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沂孙是宋末元初著名的词人,咏物词是其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家国之痛。抒发其身世飘零之感,形成了沉郁顿挫、幽婉奇幻、比兴寄托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词以艳情为本体特色,描写女性或男女情感的作品在词史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寄托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在词体中亦有所体现.就艳情词而言,其创作在北宋时期达到顶峰,这一时期词人多把羁旅行役等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中.南渡之后,随着词体地位提升以及表现内容的扩大,许多词人,尤其是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人,越来越多地借助儿女之情来寄托家国之思及个人忧愤,使艳情词与寄托手法的融合达到一个新高度,不仅为通俗、轻浅的艳情词增添了几分深沉与蕴藉,并引起后世词论家及词人的关注,对推尊词体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况周颐是晚清大词人中的多情种子,秉赋赤诚,嗜艳成癖。身在易代之际,屡遭家国倾圮和人生踬踣,家国身世之感遂与性情不期而合,其沉至之真情,深远之寄托,侧艳之笔力,遂成为蕙风词的艺术特质。大体来说,真字是词骨、即性灵即寄托、以侧艳写沉痛建构了蕙风词的独有风貌。  相似文献   

4.
宋末元初遗民刘辰翁是辛派词人后期的代表人物,其元宵词为宋代词人之冠。他的元宵词超越了宋代节序词佳人伤春和男士悲秋的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隐舍了深沉的寄托。深刻地反映出宋元易代之际的时代风貌和遗民心理。在词史上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5.
咏物词是王沂孙词的主旋律,代表了他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界一草一物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亡国之恨,抒发了身世飘零之感。本文试从其所处时代及生存状态着眼,对其咏物词的内容、表现形式、艺术手法诸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并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6.
咏物词是王沂孙词的主旋律,代表了他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界一草一物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亡国之恨。抒发了身世飘零之感。本文试从其所处时代及生存状态着眼,对其咏物词的内容、表现形式、艺术手法诸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并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7.
南宋遗民词人隐居生活实践中各式各样的活动,为他们的交游唱和词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表现了他们隐居实践中多方面、极其广阔的生活内容。他们主要从咏物寄托、故国故人之思、隐逸之志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他们交游唱和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周济以词论为后世所知,众多学者对其精辟的词论已做深入的研究,但他的词却甚少有人论及.理论的发明一般都不可能脱离创作实践,周济的词就是其词论在创作实践中的体现.杨花是周济词作中常吟咏的对象,在杨花的意象中,词人寄托了春恨闺怨情愁、身世飘零之感、及时代盛衰之叹.在主题内容上更进前人一步,而艺术特色上能摆脱传统杨花词缠绵悱恻的写法,做到豪宕不羁.周济一生钻研词学,后期更是心有所得,从这几首咏杨花词的比较中,能看出其创作前后的变化以及与理论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
从横向比较来看,辛弃疾身上具有的实干精神和领袖气质是其有别于南宋其他爱国贬谪词人的特质。其贬谪词中一再提及历史上有胆识有功绩的王侯将相作为自己的楷模,并在自己罢官免职无法为国家出力的情况下将希望寄托于他人,频频向他人提出期望。从纵向比较来看,江淮两湖为官时期的词作在怨抑中时露桀骜不驯之气,以正面直接抒情为主;而带湖时期开始忧谗畏讥,词中开始有了欲说还休的曲折委婉,瓢泉时期的词作则更增添了颓靡之气,表现了辛弃疾理想之光逐渐暗沉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被称为豪放词人,他词作的内容主要是抒发壮志未酬的情感,风格以豪放雄杰见长,然而作为宋代词坛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词作内容又是多方面的,在抒发报国之志的同时也写下了不少吟咏山水之作。他的山水词或带有比兴寄托,余味无穷,或讴歌祖国山河,壮丽秀美。这些词作凝聚了稼轩特有的感受,是构成稼轩词多种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