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超分子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分子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研究成为近来最引人注目的课题.氰基桥联配合物以其独特的光化学和物理性质,使得它在该领域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良好铁磁性的氰基桥联配合物的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氰基桥配合物磁性分子的合成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草酸铜桥氧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用计算机模拟出合理的分子模型,经筛选,确定草酸铜的铜氧桥联配合物,设计出合成路线,合成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了该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多核铬配合物既可以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模型配合物,同时在分子磁材料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结合55篇参考文献,概述了近年来氧桥联、氰桥联、硫氰根桥联等多核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以二-间,间-二苯并冠醚磺酰氯为桥联剂,与功能化的金属酞菁以界面缩聚合成了聚冠醚-酞菁双金属配合物(P-BsdB-18-C-6-Pc(Cu-Na)).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谱仪、热重-热差分析等对高分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以分子氧为氧源,对其催化异丙苯氧化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桥联金属配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桥联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各种方法的适用对象,展望了桥联金属配合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超分子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方法简述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分子配合物在催化、分子识别、化学吸附、分子磁体、非线性光学、药物合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配体合成功能超分子配合物,及合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几种常用方法。并简要介绍了以5-磺基水杨酸和苯基丙二酸为配体的几种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  相似文献   

7.
二元羧酸桥联过渡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聚卟啉及低聚金属卟啉在模拟酶催化、新材料、分子识别等许多方面都有着极其诱人的应用前景.虽然已有大量金属卟啉合成与结构等的报道,但由二元羧酸与过渡金属卟啉所形成的桥联配合物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新型草酰胺配体和铜单核配合物,并以铜单核配合物为母体,借助草酰胺扩展桥端接不同配体(1,10-二氮杂菲,2,2’-联吡啶),得到两种Cu(Ⅱ)-Cu(Ⅱ)双核配合物。以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热重分析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对新合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经研究推定,新合成异双核配合物具有不对称草酰胺桥联结构。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三维超分子化合物[Cu(tzda) (phen)(H2O)]n(H2tzda为1,3,4-噻二唑-2,5-二硫代乙酸,phen为邻菲咯啉),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配合物中,与金属中心Cu(Ⅱ)离子配位的3个氧原子分别来自2个tzda2-配体酸根和1个水分子,2个氮原子则来自同一个1,10-邻菲咯啉分子,形成五配位的变形四角锥结构.由于tzda2-的桥联作用以及氢键和π-π弱堆积作用,配合物堆积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对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表明:在-0.6 V~ +0.4 V电位范围内,Cu2+/Cu+电对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是准可逆过程且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取代环戊二烯和桥联双环戊二烯基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的进展,包括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由于浸出液中铜氰络离子(CuCN2-3,CuCN3-4)和铁氰络离子(FeCN4-6)的存在造成金矿石氰化浸出过程中NaCN和活性炭的消耗量增加的问题,初步探讨了超盐体系下铜、铁氰络离子的存在形式,并对比分析了过氧化氢氧化法、氯氧化法和酸化法对上述络合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铜氰络离子的去除率均在99%以上,而对铁氰络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73%,62%和55%;同时,对于超盐体系的氰化废水,质子化作用比氧化作用更有利于铜、铁氰络离子的分解和去除.  相似文献   

12.
着重对酰胺型开链冠醚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综述了该类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探讨了配位结构与选择性配位能力的关系及抗衡阴离子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可以描述在各种金属离子浓度和不同的pH条件下,随铜盐添加量的增加,氰化物溶液中金属离子和CN-存在形态的公式.基于其计算结果,探讨了将铜盐加入含金银的氰化物溶液中时金银的沉淀机理,以及在矿石中铜含量较高时氰化物消耗量增加而金银浸出率降低的原因.将铜盐加入氰化物溶液中时,铜(Ⅰ)离子首先与溶液中游离CN-反应,然后从锌、镉、镍等金属的氰根配合物中"劫持"几乎全部的CN-,以CuCN形式生成沉淀,金银的氰根配合物被"劫持"CN-,以AuCN和AgCN型沉淀物沉淀.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桥连或取代环戊二烯基(茚基)钌-钌键羰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它们的合成、结构及其反应性.对于非桥连配合物而言,影响化合物分子结构和金属-金属键反应活性的因素,则是茂环上取代基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而对于桥连配合物来说,除了茂环上取代基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外,桥连配体化合物中的桥是影响化合物结构和反应活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由桥配位体(bridged ligand)所联结的双金属离子所构成的混合价化合物如[(NH_3)_5Ru(Pyr)Ru(NH_3)_5]~(5+)近年来引起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广泛的兴趣和重视.直至目前为止,对于该种混合价化合物的电子性质仍存很多争论,不同的理论只能解释某些特性.在所有的模型中都把桥配位体看作一个格点,而忽略了它的内部结构.本文第一次考虑了桥配位体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6模模型,然后定义一组键合(B),非键合(N),反健合(A)基,把6模哈密顿(Hamiltonian)量变换到这个新的基中去,可得到一组三维势表面,而把所观察到的某些吸收谱和磁的圆振二色向性(MCD)谱解释为三维势表面问能级之间的跃迁,所得到的结果比不考虑桥配位体结构的结果都更符合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6.
制备3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并运用常规方法进行表征,讨论配体的特征骨架、空间配位方式和氢键作用对超分子形成的影响.以实验证实,从分子设计,通过分子自组装,是合成具有超分子结构配合物的有效途径.同时培养出化合物的高质量单晶,解析了晶体结构,分析和探讨了超分子配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甲基苯甲酸铕与氮杂环配体配合物的喇曼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具有强荧光的甲基苯甲酸铕与1,10-二氮杂菲和甲基苯甲酸铕与2,2-联吡啶等形成的6个配合物的喇曼光谱。羧基阴离子的反对称伸缩振动(Vas(COO))和对称伸缩振动(Vs(COO))谱带是带肩峰或明显分裂的宽带。喇曼光谱说明这类配合物中羧基同时存在多种配位方式,这与它们的晶体测定结果一致。振动光谱还说明Eu(m-MBA)2NO3phen和Eu(0-MBA)2NO3phen配合物中硝酸根是双齿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新的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测定水和废水中总氰化物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异烟酸-巴比妥酸为显色剂,将含氰样品与磷酸混合,进入在线氰消解蒸馏系统,通过加热与紫外辐射,CN-从化合物中释放形成气态的HCN并流过膜组件,其中的CN-被氢氧化钠吸收,将其转换为氯化氰,加入显色剂后可在600 nm波长下比色测定总氰化物浓度.结果表明:方法测量范围为2 ~ 200 μg·L-1,最低检出限为0.15μg·L-1,水样测量的回收率为90% ~ 105%,精密度RSD小于3.0%.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优于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Mn(Ⅱ)配合物[Mn(pzdc)( H2O)2]n(1)(H2pzdc=3,5-吡唑二羧酸),[Mn(phen)(pdc)(H2O)2] · H2O(2)(H2pdc=2,5-吡啶二羧酸),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在晶体中,中心金属Mn(Ⅱ)离子为6配位,是以3,5-吡唑二羧酸为桥连接起来的具有1D无限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晶体中,中心金属Mn(Ⅱ)离子为6配位,是单核结构,氢键将其连接成具有2D结构的配位超分子.在室温下对配合物的IR和UV-Vis-NIR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而且利用表面光电压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表面光伏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在300~500 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光伏响应.并且随着Mn(Ⅱ)离子配位环境不同,光伏响应带数目和强度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基于配位作用以及配体之间的多种弱相互作用(如氢键、π-π堆垛作用等),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经自组装形成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金属—有机超分子配合物,本文主要介绍了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超分子框架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