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次论文将以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PP(是一个成立于1998年12月的标准化机构)的HSDPA(表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技术为例,进述速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0Mbit/s(兆比特每秒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的高速下行数据传输技术。在HSDPA(表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为了支持高速数据用户的支持,使用了一种新的共享信道,HS-DSCH(传输信道,用于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在HSDPA(表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为了使传输数据速率更高并支持多种非对称业务,提出了增强型下行共享信道(HS-DSCH(表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的概念。本文重点讲述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的原理并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系统中的混合重传(HARQ)协议,提出适用于高码率Turbo码的全增余(FIR)和部分增余(PIR)型的映射准则优化方法. 分析了不同编码比特的重传优先级,通过向高优先级的比特提供高可靠性差错保护实现不等差错优化,并且在优化策略中使不同编码比特在初始传输和重传过程中的可靠性度量尽可能均匀. 仿真结果表明,在高码率的全增余和部分增余型HARQ协议中,优化策略能够提高系统性能,而复杂度不会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在对长期演进(1ong term evolution,LTE)上行数据发送机制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行数据发送过程的实现提出一种无差错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选择方案,按照协议给出的反馈与授权的延迟的时隙关系,在设计中采用反馈与授权联合判断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视频通信中的选择性重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视频通信中差错控制方法的研究热点--选择性重传技术,着重在重传决策的位置、重传数据内容的划分、网络状态对重传的影响以及支持选择重传的传输协议等4个方面进行讨论,给出了3个使用选择性重传的视频抗误码系统.在混合自动重传技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视频传输的混合自动选择重传方案.该方案可以灵活调整校验数据和重传数据占整个传输数据的比例,在冗余开销和重传时延之间得到更好的权衡.最后,指出了视频通信中选择性重传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视频内容分类、选择重传的准则和时机,以及可用于实际视频通信的低复杂度、易实现的选择性重传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量以及可靠性,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系统经常采用自动重传请求与前向纠错相结合的混合ARQ方案.根据传统的混合ARQ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噪声估计的混合ARQ方案,分析了系统的数据交换量、平均传送时间.最后通过实验仿真说明了本方案可以获得较大的数据交换量,减小平均传送时间,提高系统的传输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分集协作(FDC)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出了两种协作混合自动请求重传(C-HARQ)方案.定长帧协作混合重传(FFC-HARQ)方案在不改变全分集协作系统原有帧结构的基础上,使用一定的检错重传策略提高系统吞吐量;变长帧协作混合重传(VFC-HARQ)方案则改变原有帧结构,进一步提高系统吞吐量.利用马尔...  相似文献   

7.
功率控制技术和多用户联合检测技术是在3G移动通信系统中有效克服远近效应和多址干扰,从而提高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针对固定步长功率控制算法对快衰落跟踪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情况,提出一种适用于时分高速上行分组接入(time division-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TD-HSUPA)系统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二进制第Ⅱ类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差错控制系统流量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eed-Solomon(RS)码的多进制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案.该方案将信息经RS码编码后,采用多进制调制,信息部分与校验部分分开传输,码的可逆性使得仅由无误的校验部分便可恢复出信息,利于提高流量.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案在Rician衰落信道下的流量比传统的二进制方案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可靠性依然保持与二进制方案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提出基于光分组交换及组播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分析了系统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基于循环光纤延时线(Rec-FDL)的冲突解决方案,建立了该结构解决系统冲突时的稳定性及时延模型.比较了Rec-FDL与分组重传冲突解决机制的稳定性及时延特性.Rec-FDL架构所接入的CPU及从节点分组到达率比分组重传机制分别多了400和100 packets/s,具有更高稳定性;分组到达率为500 packets/s时,若CPU与控制节点距离大于20 km,Rec-FDL架构在输出端口产生的时延比分组重传机制至少小4.5 ms;若增至50 km,Rec-FDL架构在系统内部产生的时延比分组重传机制小5 μs.Rec-FDL架构更适于构建分布式HPCS及大范围的网格计算网络.  相似文献   

10.
在对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上行数据发送机制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行数据发送过程的实现提出一种无差错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选择方案,按照协议给出的反馈与授权的延迟的时隙关系,在设计中采用反馈与授权联合判断的方案,实现了HARQ授权与进程号的正确映射。针对LTE技术中的逻辑信道复用与上行数据组装过程,设计了一种用于实际应用的资源分配方案,并按照实际下发的上层原语组装上行MAC层协议数据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MAC PDU)。最后按照协议栈测试方法,采用TTCN板级测试,针对具体的实现代码配备授权,验证上行HARQ进程号的选择、上行资源的分配及上行数据的组装等过程的实现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TD-SCDMA HSUPA系统中的E-TFC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HSUPA系统中实现E-TFC的选择过程较以前的TFC的选择过程相对复杂,E-TFC的选择过程包括确定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集合、确定物理资源可以支持的传输块大小及从已经确定的逻辑信道集合中生成满足传输块大小的最大的MAC-e PDU 3个过程。介绍了TD-SCDMA HSUPA系统中终端的E-TFC选择过程及其基本实现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实现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实现方法,并且分析了其实现精度要求。提出的方法通过先确定大致功率范围,再进行精确计算的方法,避免了繁琐的生成集合再进行判断的步骤,使得运算量急剧减少。通过对公式改造把小数计算转化为整数计算,非常利于终端实现,对TD-SCDMA HSUPA系统中终端的开发工作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TD-SCDMA智能天线发信波束形成实现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证明了现有TD-SCDMA智能天线系统的发信部分只能用于基带波形的预均衡,根本不具备信号来波方向(DOA)检测、波束形成、空分多址这些智能天线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将形成一个上行容量大于下行容量的特殊系统,不能达到3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给出一种在TD-SCDMA系统中实现DOA检测,波束形成的基本方法,可以起到空分多址的作用.若使用该技术改造现有的TD-SCDMA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TD-SCDMA系统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3.
Turbo码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中的应用特别是与自动重传请求(ARQ)相结合使得数据传输向更可靠的阶段发展。介绍了不同的HARQ方案,对TD-SCDMA模式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并把没有ARQ,HARQ类型Ⅰ与chase合并作比较。仿真结果表明,Chase合并能减小误帧率和提高吞吐率,并在多经信道和高速条件下,仍能获得较高吞吐量。  相似文献   

14.
李鸿林  耿妲 《应用科技》2010,37(11):45-47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与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高的传输速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该文主要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基于预编码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提出将递增冗余的合并技术代替传统的Chase合并方案,递增冗余合并主要通过递增发送的码字的冗余度,以增大正确译码的概率,从而增加数据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误比特率还是信息速率,采用递增冗余的方案都能给系统带来增益.  相似文献   

15.
对TD-SCDMA系统上行链路中的联合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各种信道环境下上行链路的性能,并考查联合检测算法抗远近效应的能力,以及信道估计窗对联合检测算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肖楠  李陶深  王哲 《广西科学》2019,26(3):267-275
现有的无线供电通信网络(Wireless pow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WPCN)只考虑在下行链路中进行能量传输,没有考虑信息传输的需求。实际上,在很多应用场景中需要考虑利用下行链路传输信息。如何制定发送策略来权衡各用户上行传输速率的公平性与最大化是WPCN中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在强干扰蜂窝小区中进行能量与信息传输的设计方案,将下行无线信息与能量的同时传输(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与无线供电通信网络相结合,实现基站与用户之间的下行能量传输与上下行双向信息传输。该方案通过上行功率分配、下行时间分配与波束成形以实现上下行最小传输速率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各用户上下行信息传输的性能与公平性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传输方式相比,本方案显著提高用户的最小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高空平台CDMA(HAPS-CDMA)系统干扰并提升容量,针对CDMA系统上行链路容量受干扰所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层蜂窝重叠覆盖方案。该方案在原有HAPS-CDMA系统热点小区上引入单个地面CDMA基站服务小区,形成双层蜂窝重叠覆盖系统,并通过调整引入的地面CDMA小区大小来达到最大可能减小HAPS-CDMA系统小区内干扰、提高系统容量的目的。为了更贴近实际,假设地面用户呈高斯分布。仿真结果表明,与单系统相比,该双层蜂窝系统能够较好地降低小区内的干扰,改善各层小区系统容量,尤其是热点地区容量提升最大,且在双蜂窝半径比达到特定值时各层小区均获得最佳容量改善量。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和可靠地传输数据,在不降低数据传输速率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小误码率,提高系统吞吐量,利用Matlab和Simulink平台共同仿真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系统.该系统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Low-Density Parity-C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