河子垦区北泉镇和桃花镇采集农田土壤样品130个,测定土壤Cu、Zn、Cr、Cd、Pb、As和Hg7种重金属含量,系统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农田土壤Cu、Zn、Cr、Cd、Pb、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34、102.64、58.77、0.46、13.72、18.89和0.036mg/kg,均超过新疆土壤背景值,其中Cd、Hg、Pb和As最为显著。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但Cd和As的超标率分别达到了16.92%和9.23%。土壤中Cu—Zn—As、Cr-Cd—Pb有较强的同源性,而Hg具有强烈的异源特征。北泉镇农田土壤Hg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桃花镇,而Cd、Cr和Pb则低于桃花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总体差异较小。7种重金属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累积,Cd和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较大,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0.71,属尚清洁(警戒限)。样点中重金属多因子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的占27%,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占50%,较高潜在生态风险占23%;其中,土壤Cd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其次是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