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工程实际需要出发,研究了贯流式水轮机水平扩散型尾水管的水力性能,提出了这种尾水管的设计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其水力损失。然后对这种管和常用的圆方型尾水管进行了模型水力性能对比试验,用五孔测流探针测量了模型尾水管的流速分布。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论证了水平扩散型尾水管用于实际工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水电站变顶高尾水洞瞬变流计算及体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水电站变顶高尾水洞内明满交替流计算方法及变顶高尾水洞体型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变顶高尾水洞的工作特点.采用改进狭缝法模型,结合某大型水电站取消尾水调压室方案进行瞬变流计算,提出了明满交替流分界点的处理方法.分别针对具有不同顶坡、底坡和底宽的变顶高尾水洞体型在不利工况下的瞬变流计算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变顶高尾水洞具有一定的尾水调压室作用,若适当地选取体型参数可不设尾水调压室;顶坡对整个尾水系统的影响非常大,底坡和底宽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扩散和输送特征, 利用200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460个地面自动气象站的全年逐时气象数据和探空资料, 对自动气象站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整理, 使用Calmet模式诊断出逐时气象场。利用逐时风场和72小时轨迹, 对该地区的扩散类型进行分类(系统大风型、弱背景影响型和局地环流型), 并依此对该地区的流动状况进行分析。还根据季节和分类结果对扩散路径进行简单的分类, 并依此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输送路径以及影响范围。分析结果表明: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输送特征具有明显的季风性以及海陆风特征; 该地区春季和冬季的大气输送和扩散能力较好, 夏季次之, 秋季最差; 大气输送轨迹随季节变化明显, 并且在不同的扩散类型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根据水轮机尾水管的体型和流场分布特点,探讨了尾水管内结构化多块网格划分中的一些处理方法,同时结合两个尾水管改型研究项目对尾水管内的三维紊流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数值模拟和CFD分析,对尾水管体型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水-空气热湿交换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过程的特点,建立了无压尾水洞内空气与尾水、空气与洞壁之间的热湿交换集总参数模型,得出了无压尾水洞内沿程空气参数的解析解,并应用模型试验与现场测试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应用该模型对无压尾水洞引风参数进行了预测分析.这些结果为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系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红树处理海水养殖尾水效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不同红树品种对舟山地区海水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选取秋茄、桐花、白骨壤三种耐寒性较强的红树植物,对比分析三种红树人工湿地处理对虾大棚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同时也将红树植物人工湿地与无植物人工湿地尾水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树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效果明显好于无植物人工湿地。对比三个红树品种,总体而言,白骨壤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效果相对优于秋茄、桐花两个红树品种的人工湿地,而秋茄人工湿地在海水养殖尾水前期处理阶段的净化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试验法,结合CFD数值计算方法,对HL310水轮机尾水管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一种新的造型方法,从改变尾水管断面形状入手,对繁复的传统设计方法进行改进,选用尾水管的几个主要几何参数为试验因素,以压力恢复系数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通过CFD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确定出最优试验方案.该方法简捷可行,设计效果较佳,不...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电工程中尾水洞长度对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应用的限制,提出了受控条件下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即采用低温尾水对无压尾水洞处理后的空气进行二次喷淋处理,以实现对引风参数的控制.工程应用表明:在无压尾水洞长度有限的水电工程中,应用该技术可有效突破尾水洞长度对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应用的限制,拓展其应用范围,实现对具有无压尾水洞的水电站通风空调系统的"无冷机"运行.  相似文献   

9.
水电站尾水管水击与尾水调压室涌波联合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糯扎渡水电站的最大工作水头为215m,安装了9台机组;其尾水系统采用3台机共用一个调压室和一条尾水隧洞的布置方式,无工程设计经验借鉴,应进行水击和调压室涌浪的研究.为此,采用特征线法.以尾水支洞与调压室连接处的压力为纽带,对该水电站尾水管水击和调压室涌浪进行了联合求解,模拟了典型工况尾水管的水击时间过程和调压室涌浪时间过程,得出了尾水管的最大水击压力和其发生的位置,以及调压室的最低涌浪水位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尾水位在最低和正常水位之间变动,突甩负荷时,尾水系统不会产生真空:调压室最低涌浪水位高于设计所要求的最低涌浪水位,说明该尾水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与输送高地的职业教育,更有责任与义务为乡村振兴培养和输送所需人才,服务好乡村振兴与发展。为了对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进行评价,从“面向乡村地区招生的倾斜度、面向乡村本土化人才的培育度、面向乡村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度、面向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专业设置匹配度”等四个方面构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的调查研究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分别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提出构建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黄河龙羊峡水电站3F尾水人孔门渗漏处理方法的研究,为克服龙羊峡水电站尾水人孔门渗漏修复提供相关材料、工艺流程,确保尾水人孔门处理的质量.并为高寒地区尾水人孔门渗漏处理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突破尾水洞长度对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应用的限制,拓展其应用范围,提出采用低温尾水对无压尾水洞引风进行喷淋的串联空气处理系统,建立了顺流与逆流式喷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得出模型的解析解,分析了引风量、喷水系数、喷水压力及喷淋装置位置对串联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压尾水洞引风喷淋串联系统中,采用无压尾水洞优先处理模式及增加喷水系数有利于提高串联系统的空气热湿处理效果,而引风量及喷水压力对串联系统的运行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某水电站尾水洞出口边坡岩体结构面相对较发育,可能会对尾水洞出口边坡造成安全威胁。在野外搜集资料调研和室内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采用极限平衡方法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尾水洞出口边坡产生破坏的可能性。研究表明,该处边坡仅在地震状况下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为尾水洞出口边坡在各个阶段的安全保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林林  孙志高 《甘肃科技》2012,28(15):18-20
兰州石化公司浓硝酸装置塔尾水泵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发生轴断裂,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故障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泵轴断裂的主要原因为疲劳断裂,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及防范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对成型中固体输送段聚合物进行计算机层析图像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核物理学、光电子学、高分子物理、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知识,通过γ-射线的光子流与聚合物原子、聚合物链段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来图像化地测量固体输送段的聚合物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不仅能对处于密闭空间的聚合物形态进行非破坏性在线测量,而且可以推导出固体输送段聚合物形态与其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紧水滩水电站水轮机调相用尾水管水位测量使用ZSX-2型水位信号装置,频繁出现调相用尾水管水位测量失败的情况。本文分析了调相用尾水管水位测量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洪家渡水电站引水系统在设置尾水调压室和取消尾水调压室两种情况下的过渡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表明,通过考虑机组特性、优化机组导叶关闭规律及合理整定调速器参数,该水电站取消尾水调压室的方案是可行的,其各设计参数控制值基本上能满足设计要求。计算成果已作为该电站设计方案比较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海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高密度养殖尾水的直接排放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有效地处理养殖尾水已成为当务之急。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兼具高效性和环保性而成为尾水处理的首选。本研究从高密度养殖尾水中分离纯化出1株耐盐微生物,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DNA基因测序方法鉴定该菌株属于交替假单胞菌属。对该菌的降解能力初步研究显示,该菌以1:100的接种比例加入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尾水后,在28℃、200 r·min-1的条件下反应7 d,其对养殖尾水中的氨氮及COD具有一定降解作用,但对总磷的降解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目前城市污水厂尾水再生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情况和尾水作为再生水利用的可能性。同时,结合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用水情况,以及开发区愿意使用再生水企业的调查情况,对尾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利用应用对象、需水量预测、处理工艺选取、管网配套工程措施和再生水效益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PHOENICS顺序输送管道内两种油品传质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有一些顺序输送混油计算公式中存在的问题,在k-ε紊流模型和使用壁面函数法处理近壁区问题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顺序输送混油新的模型,并利用PHOENICS软件成功地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首次以图像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管内的混油浓度分布,并通过浓度曲线的比较,对油品流速与输送次序对混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HOENICS模拟能够为顺序输送混油机理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准确而便利的手段。同时也对影响混油的其他一些因素(高差、阀件、温度等)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