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利用微生物提高作物秸秆饲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微生物(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物)发酵玉米秸秆对饲用价值和奶牛饲喂效果的影响。实验处理为用筛选的微生物制剂发酵纯秸秆粉、纯秸秆粉补充氮源(豆粕粉)和碳源(玉米粉),对照为清水发酵上述原料。结果表明,作物秸秆粉经微生物发酵后有机酸(以乳酸计)含量接种后24h内大幅度提高,之后持续缓慢增加,而清水发酵的对照则没有酸积累现象;与清水发酵对照和不发酵原料相比,微生物发酵处理纯秸秆粉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发酵原料中补充碳、氮源后,微生物发酵处理的粗脂肪、维生素B含量大幅度提高,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奶牛试验表明,与清水发酵玉米秸秆相比,微生物发酵秸秆处理产奶量增加了17.0%,乳脂率增加了1.01%。  相似文献   

2.
对里氏木霉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秸杆提高其粗蛋白含量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发酵最优工艺条件 :以尿素作为氮源 ,里氏木霉接种 2 4 h后接种假丝酵母 ,接种量比例为 1∶ 4 (酵母∶里氏木霉 ) ,于 p H3.0 ,30℃下培养 4 d。粗蛋白含量可达 30 .5 5 % ,粗纤维转化率可达 33.5 %。  相似文献   

3.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热带假丝酵母固态发酵白酒糟以提高白酒糟粗蛋白含量,优化了影响白酒糟固态发酵的单因子试验(接种量、发酵时间、菌种接种比例、尿素添加量)和多因子的正交试验[L9(34)]。结果表明,双菌株固态发酵白酒糟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15%、发酵48 h、枯草芽孢杆菌与热带假丝酵母接种比例2∶1、尿素2 g。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响应面法对毛叶山桐子发酵饲料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菌种采用了产朊假丝酵母,实验材料为毛叶山桐子的脱脂果渣.首先利用单因素实验对五个影响发酵的指标进行了研究,然后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其中显著的三个因子并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条件为发酵温度30℃,料液比1∶1.2,接种量10.5%,硝酸铵添加量8.8%,发酵时间4d.经优化条件发酵后,毛叶山桐子脱脂果渣发酵饲料的粗蛋白由发酵前的8.49%提升到19.13%,脱脂果渣的营养组成变得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5.
农户自制人工瘤胃饲料系工业化生产人工瘤胃饲料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其效果表明:产品质量与工业化生产人工瘤胃饲料基本一致;比未经发酵稻草粉的粗蛋白提高50.0%,真蛋白提高109.4%,粗纤维降解27.1%,消化能也有质的差异,肉猪饲喂效果,日增重比曲酒糟组(对照)高8.2~13.4%。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饲料间的营养搭配,优化热带海参配合饲料及提高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人工养殖技术,本研究分析了5种饲料对糙海参幼参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虾料、螺旋藻粉、马尾藻粉、配合饲料和发酵饲料[由配合饲料、马尾藻粉、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ate)、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benthica)和螺旋藻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分别投喂幼参[体质量为(1.06±0.20) g],养殖周期40 d,最后测定幼参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及体壁营养成分。结果显示,40 d时配合饲料组幼参体质量、SGR最高,发酵饲料组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余饲料组(P<0.05)。虾料组、配合饲料组幼参体壁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马尾藻粉组、螺旋藻粉组(P<0.05),发酵饲料组与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发酵饲料组和虾料组幼参含水率显著高于螺旋藻粉组、马尾藻粉组以及试验初始时幼参的含水率(P<0.05);马尾藻粉组幼参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虾组、配合饲料组以及试验初始时幼参的灰分含量(P<0.05);虾料组幼参能...  相似文献   

7.
对瑞氏木霉HA-1、产朊假丝酵母CICC 1807和北京棒杆菌HA-3C混合发酵甘薯渣生产富含赖氨酸的菌体蛋白进行了研究.单因素考察结果表明,基质组成、碳源和氮源对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具有重要影响.正交实验优化后的培养基中,薯渣与麸皮比例为5:5(w:w),糖蜜添加量5%,豆饼浸粉添加量3%.进一步对固态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优条件为种子液中霉菌、酵母菌和北京棒杆菌的最优体积比为2:1:2,总接种量15%(v:w),基质含水量为70%,薯渣发酵后粗蛋白含量达到16.8%,赖氨酸含量为1.32%.  相似文献   

8.
利用米曲霉、黑曲霉和酵母组成的三菌发酵体系对啤酒糟进行高蛋白菌体饲料化生物转化.方法为以预处理过的酒糟粉为主要培养基,添加少许辅料,接种上述三种菌种进行固态发酵.该方法的培养周期为6d,所得酒精菌体蛋白饲料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5.9%,糖化酶活力达7564.1u/g,演粉酶活力达4824.4.  相似文献   

9.
白酒丢糟的多菌种混菌固态发酵制备有机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酒丢糟为主要原料,4种芽孢杆菌、2种霉菌与酿酒酵母为混菌发酵菌株,进行多菌种混菌固态发酵,以发酵产物的腐殖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分析探讨酒糟固态发酵制备有机肥在初始含水量、酒糟量和初始pH的最佳工艺条件.经验证性实验可知预测值与实际值相符,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初始含水量为60.54%、酒糟量为52.06%、初始pH为7.03,接种量为3%~5%,发酵时间为6 d,发酵产物中腐殖质含量达到17.50%,种子发芽指数GI值达到93.2%,E4/E6值为2.19.  相似文献   

10.
以鲜青梨酒糟为基础原料,经脱水、去杂、添加不同辅料后,接种单一酵母菌种或复合菌种经不同时间培养发酵。结果表明:添加辅料玉米面、葡萄糖、硫酸铵对产品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接种复合菌种发酵产品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接种单一酵母菌发酵产品。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产品粗蛋白含量提高,粗纤维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以农副产品下脚料豆渣为主要原料,利用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杆菌为主的复合菌剂,通过微生物好氧与厌氧发酵的方法进行以豆渣为主的物质发酵实验研究,通过凯氏定氮法对发酵前后的豆渣进行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测得豆渣的粗蛋白含量由发酵前的19.76%提高为28.06%,发酵后为发酵前的1.42倍.试验证明微生物发酵能有效降解豆渣中的蛋...  相似文献   

12.
EM发酵豆渣、鱼杂、鸡血及其粗蛋白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农副产品,如豆渣、鱼杂、鸡血等,含有大量的粗蛋白,可以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饲料.本实验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利用环境微生物(environment microbe,EM)菌种对其进行发酵处理,采用凯氏定氮法(GB/T6432-94)检测其粗蛋白质含量.发酵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豆渣+麦麸、玉米粉+鱼杂、玉米粉+鸡血、玉米粉+豆渣4组材料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63、2.62、2.71和2.07个百分点,其营养价值得到有效提高;其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抗生素等能够得以降解消除;病原微生物如某些致病厌氧细菌和大肠杆菌等能得到很好的抑制;同时,饲料的适口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转化率,研究阿魏酸酯酶酶化发酵饲料的制备及其对肉鸡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发酵饲料较优配方(质量分数):菌柄干物质为12%,玉米蛋白饲料为26%,棕榈仁粕为11%,谷壳粉为16%,瓜尔豆粕为5%,玉米粉为5%,糖蜜为0.3%,益生剂为0.1%,发酵饲料中粗蛋白为22.48%.相对于基础日粮,酶化发酵饲料对肉鸡的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利用率分别提高5.59%,38.31%,10.36%,16.52%,29.25%,18.99%,且肉鸡对酶化发酵饲料养分利用率比普通发酵饲料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选取预混料、全价料、豆粕、菜籽粕、鱼粉五种实验材料,对五种样品进行粗蛋白检测,对在饲料的粗蛋白检测中容易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洋葱加工专用品种,试验以山东省8个主栽品种的洋葱粉为原料,采用国标分析其营养组分.结果表明:除灰分外,不同品种洋葱粉营养成分包括总糖、蛋白质、粗纤维等,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总糖含量最高,其次为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类黄酮质量比在76.13-556.63 mg/100 g之间.洋葱中水解氨基酸质量分数在8.54%-15.31%之间.矿物质中以K含量最高,其次为P、Ca、Mg、Na,而Fe含量几乎为零.白洋葱2和红A5可作为加工专用品种,其中白洋葱2适合作为提取洋葱油、洋葱多糖的原料,红A5可作为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我国传统固体发酵工艺,筛选出生长和抗逆优良的菌种,利用酿造糟采用生料发酵生产菌蛋白饲料,使用酿造行业现有的设施设备即可进行生产,是一种符合目前国内食品行业国情的可行工艺技术。经饲喂试验证明该产品质量可靠,应用效果好,为饲养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饲料源。  相似文献   

17.
双菌联合固态发酵鸡粪生产蛋白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米曲霉和白地霉接入鲜鸡粪与麸皮等混合料中进行固态发酵,并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氮源(尿素),使得鸡粪饲料粗与氨基氮含量都较高,分别为20.70%、19.74%,培养物中的氨基氮由发酵前的56.89%提高到发酵后的95.36%,饲料适口性较好,可替代部分配合饲料,喂猪试验表明添加40%鸡粪饲料后,猪日增重比单喂配合饲料增加10.83%。  相似文献   

18.
混菌种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榨汁后的新鲜苹果为研究对象,以根霉、啤酒酵母、白地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为发酵菌种,研究了单菌种发酵果渣、不同组合的混菌种发酵果渣发酵后产物的蛋白质含量变化,并对比了不灭菌和灭菌发酵工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白酒丢糟及酒醅中分离得到2株酵母菌YP2、YZ13,两株菌均能在pH 3.0条件下正常生长,经鉴定YP2为Candida属,与Candida pseudolambica(KM384061.1)相似度98%;YZ13为Pichia属,与Pichia kudriavzevii(LC014798.1)相似度100%.2株酵母(种子液体积比1∶1)应用于丢糟发酵中,接种量100 mL/kg,在鲜丢糟870 g/kg、麸皮100 g/kg、硫酸铵15 g/kg、生石灰15 g/kg,28 ℃混合固态发酵60 h,丢糟(干样)的真蛋白含量达172.30 g/kg,比发酵前丢糟(干样)提高了28.29%,丰富了丢糟饲料蛋白,为丢糟发酵和高效饲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报道从啤酒厂的废啤酒酵母制备甘露聚糖后所剩残余物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基质,利用枯草杆菌液体摇瓶发酵生产α-淀粉酶,此研究为综合利用食品与发酵工业废物以及保护环境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