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验证不同农药对稻田中三棱草的防除效果,采用吡嘧磺隆与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30%唑草酮悬浮剂、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72%2,4-D丁酯乳油混合施用,进行防除稻田三棱草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吡嘧磺隆+2,4-D丁酯、吡嘧磺隆+挫草酮和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对三棱草均有一定效果;从杂草防除效果来看,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0g/hm2+2,4-D丁酯乳油150ml/hm2和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0g/hm2+30%挫草酮悬浮剂60g/hm2两组药剂配方,对稻田三棱草除草效果好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26%苯磺隆·唑草酮WP防除春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药效及对春小麦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对26%苯磺隆·唑草酮WP有效成分含量为23.4、31.2、39.0、62.4 g/hm~2共4个浓度下的除草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春小麦3叶至5叶期施药,26%苯磺隆·唑草酮WP有效成分用量为31.2~39.0 g/hm~2时,对野芥菜、密花香薷和藜等阔叶杂草株防效果达79%以上,鲜重防效80%以上。不同剂量的26%苯磺隆·唑草酮WP使各处理区小麦增产7.88%以上,该药剂对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防除效果显著且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3.
苯磺隆麦田除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实验目的比较苯磺隆与二甲四氯除草效果,明确苯磺隆药剂的优缺点二: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1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 20%二甲四氯水剂.3 植物杀虫增效剂.(二)试验作物及防除对象:148团技术组春麦田防除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60%异丙隆·炔草酯WP田间杂草防除效果及对春小麦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评价不同剂量下60%异丙隆·炔草酯WP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用60%异丙隆·炔草酯WP(有效量900~1 080 g/hm~2)在春小麦3叶至5叶一心期进行茎叶喷施,防除一年生杂草株防效果达80%以上,鲜重防效80%以上,各处理区小麦增产12.47%以上。施药后对小麦叶色进行观察,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没有显著差异。该药剂对春小麦田一年生杂草效果显著且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5.
不同除草剂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志刚  王宏富 《太原科技》2008,168(1):50-51
探讨了2,4-D丁酯、扑草净、单嘧磺隆对谷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扑草净质量浓度为1 200 g/hm2的防效超过80%,为防除马齿苋的最佳除草剂处理;扑草净质量浓度为1 200g/hm2和单嘧磺隆质量浓度为600 g/hm2的防效超过80%,为防除反枝苋的最佳除草剂.  相似文献   

6.
麦田杂草一直是制约建德市小麦单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几年菵草的迅速漫延对小麦危害性更大。为探索异丙隆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对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异丙隆等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的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田设在市农科所内,前作单季稻,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小麦品种为九高棉,免耕板播。1.2供试药剂:25%异丙隆WP(江苏吴县农科所实验农药厂)、6.9%骠马SC(德国艾格福公司)、75%巨星(美国杜邦公司)、10%甲磺隆WP(江苏常州农药厂)。1.3试验处理:每设666.7m2用25%异丙隆200g、25…  相似文献   

7.
甲磺隆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测定磺酰脲除草剂甲磺隆残留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以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半抗原1[(2甲酸甲酯)苯磺酰]单胺琥珀酸.用活性酯化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通过免疫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甲磺隆的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达800 000.以此抗体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甲磺隆的线性范围在0.7~40 mg/L,最低检测限为0.16 mg/L.与甲磺隆结构相似的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氯嘧磺隆的交叉反应率为38.2%,其他4种除草剂的交叉反应率都小于1%.  相似文献   

8.
为了棉田除草剂的科学合理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法对不同浓度乙氧氟草醚、五氟磺草胺、二甲戊灵、仲丁灵对棉苗抗坏血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施药30 d后,120、180、240 g/hm~2乙氧氟草醚,619、742 g/hm~2二甲戊灵,1008、1152 g/hm~2仲丁灵对棉花幼苗活性氧的积累、细胞膜过氧化、根系活力无显著影响;360 g/hm~2的乙氧氟草醚、1113 g/hm~2的二甲戊灵、1584 g/hm~2的仲丁灵则显著减少活性氧的积累、明显抑制棉花幼苗根系活力和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五氟磺草胺各处理均显著影响棉花的氧化应激防御系统,造成活性氧的累积,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和根系活力的降低。结论:对棉花较为安全的乙氧氟草醚临界浓度为240 g/hm~2,二甲戊灵临界浓度为742 g/hm~2,仲丁灵临界浓度为1152 g/hm~2,超出临界浓度会不同程度抑制棉花幼苗的生长;五氟磺草胺各处理浓度对棉花生长影响较为严重,棉田杂草防除中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和减缓甲磺草胺粉尘爆炸事故,利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研究了粉尘爆炸机制,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和Godbert-Greenwald加热炉系统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下甲磺草胺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爆炸指数和最低着火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甲磺草胺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低着火温度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甲磺草胺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为0.80 MPa,爆炸指数为18.2 MPa·m/s,最低着火温度为770℃。  相似文献   

10.
选用78%溴腈·莠灭净WP,95%草甘膦原药+草甘膦伴侣WP,20%噻吩磺隆WP,95%草甘膦铵盐SG,20%氯氟吡氧乙酸EC,20%百草枯AS,25%百草枯AS共7种除草剂,于2010年在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镇董家屯的农民鱼塘进行防除风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ims]的小区药效试...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对青稞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且对青稞安全的除草剂,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8种除草剂(混剂)对青稞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药后20 d,8种除草剂(混剂)对青稞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达70%以上;药后40 d,株防效均达80%以上,鲜重防效均达85%以上;青稞生长中后期8种除草剂(混剂)最终控制防效均达84%以上。除处理8(187.5 mL/hm27.5%啶磺草胺WDG+150 mL/hm287.5%2,4-滴异辛酯EC+45 g/hm220%苯磺隆WP+助剂混剂)区的青稞在药后25 d内表现出一定药害,25 d后黄斑消失,其余各药剂处理区的青稞生长正常,与空白对照区的青稞长势一致。此外,本研究得出8种除草剂(混剂)部分处理之间防除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处理8的最终控制防效最佳,显著高于其他7个处理,其次为处理7(300 mL/hm287.5%2,4-滴异辛酯EC+45 g/hm220%苯磺隆WP+助剂混剂)。综上,考虑8种除草剂(混剂)对青稞的安全性及对阔叶杂草的...  相似文献   

12.
在香港郊野公园内选择薇甘菊危害较严重的草灌丛、灌木林和常绿阔叶林3种群落类型,设置样地5 000 m2,用0.05~0.1 g#8226;m-2嘧磺隆对样地中的薇甘菊进行化学防除试验, 并在施用除草剂后3、5和14个月跟踪调查施药对薇甘菊的杀灭效果以及对样地中其他植物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嘧磺隆对样地薇甘菊有极好的杀灭效果.施药后3个月,样地中有45种植物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占样地内所有种类的30%.受影响最大的是藤本和草本植物,其次是灌木,乔木受影响最小.施药后14个月,乔木和灌木生长正常, 草本植物基本恢复.施药清除薇甘菊后,能大幅度地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以吡嘧磺隆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吡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并比较了3种不同致孔剂和致孔剂体积对所合成的聚合物吸附量和颗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氯甲烷为致孔剂制备的吡嘧磺隆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量均高于采用正己烷和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积比为1∶1)为致孔剂的,致孔剂的用量对聚合物吸附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聚合物的粒径影响比较明显;以36 mL二氯甲烷为致孔剂制备的聚合物的颗粒度最大,D50为5.36μm,吸附量为3321.29μg/g。对该聚合物进行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表征及选择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形成了明显的印迹位点,且对吡嘧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甲磺隆和烟嘧磺隆的吸附量分别为1146.19、1044.21、1087.27、1051.92和1023.89μg/g,其中对吡嘧磺隆的吸附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防除青海省农田恶性杂草的高效除草剂,采用茎叶喷雾法室内测定了30%氨氯·二氯·氯氨吡啶酸可溶液剂(SL)对密花香薷、藜、苣荬菜、地肤、野芥菜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30%氨氯·二氯·氯氨吡啶酸SL施药后7 d对供试的5种杂草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施药后14 d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比施药后7 d明显增强。施药后21 d 30%氨氯·二氯·氯氨吡啶酸SL 45.0、67.5、90.0、112.5、135.0 g a.i/hm2处理对密花香薷的鲜重防效分别为71.85%、75.87%、82.80%、89.81%、90.42%;对藜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7.25%、100.00%、100.00%、100.00%、100.00%;对苣荬菜的鲜重防效分别为71.95%、72.14%、80.39%、85.84%、89.26%;对地肤的鲜重防效分别为68.48%、75.30%、78.33%、80.00%、85.76%;对野芥菜的鲜重防效分别为48.76%、66.56%、72.47%、78.22%、84.71%。30%氨氯·二氯·氯氨吡啶酸SL对密花香薷、藜、苣荬菜、地肤、野芥菜的E...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酰胺(MMA)和苯乙烯(St)为原料,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収剂,乙腈为分散剂,采用回流沉淀法制备了聚合物型固相萃取填料。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甴子显微镜分别表征了聚合物微球的结构、形貌及粒径。用该固相萃取填料和聚丙烯管制成固相萃取小柱,分别萃取水溶液中甲基磺草酮、西玛津、莠去津、利谷隆、戊炔草胺、草达津,用甲醇洗脱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考察了该固相萃取填料对6种除草剂的吸附量,分别为35.8, 43.2, 38.8, 37.5, 42.1, 41.4 mg/g。在1~20μg/L浓度范围内,6种组分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兲系,甲基磺草酮、西玛津、莠去津、利谷隆、戊炔草胺、草达津的检出限分别为0.26, 0.27, 0.28, 0.33,0.51, 0.17μg/L。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和氯吡脲作为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用于水果果实的膨大和无核化生产中。为探究赤霉素和氯吡脲接触细胞后所发生的抑制细胞生长和致突变毒性作用,评价赤霉素和氯吡脲的损伤,利用人正常肝细胞(WRL68)对赤霉素和氯吡脲在细胞水平毒性做初步探究,通过小鼠淋巴瘤细胞(L5178Y)TK基因突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Ames试验对赤霉素和氯吡脲致突变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赤霉素和氯吡脲对WRL68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377 mg·mL-1和57.72μg·mL-1;赤霉素在4 mg·mL-1、氯吡脲在100μg·mL-1剂量下,未观察到致突变毒性。赤霉素和氯吡脲虽不同程度的抑制WRL68细胞增殖但是不存在致突变毒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的分析土壤中痕量的唑嘧磺草胺,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使用乙腈-1%甲酸水溶液(V/V=55∶5),经超声10 min、静置的方法对3种土壤的唑嘧磺草胺进行提取,并经LC-MS/MS分析。结果显示,唑嘧磺草胺在0.05~5.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024.1x+19.996;r=0.9988。在添加浓度为1.0μg/kg、10.0μg/kg时,该方法可有效对红土、水稻土中唑嘧磺草胺进行分析,经提取方法优化后适用于潮土的唑嘧磺草胺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12年Ecopart2ME棉花脱叶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Ecopart 2ME(吡草醚2%微乳剂)、54%脱吐隆、80%瑞脱龙不同处理的小区试验,在棉花吐絮率达到30%~40%时施药,得出脱叶及吐絮高峰期在药后7天左右。通过试验分析,农药产品Ecopart 2ME田间表现较为突出,能提高棉花脱叶率,促进棉铃提前吐絮,表现出较好的脱叶催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植物生长箱的控制条件下进行草甘膦对厦门入侵植物猫爪藤种子萌发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0.1%、施药量0.4kg/667 m2(10%草甘膦水剂,下同)的药液喷洒,可将其种子消灭在萌发状态.在厦门大学后山相思林地,选择受猫爪藤危害的地段,采用草甘膦进行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对猫爪藤危害程度较轻的地段,以及人工清除后又刚长出的猫爪藤植株,用浓度0.1%~0.5%、施药量0.4~2.0 kg/667 m2的药液做非选择性茎叶喷洒效果较好;对猫爪藤生长占优势、危害严重的地段,用浓度1.0%、施药量4.0kg/667 m2的药液做非选择性茎叶喷洒,施药60 d后块根死亡率达85.5%;对藤茎直径不小于0.4 cm的植株,从距地面约10 cm处将藤茎割断,采用经10%草甘膦浸泡的药棉来覆盖在藤茎切面上,施药后60 d块根死亡率达81.3%.因此,采用上述方法可有效控制猫爪藤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微球形氯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优化了影响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参数,对聚合物微球进行了性能表征.在氯嘧磺隆印迹微球的合成方法中,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溶剂为乙腈,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当其用量分别为0.25,1.5,5 mmol(物质的量比1:6:20)、30 mL和0.30 mmol时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氯嘧磺隆有最好的特异性吸附能力.运用Scatchard 方程测定了该聚合物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聚合物中具有两类亲和性吸附位点,高亲和性吸附位点的最大表现吸附量Qmax1为63.46 μmol/g,平衡常数Kd1为0.655 7 mmol/L;低亲和力吸附位点的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2为437.085 μmol/g,平衡常数Kd2为11.00 mmol/L.聚合物微球在重复使用9次后吸附性能基本无下降.本制备方法具有无需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分子印迹微球的特点,便于作为固相萃取柱和色谱柱的填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