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实效不高和信息网络的特点,分析信息网络对学校德育改革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并探索一些能积极利用信息网络的正向功能,克服其负向功能的学校德育改革对策,使学校德育步入科技发展和高效率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针时当前学校德育实效不高和信息网络的特点,分析信息网络对学校德育改革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并探索一些能积极利用信息网络的正向功能,克服其负向功能的学校德育改革对策,使学校德育步入科技发展和高效率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实效不高和信息网络的特点,分析信息网络对学校德育改革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并探索一些能积极利用信息网络的正向功能,克服其负向功能的学校德育改革对策,使学校德育步入科技发展和高效率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高校师生冲突指的是高校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直接的、公开的或者隐性的相互对立的教育教学互动过程。高校师生冲突既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向功能,又有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负向功能。高校教师应直面和善用冲突,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避免冲突不断升级,对冲突事件不断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匀 《科技信息》2009,(16):199-200
本文主要研究了网络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网络新闻传播的显性功能、隐性功能,关于显性功能方面进一步讨论了群体的社会功能和基于个人的社会功能,并阐述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隐性功能主要讨论了网络环境对现实的虚拟,同时对网络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学校特定的文化要素,隐性课程以间接和内隐的方式呈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实施隐性课程必须注重选择正确的载体,尤其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和身正效应,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隐性课程对于教育活动具有普遍意义,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显性课程所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正向功能观是一种仅探讨教育对社会和人发展的积极影响而不探及其消极影响的观点。章概述了教育正向功能观的演进脉络,指出其目标指向大致包括促进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流动及促进社会变迁三个方面。教育正向功能观既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图书馆隐性教育概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切实凸现图书馆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各项功能,对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凸现图书馆功能包括优化传统功能,强化现代功能,深化隐性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爱丽 《科技咨询导报》2012,(28):248-248,250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教育内容的隐含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等特征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本文旨在探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同时,阐述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中兴  刘勇军 《广西科学》2008,15(4):396-398
根据模糊数正向流指标和负向流指标分别定义正向效用函数和负向效用函数,然后综合正、负向效用函数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指标排序模糊数的方法,并通过算例来验证其有效性.该方法所得排序结果合理,与部分已知的方法所得结论一致,能较好地依据决策者的偏好排序模糊数.  相似文献   

12.
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次,构建了隐性知识影响知识密集型组织绩效的跨层次模型,并以上海市八家医院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个体、组织的隐性知识均对相应层次的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在组织隐性知识和组织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正向跨层次调节个体隐性知识与个体绩效之间的关系;个体绩效的平均水平与组织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从充分挖掘隐性知识、促进隐性知识共享、提升组织整体水平三方面总结了提高组织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学校特定的文化要素,隐性课程以问接和内隐的方式呈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实施隐性课程必须注重选择正确的载体,尤其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和身正效应,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隐性课程对于教育活动具有普遍意义,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显性课程所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14.
徐辉 《科学管理研究》2021,39(3):125-131
从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视角,在心理契约中间调节变量的基础上对青年公务员的职业价值观、绩效及其各维度进行考量.发现青年公务员公共型职业价值观显著正向影响绩效及其3个维度,个人型职业价值观显著正向影响关联绩效,显著负向影响任务绩效与社会公共绩效.心理契约的组织期待对公共型职业价值观与绩效的3个维度均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对个人型职业价值观与任务绩效、社会公共绩效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对个人型职业价值观与关联绩效不起调节作用.个体期待对青年公务员的公共型职业价值观与任务绩效、社会公共绩效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对个人型职业价值观与关联绩效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对个人型职业价值观与任务绩效、社会公共绩效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对公共型职业价值观与关联绩效间不起调节作用.通过强化职业理想信念教育、优化组织环境管理氛围、激发人员潜质内在动力来进一步培育青年公务员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组织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隐性教育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潜移默化”,具有渗透性、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等特点.隐性教育是应对教育环境变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唤醒大学生主体意识的需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隐性教育方法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要挖掘专业课教学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师的个体修养、加强学校校园网络建设、通过社会实践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49名企业员工调查数据的层次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工作年限和职位以后,员工自我效能感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希望对工作投入、工作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乐观对工作投入、工作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坚韧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资本整体对工作投入、工作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问题新闻的传播既有正向的传播功能,又有副作用。其正向功能有疏导化解、警报唤醒、教育劝谏和加勉、监督警戒、建设鞭策、扶贫济困等。其副作用主要是破坏冲击、瓦解涣散、腐蚀污染和诱导教唆等。只有充分认识问题新闻传播的功能,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隐性课程的开发研究越来越为人们关注,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利用隐性课程这一优势,可以为培育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工作的重点和热点,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者视角回顾、总结学校层面上的隐性课程建设取得成就,可以为民族院校隐性课程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与态度、体育活动的次数及时间、活动形式、项目的选择、体育消费以及体育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已形成了良好的体育行为,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尚未具有良好的体育行为。大学生体育行为由隐性体育行为和显性体育行为两部分组成,隐性体育行为对显性体育行为具有驱动、导向、支持作用,显性体育行为是获得体育效果的直接行动,并以体育成绩为中介,对隐性体育行为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维度的空间作用机制、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高等职业教育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在东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西部地区呈现显著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在西部地区还具有显著正向间接效应。建议从宏观层面构建层次分明、有序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从中观层面加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从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