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大连市银杏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常见的城市园林观赏绿化树种,并具有极高的材用、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大连市银杏树发生了一种不明病因且较为严重的叶斑病,查明病因、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迫在眉睫.从病害发生严重区域采集叶斑病病叶样本,采用感病叶片单斑分离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对大连市银杏树发生的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大连银杏叶斑病致病菌有2种,分别为链格孢属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迄今为止,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侵染银杏导致其发生叶斑病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杏栽培速增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Ginkgo biloba L.)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通过综合国内有关资料,该文从银杏的适应能力、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详尽阐述了近几年银杏栽培迅猛发展的原因,并指明其发展趋势,给人们在今后的银杏栽培及开发利用方面以启迪。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供同种雌雄株性别鉴定的理论根据,采用生理生化方法对银杏(Ginkgo biloba L.)、黑枣(Diospyros lotus L.)、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雌株和雄株的代谢差异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谱带数量和酶的相对含量,在雌雄株间有显著的差异;2.氧化还原电位和抗药性具有相关性,可做为性别鉴定的简易和有效的方法;3.雄株叶绿素和核酸的含量低于雌株,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高于雌株;4.维生素C在性别间有差异,但尚无规律可循;5.可溶性糖和pH在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株产黄酮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培养介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银杏(Ginkgo biloba L.)叶片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内生真菌EG4,经形态学分类研究鉴定为刺盘孢Colletortrichum sp.用TLC分析培养液发现该菌可产生黄酮类化合物,培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碳,氮源对其生长和代谢有不同的影响,蔗糖和葡萄糖,NH4^ ,能够明显促进其生长;乳糖,NO2^-能够明显促进其酮类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速生银杏木材表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把速生银杏木材很好的利用到木材加工行业,对于速生银杏木材表面特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一性质对界面胶结、表面涂饰和各种改性工艺都极为重要.主要对银杏木材表面润湿性、表面自由基、表面化学基团进行了研究.为银杏木材在人造板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酚酸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及毒杀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小菜蛾(Plutella zylostella L.)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害虫,其抗药性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农药成为了国内外农药开发的主流.报道了从废弃的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中分离到的银杏酚酸对小菜蛾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实验采用皂化和酯化反应及柱层析方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获得银杏酚酸,并对1~3龄小菜蛾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生测结果表明银杏酚酸对小菜蛾有较好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当处理的质量浓度为6.25mg/L时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在24,48h后分别达到77.8%,94.7%以上.处理时间达到48h时,1~2龄幼虫的LC50为1.31mg/L,3龄幼虫的LC50为6.07mg/L.这表明了银杏外种皮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将为今后新型植物农药的开发和银杏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来源于银杏(Ginkgo biloba L.)的1-羟基-2-甲基-2-(E)-丁烯基-4-焦磷酸还原酶(1-hydroxy-2-methyl-2-(E)-butenyl-4-diphosphate reductase, HDR)基因(Gbhdr)转化银杏种子胚. 通过潮霉素(10 mg/L)筛选,获得了8个抗性愈伤组织系,PCR检测表明其中有7个为转基因愈伤组织系.采用HPLC-ELSD法对其中4个独立转化系中的银杏总内酯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转化系h-8中银杏总内酯含量相比非转基因系大幅提高,达到非转基因系的2.5倍. RT-PCR结果显示该4个转化系中Gbhdr的表达量相比非转基因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树龄银杏嫩枝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格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2):8642-8644
以银杏当年生枝条顶梢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树龄、激素类型、处理浓度、处理时间4个因素对插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龄是影响银杏插穗生根率、平均根量、平均总根长的主导因子,银杏扦插最佳组合为A1B2C2D1,即5年生银杏+IBA500mg/L+1min。  相似文献   

9.
分析造成银杏(Ginkgo biloba L.)大小年结果的原因,认为银杏形成大小年结果现象是由于树体营养失调、授粉过量、品种间成花差异、种植密度不当、雄株数量少、不良的气候因素的影响等造成的.提出加强水肥管理,合理修剪、适量授粉,大年疏果定产、小年保花保果,撑枝吊枝,防旱排涝,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来克服银杏大小年结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银杏(Ginkgo biloba L.)种子繁殖成本高,且苗木生长缓慢,到始果期要较长时间。为探求银杏繁殖的新途径,本试验用5年生、8年生、15年生、25年生银杏母树上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试验表明:25年生以前的银杏母树上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采取100ppm吲哚丁酸或1号ABT生根粉处理,用红砂或河砂作扦插基质,在保湿、遮荫的条件下进行扦插育苗,其成活率在72%—93%之间,在林业生产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银杏与其它裸子植物之间的关系—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银杏Ginkgo biloba L.Ls-rRNA 5'末端188个核苷酸序列已被准确测定。与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Koch,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Lemee et Levl.)S.Y.Hu和5种被子植物及1种绿藻的同源序列比较分析,其所构建的rRNA系统树图表明,银杏与苏铁的关系较为密切,与其它裸子植物的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2.
用扫描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方法对银杏(Ginkgo biloba L.)、银杉( 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D.Don) Koch)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4种著名活化石裸子植物 的叶和种子的元素组成和平均质量分数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为4种活化石植物在叶和种子的 元素组成和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上均有一定差异,在银杏、银杉、水松和水杉叶中的元素分 别为10,6,10和11种,平均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银杏、银杉和水杉叶中分别为K,Cl,Ca, 而水松的条形叶中为Cl, 鳞叶和条状钻形叶为Ca. 在银杏、银杉、水松和水杉种子中的元素成分分别为10,11,9和10种,而平均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分别为K(但外种皮则以Si最高),K, Ca和K.每种活化石植物的叶和种子在元素组成及平均质量分数上也有明显差异;银杉和水杉 的种子和种翅间在元素组成和平均质量分数上也有所不同;水松叶的3种类型叶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其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杨金华  付庆云 《科技信息》2012,(31):241-241,202
本文采用SDS-PAGE单向电泳技术对银杏(Ginkgo biloba)雌雄树叶片及花的蛋白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银杏雄树叶片的特异带在相对分子量约为106KD;而雄树花序的特异带在相对分子量约为28KD处,雌树花序的特异带在相对分子量约92KD和36KD处。  相似文献   

14.
银杏(Ginkgo biloba)又名白果树或公孙树,是一种极为古老的裸子植物,为中生代晚期冰川时期的幸存者,绵延至今它已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多年,所以有“活化石”之称。我国可谓银杏的故乡,银杏约占世界银杏资源的3/4以上,年产白果约7000~8000吨;银杏干叶2万多吨。现今这种孑遗植物每年以2000~2500万株的递增速度发展着。 银杏叶中含有银杏双黄酮等8种黄酮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28种植物样品提取物离体抑菌作用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植物干样的质量浓度为0.1g/ml的条件下,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8种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病菌(F.graminerum Schw.)、油菜菌核病病菌(S.sclerotiorum)、水稻纹枯病病菌(R.solani Kohn.)、番茄灰霉病病菌(B.cirerea Pets.)和棉花黄萎病病菌(V.dahliae)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酸模(Rumex acetosa L.)、冬青(Hex chinensis Sims)、菝葜(Smilax china L.)、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银杏(Ginkgo biloba L.)、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等12种植物样品对至少其中1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在60%以上,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菝葜对4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60%,活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证明:贵州省务川县至今存在着较丰富的野银杏种质资源."丰乐镇张家山典型野银杏森林群落"的发现,为中国野银杏存在的事实提供了可靠的样地物证;黄洋坪廖家村"以雄树群为主体的野银杏残存群落",首次揭示了"野银杏群落学性比配搭及水平分布"的特殊性;在全县范围内,以十二盘为代表的野银杏残存群落、残存树群、残存树丛、残存孤立木及孤立木桩篼迹地等演替系列的普遍存在,表明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存在过大面积古银杏森林群落.该森林群落至今处于"逆向演替"过程之中."逆向演替"的基本规律是从大(面积)到小、从小到弱到无,直到消亡.同地球天然植被"逆向演替"规律完全一致.至今存在的古银杏残存群落、残存树群、树丛、特大孤主木及孤立木桩篼迹地,大部是古森林银杏群落"逆向演替"不同阶段的残余部分.具有明显的群落形态学演变特征和识别价值.有力证明贵州省务川县是中国野银杏的故乡和现代保留地.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EGb)具有诸多生物活性,但银杏酚酸的存在限制了EGb的应用。目前,去除EGb中银杏酚酸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法和柱层析法,笔者在有机溶剂法的基础上提出配位-有机溶剂法,即在有机溶剂法最佳工艺条件的基础上引入金属离子配位以增加去除银杏酚酸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配位-有机溶剂法可以有效去除银杏酚酸,并有效减少有机溶剂洗涤次数,且不影响总银杏黄酮苷和总银杏内酯的含量;同时,EGb中的部分黄酮与锌离子形成配合物,可以提高EGb的抗肝癌细胞(HepG2)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甘肃华亭中侏罗世植物化石狭叶拟刺葵Phoenicopsis(Phoenicopsis)angustifolia Heer的角质层微细构造。利用化石的现存最近对应种Ginkgo biloba L。与化石Ph.(Ph.)angustifolia Heer的气孔比率,恢复的华亭中侏罗世的大气CO_2体积分数为1.274×10~(-3),这一结果与邻区兰州窑街银杏属化石植物恢复的中侏罗世CO_2体积分数相一致,表明拟刺葵属植物是恢复大气CO_2体积分数的良好材料。此外,利用Ph.(Ph.)angustifolia角质层碳同位素值估算了其水分利用率为223.0 mmol/mol,明显高于现代银杏的数值,表明当时气候比较湿润。  相似文献   

19.
调查表明:凤冈是我省野银杏又一集中分布县.在全县范围内,从森林群落到银杏崁合体、到树群、树丛、孤立木等完整系列均普遍存在.通过种群分析和群落外貌与结构的典型性研究证明,"响水岩银杏森林群落"为一典型地带性顶级群落,西洋溪"银杏.针阔叶混交林"中银杏崁合体的出现,表明其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的非凡竟争能力.文章建议尽快成立"贵州省凤冈县银杏森林活化石自然保护区",并进一步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来源于银杏(Ginkgo bilobaL.)的1-羟基-2-甲基-2-(E)-丁烯基-4-焦磷酸还原酶(1-hydroxy-2-methyl-2-(E)-butenyl-4-diphosphate reductase,HDR)基因(Gbhdr)转化银杏种子胚.通过潮霉素(10mg/L)筛选,获得了8个抗性愈伤组织系,PCR检测表明其中有7个为转基因愈伤组织系.采用HPLC-ELSD法对其中4个独立转化系中的银杏总内酯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转化系h-8中银杏总内酯含量相比非转基因系大幅提高,达到非转基因系的2.5倍.RT-PCR结果显示该4个转化系中Gbhdr的表达量相比非转基因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