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采用双轴倾角传感器实现空间旋转角度测量的解析方法难以测量全方位旋转角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间全方位旋转角度测量方法(IODSRA)。该方法在倾角传感器测量轴绕刚体旋转轴旋转的空间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沿原传感器法向量方向的单轴倾角传感器,以提高角度测量的灵敏度,改进了求解传感器空间位置参数的方法,获得空间位置参数;然后通过多个旋转方程的优化,得出最佳的空间全方位旋转角度。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与其他实现空间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相比,IODSRA方法可实现在±180°范围内测量,其检测准确度达到0.2°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考虑圆形传感区域,利用4个已知自己坐标位置配备定向天线的信标节点,通过边旋转定向天线边播报旋转角度信息和自身坐标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免于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自定位方案。传感器节点通过侦听4个信标节点播报旋转角度信息和自身的坐标位置通过正弦定理确定自己的坐标位置。该定位方法是基于到达角的估计技术,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不增加传感器的硬件代价。经分析发现,当4个信标节点分别位于距传感区域中心2/2传感区域半径处时传感器节点的平均定位误差最小,经误差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发现传感器节点的纵横坐标的定位误差随着与传感区域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并且与定向天线的角速度和信标信息的间隔时间的乘积成正比。本定位方案精度高,误差可控,具有鲁棒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锥形辊穿孔机的特点、结构、工艺参数,就小型立式和卧式锥形辊穿孔机的特点进行了对比.指出卧式锥形辊穿孔机是小型穿孔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Millibot类型自重构机器人的红外定位及对接方法. 在该方法中,设定一个静止的信标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利用红外传感器定位,安装在移动机器人前端连接件上的两个红外传感器分别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它们发出的红外光分别被信标机器人后端连接件上的两个反射体反射回来. 利用此时得到的步进电机旋转角度参数,通过三角法就能计算出移动机器人与信标机器人的相对位置,进而规划出移动机器人的对接过程和运动轨迹. 移动机器人沿着该轨迹行走就能实现与信标机器人的对接. 给出了自重构机器人的原理样机,并用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无线传感器网络现在已经在各领域广泛应用,而节点定位技术是其应用中的基础性研究问题之一。从距离相关和距离无关定位算法的角度分析了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几种典型应用的定位算法。论述了该算法的概念及其原理,并对几种定位技术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每种算法都有一个应用环境,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随着定位技术的发展,定位要求越来越高,移动锚节点定位算法成为了现在研究的趋势。总结了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热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传感器数据和相邻肢体段相互关联的特点,根据人体运动特征建立了层次化结构的虚拟人运动模型,通过微型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驱动虚拟人每个关节旋转,计算出关节的旋转角度,给出基于下肢运动的人体位移的计算方法。最后采用微型传感器数据和前向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虚拟人运动进行控制,实现人体运动的重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进行运动目标定位和跟踪问题研究。方法利用双曲线交汇法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定位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基于增量部署的方法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和跟踪。结果与结论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目标进行跟踪定位。此外,通过仿真发现了基于此方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所需的传感器数量与目标的运动状态、传感器节点的投放距离以及角度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旋转轴与水平面非垂直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采用双轴倾角传感器实现空间旋转角度测量的算法.当传感器被随机安装在旋转平面上时,存在3个未知的空间位置参数:旋转轴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传感器所在平面和旋转轴之间的夹角γ;传感器测量轴在测量平面上的偏转角α.根据倾角传感器测量轴、旋转轴和水平面的空间关系,建立了基于双轴倾角传感器的空间旋转角度测量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空间旋转角度检测的解析表达式.采用该模型算法可实现传感器安装位置参数α和γ的测量,或旋转轴水平夹角β的测量,还可以表现旋转轴非垂直于水平面情况下空间旋转角度的测量,并能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当旋转轴和水平面夹角在小于75°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法在±100°的测试范围内,检测准确度均能达到0.2°,说明该模型的重复性良好,并能达到一定精度.  相似文献   

9.
旋转对称三角传感器中的光斑偏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旋转对称三角传感器中的光斑偏移现象,建立了不同测量角度下成像圆环半径与光斑偏移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讨论了不同光斑偏移时的圆环平均半径变化规律,并对光斑偏移引起的光线角度偏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实验现象与数学模型推导结果一致,数学模型能够反映传感器的光斑偏移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的问题,深入研究了基于节点信号到达时间差的定位算法,为了提高定位的精度采用基于多点的极大似然估计算法实现无线传感器节点精确定位的需求.重点对无线传感器节点定位过程中各节点的时间同步问题进行了详细设计,给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节点到达时间差的定位算法详细设计方案,经仿真测试表明,设计的无线传感节点定位精度在96.7%以上.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普通摆线轮镗孔设备存在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摆线轮坐标孔专用镗床,并确定了专用镗床的整体结构。为提高专用镗床的加工精度,需要明确各几何误差元素对专机加工精度的影响程度,并重点控制影响程度较大的几何误差元素。首先分析了专用镗床的几何误差元素,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专用镗床的几何误差模型,对比分析了模型计算结果与三角关系法计算结果,验证了误差模型的正确性;利用灵敏度分析法建立了各个几何误差元素的灵敏度方程,通过归一化处理确定了各个几何误差元素的灵敏度系数,得到了对专机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几何误差元素,并基于灵敏度分析结果,对专机关键部件进行选型。  相似文献   

12.
主要阐述了热机钻头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环境 ,论述了碳化硅 (陶瓷 )替代硬质合金作为热机钻头摩擦材料的可行性以及陶瓷热机钻头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 PC 改造 T68 镗床的电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CMY-S80PC机改造T68镗床的电气系统,代替固定接线的电气系统实现加工生产自动化,着重分析如何设计梯形图和外部器件接线图,用PC实现电气系统控制;以此降低电器故障产生次数,从而增强镗床在加工生产中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俊 《科技信息》2012,(3):172-172,210
现有镗床的加工范围不能满足电铲底座架中心孔的加工,在摇臂钻床上加装专用刀杆扩大其加工范围,完成电铲底座架中心孔的镗削加工。通过扩大加工设备加工范围的工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自行研制的绝缘子切槽成型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个气缸的双向运动代替两个执行元件的直线运动使其经济合理结构紧凑;气动系统回路的安全保护措施使应用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6.
针对掘进机随机电缆存在的各种弊病,通过技术分析,在旧式随机电缆保护装置的基础上研制了掘进机随机电缆自移装置,实现了电缆的自动前移后退,提高了掘进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差动原理在长轴孔镗孔中的应用,所设计的镗杆结构作为镗孔机中的进给部分,实现了镗杆体与进给丝杆同心配置,并应用在非标镗孔机上,成功地镗制出长距离同心孔.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T68镗床继电器控制系统,提出了用PLC改造T68镗床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了T68镗床PLC控制系统的程序,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增强了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座标镗床工作台的运动误差了分析和计算,指导出了工作台运动误差的精确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算例。对调整和修正座标镗床的运动规划,提高该机床的加工精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动调节气压卸荷导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动调节气压卸荷导轨利用压缩空气支承部分导轨载荷,以降低导轨面上的正压力,从而降低摩擦力。当载荷变化时,气压也随之而变,以保持导轨面的正压力和摩擦力基本不变。这种导轨可以降低进给功率,提高工作台的定位精度和导轨的精度保持性,刚度比普通滑动导轨和滚动导轨高很多,抗振性高于滚动导轨。对它的加工要求,与对普通滑动导轨相同,远低于液体静压导轨。工作介质为空气,不污染环境,不需回收。可广泛地应用于精密和重型机床如坐标镗床、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