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核心。从时间维度对古代、近代和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演变脉络进行梳理。这种梳理呈现出科学方法论演化的一种趋向,即从科学方法论的建构演化为对科学方法论的解构。  相似文献   

2.
试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调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重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意义,自觉遵守科学方法论进行研究工作。就运动心理学的科学方法论而言,应当注意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在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做指导的同时,批判地吸收、借鉴西方心理学的哲学指导思想;注重横断学科对运动心理学的指导作用,加速运动心理学科学的数学化,强化系统科学对运动心理学的指导,引进计算机科学进行研究;在采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同时,积极引用现代前沿学科的一些最新方法,发展联系运动实践的专门方法,促进运动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怎样有效地运用科学方法论来指导化学教学实践是目前化学教学改革正开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其中的两个方面:①科学方法论对改革化学教学的指导途径;②中学化学教学中应训练学生掌握的科学方法及其要点。作者认为科学方法论对化学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为化学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提供方法论依据;二是根据化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实践提供基本的科学方法,丰富化学教学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科学方法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科学方法论教育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电磁学发展的科学史实为依据,阐述科学自然观和方法论对科学发现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潘文良 《科技资讯》2012,(25):202-202
《科学基础方法论》有一个比较长的副标题"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显示出他们是在做不同学科的跨界性的研究,并且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法论综合起来,力图在把握人类科学的基本认识特征的基础上,揭示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方法论属性(即书中所说的基础方法论),这为应对国内在方法论方面的研究困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方法论问题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在现代管理学领域内,人们已习惯把“三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提并论,并把它作为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论。本文试图打破这种思维定势。文章以大量的事实与理性的辩论推理出:具体科学以及由具体科学构成的方法论,总摆脱不了被时代淘汰的命运,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可以立于方法论的不败之林。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文章以物理化学学科的具体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例说明了热力学方法(即演绎推理法)和理想化方法的应用,也说明了科学方法论是自然科学一般研究方法的规律性总结。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有意识地进行方法论的教育,寓方法论于具体学科内容的讲授之中,则必将使学科的教学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学应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充分挖掘教材内涵,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适时适度地进行科学方法论的训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教育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进行出较研究,寻其共性,识其个性,觅其互通互容、并存统一的发展途径,为教育科学方法论拓宽了视野,使教育科学方法论找到了新的研究起点。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目标、运行机制、队伍、技术路径等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革命性转变和整体性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在复杂性科学或复杂性思维的理论视角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思维、生成性思维、非线性思维以及开放性思维的方法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人文并非彼此悬隔.科学的本质、科学的精神、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与人文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这成为我们认识科学、研究科学的新维度.科学教育要实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目标,必须关注到科学的人文维度.  相似文献   

13.
 建设科技强国是当前中国的国家战略,“2049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发展目标。准确把握科技强国的特征,有利于发现目前存在的不足,聚焦发展的重点。科技强国是“科技能力(潜力)与科技成果”“科技硬实力与科技软实力(影响力)”“认识论、方法论及实践论”等多层次要素的有机结合,只有从科研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发展范式、科技产品及工程的水平、科技标准制定、科技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等多个角度着手,才能相对科学地把握科技强国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科学,它的研究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地方性、技术性、文化性及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必须掌握科学的认识论与工作方法。时代要求必须进行交叉研究。作者因此构想成立建筑科学学,以利进一步研究建筑学及其相关学科所具有的进程、层次、活动、整体与超前.并在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也将有所深化。  相似文献   

15.
论理工科大学的教学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大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对当前理工科大学教学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以引起广大高校教育工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微重力科学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重力科学是空间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前沿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以及各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状态。在微重力这种极端的物理条件下,孕育着物理、化学过程及材料制备中新现象、新规律的发现,以及在更高精度下实现对基本物理规律的检验与验证。本文介绍国内外微重力科学近年最重要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研判。  相似文献   

17.
站在科学编史学的立场上,从方法论以及具体操作的层面上,探讨田野工作方法进入科学史研究的背景,田野工作在科技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及这种新的工作方式的进入给科技史研究带来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法哲学是从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和认识法这一社会现象的学科。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从边缘角度来看待法律现象。中国法学的边缘化即是中国法学走向沿边的部分或走向靠近边界线区域的一种发展趋势——即由中心走向边缘。对这一趋势,可从法的概念、法学研究方法和纠纷解决方式这三今角度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成立、《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 出台为标志, 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拉开新帷幕。回顾了现代科技伦理议题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结合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状况与中国科协相关调研成果, 通过分析政策执行、 主体责任、 科技工作者伦理素养等几类突出议题, 解读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的方针与主要原则。认为中国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是以促进向善、 负责任的科技发展为目标, 推动形成多方共治、 共同担责的科技伦理治理图景。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期间,西方的耶稣会传教士为在中国传扬天主教,选择了学术传教的策略,而且首先选择的就是“天学”。当时耶稣会传教士传人的天学,即是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教育之嚆矢。围绕着这个问题,历来争议很多,其结论亦大相径庭。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又与我国长期以来对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教育的理解有密切的联系。根据有关的材料对几种观点进行分类解析,提出个人的见解,以作为今天我国科学教育改革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