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化学及同位素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丰富的水化学与同位素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在研究区东西和南北向剖面上的变化规律:从泾河上游到下游(自西向东),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较稳定;从马莲河上游到下游(自北向南),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由差向好的方向变化。得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来源均为大气降水,泾河河水与第四系地下水联系密切,马莲河河水由地下水排泄汇集而成,即马莲河是区内地下水的排泄通道。  相似文献   

2.
卢造权 《甘肃科技》2011,27(15):45-47,67
马莲河在历史上水质差,近年来随着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水质有所好转,但水质在部分地段仍然污染严重,评价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相似文献   

3.
丁再盛 《甘肃科技》2011,27(20):80-81
根据近10年疏勒河水质监测资料,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对疏勒河水功能区现状水质及10年水质达标率进行了分析评价,应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对疏勒河水功能区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2000~2009年变化幅度为20.O%,水功能区个数达标比例非稳定上升。2000~2009年变化幅度为4.4%,水功能区河流长度达标比例非稳定上升。通过对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为疏勒河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喀什地区水量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对克孜勒-恰克马克河流域与盖孜-库山河流域进行野外调查、现场取样,并结合图解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地下水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喀什北部克孜勒-恰克马克河流域水质为V类水质,不适合作为生活、灌溉用水,同时SO2-4含量过高,也不适合作为工业用水;南部盖孜-库山河流域上、中游多为Ⅰ、Ⅱ类水质,由于矿化度较低,故可用作生活用水,流域下游多为Ⅲ、V类水质,适合用作灌溉用水、工业用水。最终将上述结果绘制成水质适用性分区图。同时,对该地区地下水的适用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使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流域内人口众多,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00-2008年黄河流域(片)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结合河流水质评价标准,推断黄河流域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然而污染程度正在加剧,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推测主要原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  相似文献   

6.
对萍乡市萍水河8个断面进行监测,并对河流断面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萍水河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达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其中南门桥断面综合污染指数最高,其污染主要来源于固定的几个生活污水的排放。萍水河从上游和雁桥断面到中游南门桥断面,水体沿程恶化,从中游南门桥到下游金鱼石断面水质则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7.
商丘市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各种污水排放量增加,各河污染十分严重。针对商丘市实际情况,对商丘市地表水进行功能区划分。为改善商丘市地表水水质状况,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对比1998年监测结果,目前,境内6条主要河流水质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伊犁河流域水质量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评价了伊犁河流域各断面的水质量,并提出流域控制断面水污染防治对策.根据国家水质量评价标准,伊犁河流域背景断面水质量无污染,控制断面水质量中度污染,其中控制断面水质量污染是由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致.建议通过制定伊犁河流域控制断面水污染负荷,限制控制断面污水排放量,实现伊犁河流域水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赵梅 《甘肃科技》2012,28(12):53-54,61
本课题利用大夏河水质监测资料对其水体进行了评价分析,以反映地表水的质量状况和污染情况,分析水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污染成因,希望给流域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以提高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改善和提高流域内的水环境质量,支撑和推动大夏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安庆市地表水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十一五"期间监测数据,采用平均水质类别法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安庆市主要地表水流域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长江安庆段水质为优,破罡湖流域水质良好,华阳河流域、皖河流域、菜子湖流域及白荡湖流域水质不容乐观,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境内水域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及化学需氧量,表现为有机污染的特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面污染源。结合安庆市的地域特征,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地表水水质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竹桥河水质达标为目的,综合考虑整治范围内水体污染来源及水文条件等因素,采用水环境模拟技术建立竹桥河流域的水动力与水质动态二维模型,采用现场实测、监测数据等有效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并利用率定后的模型对综合整治方案进行水质模拟.结果表明:根据现有整治方案,当竹桥河流域整治后截污率达到60%的情况下,干流COD、NH4+-N可在入河口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但TP在河口处不能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为保证水质稳定达标,还需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控制,即减少生猪养殖约3 000头/年.  相似文献   

12.
文明的发展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也日益关注。文中针对江安河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对四川大学江安河段水体质量进行了调查检测。此次调查通过对水样的采集、预处理和多项水质检测指标的分析测试,对调查水段水质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及其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旱区水资源是与干旱区绿洲的生存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重要资源。本根据处于干旱地区的叶尔羌河流域各水站历年水统计资源及近几年来实际水调查,通过流域气温、降水、冰川、补给形式、年内变化、年际变化、泥沙、冰情、水质等方面的分析阐明了叶尔羌河多年的水资源及水特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障西昌市安宁河流域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了解安宁河西昌段水质污染程度及发展趋势,2009年对安宁河西昌段水质进行了统一标准监测,监测项目有BOD5、COD、PH、氨氮、色度、浊度、悬浮物、总硬度共8个项目。研究表明,安宁河西昌段的水质已由2005年的三类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为劣五类。总体上,该段内水质污染十分严重,并趋于上升,为保证安宁河整个流域的水质环境质量,提出了"地时制宜,健康发展,综合利用,资源共享"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对清江河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恩施城区段清江河水质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总体呈Ⅲ类水质,符合清江河地表水水体功能要求.但评价结果接近于限值,需要对有机污染物和氟化物的排放进行监控排放.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质量是水体质量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区域水环境质量研究能够为区域的水环境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本文利用汾河水库库体、水库出库口、汾河干流入库口监测数据,涧河、岚河、汾河干流三条主要入库河流水质检测数据.引黄水达标情况统计数据和汾河的水生态系统水生生物监测数据对汾河水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目前的河流水质状况下,汾河水库总氮为主要超标污染物,超标率90%;(2)涧河、岚河和汾河干流三条主要入库河流水质均较差,达不到地表水环境Ⅲ类标准;(3)汾河水库库区水质环境富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导致汾河水库水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支流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质不达标.因此,加强汾河水库水三大支流的治理工作是解决当前汾河水库水环境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海宁地表水质量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价,为海宁市"十三五"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在海宁市地表水中设置10个监测断面,且对其水质进行监测,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地表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氨氮、总磷和生化需氧量是严重污染指标,其中氨氮成为最主要污染因子.各断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上塘河污染最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PIP值为2.49.2011年各断面PIP值在1.22~3.24间,为中度污染,至2015年袁硖港、洛塘河、市河和崇长港由中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即PIP值低于1.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各河流断面水质虽均未达标,但污染呈下降趋势,水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类综合指数法对三河市地表水的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类综合指数法对三河市境内潮白河、鲍邱河和泃河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在3月和5月枯水季节选择三条河流的上游入境断面和下游出境断面共计12个监测点的10项污染指标,评价结果有8个监测点的水质在V类及以下,2个监测点的水质为Ⅳ类,2个监测点的水质为Ⅱ类.类综合指数法较客观地反映了地表水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应用引入加权叠加的灰色关联模型,对沁河晋城段的2007年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质进行评价,得出各断面不同时期河流水质所属的环境质量级别,为晋城市地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用引入加权叠加的灰色关联模型,对沁河晋城段的2007年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质进行评价,得出各断面不同时期河流水质所属的环境质量级别,为晋城市地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