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缀饰态理论研究了延迟双脉冲作用下钾原子4p能级的粒子布局特征,得出缀饰态粒子布局几率与脉冲强度、延迟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而讨论当第一个脉冲面积为0.5π时,脉冲间延迟时间与4p能级Autler-Townes分裂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延迟时间可实现粒子在4p能级缀饰态的选择布局。从而控制Autler-Townes分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屏的位置与偏转角之间的关系以及彩色质量因子QK与偏转角之间的关系,对120°偏转角的偏转线圈进行了优化设计,给出了优化结果,可以看到在大偏转角情况下得到了较好的会聚。  相似文献   

3.
利用量子力学Liouville方程处理了在pump-probe偏振光谱实验中分子基态转动相干及其光谱的精细结构,得出了任意强度和线型的超快pump脉冲对分子基态产生的核相干运动;利用一般线性响应理论处理了probe脉冲探测过程;在经典限下得出了分子转动相干光谱的精细结构,并讨论了精细结构与分子转动温度以及转动态上粒子数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使用大功率LD抽运Nd:GdYVO4晶体,分别采用连续抽运和脉冲抽运方式,分析对比了1.06μm激光的输出特性.从速率方程出发,对Nd:GdYVO4晶体的热效应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从理论上得到了连续抽运和脉冲抽运时激光的输入输出关系,理论与实验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5.
从傅里叶光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对多光束耦合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光栅耦合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用研制的优化软件对耦合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特定设计的二元位相光栅作为耦合器件,在参与合成的各激光束之间满足一定的位相关系组态时,可实现将多束入射光相干合成一束能量较大的同轴高斯光束.给出了实验结果及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拉锥光纤与超连续谱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连续谱的形成与拉锥光纤及超短脉冲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结果在不同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实验和理论上较为一致地得到不同程度展宽的超连续谱脉冲。结论拉锥光纤及超短脉冲参数对超连续谱宽度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耗散弱起伏随机介质中无线电通信的侧面波的平均强度是假定随机介质中折射指数起伏是斯散谱和激励源是脉冲偶极子,采用Born近似,并矢格林函数技术进行研研究,得到了平均强度的解析解,并用反射系数、阻抗、导纳以及简化的超几何级数表示。结果表明,平均强度由相干强度和非相干强度组成。相干强度是在通信中起着支配作用的,但由相干波激励的非相干强度在源区是不能忽視的。本文表述的理论公式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改进了相干控制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对HCl^ 的解离反应的研究,计算了HCl^ 激发态上分子波包的运动性质,和HCl^ 解离产物产量随两束激 发脉冲相位差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从DH激光器的激射延迟时间与注入脉冲电流的关系,可得到的激光器的载流子寿命。本文从实验数据出发,在数学上采用最优化法中的单纯形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从中求得DH激光器的载流子寿命,修正了理论公式,并对修正后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理论和实验上对室温下AlGaAs/GaAs量子阱中的相干控制光电流的超快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首次由密度矩阵和电子-空穴散射弛豫模型导出相干光电流的弛豫时间为600fs,并由三波长飞秒脉冲泵浦-探测技术测量的结果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1.
首先推导出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与磁化强度矢量偏转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相应的程序,提供快速选取合适的磁化强度矢量偏转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问题,提出了考虑最优时滞因子的高速公路时空模型。首先通过相关系数计算确定了空间状态变量的个数,随后计算获得每个变量的最优时滞次数,完成空间模型部分的数据预处理,然后分别从连续性时间序列和周期性时间序列两个方面建立时间状态变量,最后分别构建以经典的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为基学习器的集成预测器LR_Adaboost和RF_Adaboost,利用训练完毕的模型对兰海高速贵阳北收费站路段的实时交通流量进行预测验证,结果证明考虑最优时滞因子的时空模型相对基本的时空模型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扩展的Solomon方程描述1H受到射频 (RF)场照射时13 C的自旋晶格弛豫过程 .理论分析表明 ,在1H受到射频场照射时 ,13 C自旋晶格弛豫通常是一个三指数过程 ,但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可以变为单指数过程 .数值模拟可显示出满足TC1TH1条件的13 C自旋晶格弛豫过程的明显差别以及不同射频场强度对13 C自旋晶格弛豫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固体L 缬氨酸的甲基13 C自旋晶格弛豫过程 ,测定相应的弛豫时间 .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完全吻合 .  相似文献   

14.
用扩展的Solomon方程描述1H受到射频(RF)场照 射时13C的自旋晶格弛豫过程. 理论分析表明, 在1H受到射频场照射时, 13C自旋晶格弛豫通常是一个三指数过程, 但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可以变为单指数过程. 数值模拟可显示出满足TC1H1和T C1>TH1条件的 13C自旋晶格弛豫过程的明显差别以及不同射频场强度对13C自旋晶 格弛豫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固体L-缬氨酸的甲13C自旋晶格弛豫过程, 测定 相应的弛豫时间. 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同时测定土壤中可利用的环境有效态铅(Pb)和锰(Mn)的方法.采用王水-高氯酸体系消解土壤样品,考察了ICP-AES实验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220.353、257.610nm波长分别测定Pb和Mn的含量,选择延迟时间30s,射频功率1.3kW,雾化器流量0.8L/min,泵流速1.5mL/min,轴向观测位,作为ICP-AES测定土壤样品的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测定土壤中Pb和Mn的有效态含量,可用于评价土壤中Pb、Mn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对美国联邦运输统计局(Bureau of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s, BTS)航班数据集中的不均衡数据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采用自适应合成采样算法(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 approach, ADASYN)和合成少数类过采样算法(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SMOTE)对航班延误类别进行平衡处理,并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模型进行训练和贝叶斯调参。结果表明:与不经过平衡采样的方法比较,该方法在权重平均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评分分别提高了19%、8%和16%;分类预测准确率提升8.03%,模型拟合指数AUC(area under curve)提升5.4%。同时,采用多特征相融合的图神经网络模型Graph WaveNet对航班平均延误时间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特征模型比较,该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16%和12.45%。这些方法和结果对研究航班延误分类和预测算法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Driven equilibrium single pulse observation of T1 (DESPOT1) is a rapid spin-lattice relaxation constant (T1) mapping technique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owever, DESPOT1 is very sensitive to flip angle (FA) inhomogeneity, resulting in T1 inaccuracy. Here, a five-point DESPOT1 method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sensitivity to FA inhomogeneity through FA measurement and calibration. Phantom and in vivo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technique. As a result, a rapid and accurate T1 mapping is acquir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five-point DESPOT1 method.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铲斗装载机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数学模型,文章对提升链条的受力,工作机构提升过程中的角加速度等工作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这些参数随工作机构翻转角度的变化的曲线,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速度、链条拉力、加速度、角速度的最大值所对应的翻转角度,为改善装载机的工作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随机翻滚动能杆毁伤元在特定交会条件下着靶姿态对典型目标结构的侵彻能力特性影响,考虑杆条随机翻滚因素,采用三维空间分布参数的Poncelet侵彻理论改进模型,并采用LS-DYNA三维程序软件,对不同入射角、不同翻转角的动能杆对目标结构的毁伤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了杆条翻滚对目标结构的侵彻特性影响,得到了随机翻滚动能杆侵彻目标的毁伤规律.通过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为快速、准确地预测冲击地压危险性,借鉴随机森林理论,选取影响冲击地压的10 项主要因素:煤层、倾角、埋深、构造情况、倾角变化、煤厚变化、瓦斯浓度、顶板管理、卸压、响煤炮声作为判别因子,建立冲击地压危险性识别的随机森林模型.利用重庆砚石台矿24 组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建立随机森林分类器,在对样本分类的同时,计算预测变量的重要性值GI,发现构造情况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其后是响煤炮声和倾角.利用其他12 组现场数据作为预测样本对该模型进行测试,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