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德评价是教师以道德他律铸造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这种评价,可以激发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荣誉感,唤起教师将师德原则和实践统一起来。在实践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师德评估机制,才能有效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化要求下的师德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但我国传统师德规范中的缺陷以及个别教师不道德行为的出现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绊脚石,因此,必须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其途径是: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完善师德规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仁爱、勤劳、勇敢、守信是做人的道德。教师是通过师德来实现自己的做人道德。孔子所实践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最能体现师德的本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的无私性为师德提供基础,留传精神生命基因的本能冲动为师德提供内驱力。  相似文献   

4.
论师德     
文章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的内容、教师个体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文章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已成为教师个体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是师德的最高格.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转型冲击着传统的文化、观念、价值追求,影响着当前的师德师风。时代对教师道德又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理性审视当前师德问题,切实有效地加强师德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诚信和学术的诚信是师德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学术失信有辱教师的师德风范。教育部颁发的《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提出了治理对策:一是建立校园诚信文化;二是教师要提高道德境界;三是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四是建立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五是建立诚信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7.
教师人格是教师师德标准与规范的伦理学基础,主要表现为教师人格修养的终极理想、审美价值和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同、鉴别、调控和反思上,高校师德建设必须要重视教师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的道德形象以及学术批判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道德素质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有着特殊意义,师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要想搞好社会道德建设必先搞好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吴伶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6):147-148,160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文中阐述了新时期师德的基本内涵发展;通过分析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现状,指出解决高校师德失范现象涌现、师德教育效果不理想、师德评价机制不完善、师德建设保障机制乏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和机制创新;着重探讨如何建构师德教育机制、师德评价体系、师德建设保障机制等师德建设的理论;阐释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丽 《科技咨询导报》2009,(26):207-207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孔子的师德内涵,主要包括教师的道德素养、人格境界、教师素质和实践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加强师德建设对于推进高校全面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坚持用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教师。通过完善的制度,强化教师行为。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师德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师德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建设过程中要多层次地把师德建设与教书育人的实际结合起来,在管理上要加强领导,突出师德在教师评价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新进师资师德失范、常规性师德教育与建设缺乏刚性、师德考评机制不完善、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乏力等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笔者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思考,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建立与完善新师资的入职制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师师德教育与建设机制、建立和完善师德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与发展的监督与激励机制才能确保新建高校教师道德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宋耀东 《科技信息》2008,(18):255-256
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基本道德素养,有助于学生遵纪守法观念的加强,有助于学生荣辱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社会道德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5.
刘惠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2):127-130
邓小平的师德观,特别凸现了教师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终生献身教育事业、自觉做到教书育人、关怀热爱每一个学生、诲人不倦等核心要求,既准确地把握了教师职业的特点,也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师德的合理内核。在当前社会转型、各种利益冲突加剧、教师道德面临多方面挑战的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有关师德的这些论述,对我国的教师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师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加强师德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与十五大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就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学生、教师与业务及教师对自身等方面所应遵循的师德内容要求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如何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琳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2):166-166
师德不仅含有道德,也含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政治立场,法制观念和行为等.作为师德,重要的不在于理性规范,而在于教师的行为,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强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师德建设,学校应加强师德教育,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并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9.
师德作为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道德行为与道德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应是高校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师德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他们的师德状况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的分析,明确师德建设存在紧迫性,提出高校发展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