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栉孔扇贝(ChlamysfarreiJonesetPreston)鳃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栉孔扇贝鳃的组织学和表面结构。栉孔扇贝鳃属异丝鳃型,鳃丝有主鳃丝和普通鳃丝之分,两者的大小,形态,主作用均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四种滤食性贝类滤食器官鳃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4种滤食性养殖贝类的滤食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1、4种贝类的鳃纤毛是极其发达的,鳃丝内侧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2、海湾扇贝、栉孔扇贝鳃丝的侧纤毛不如太平洋牡蛎和菲律宾蛤仔的发达,太平洋牡蛎鳃丝内侧纤毛很发达;3、4种贝类鳃线之间的距离都大于20μ,鳃丝间距排序为菲律宾蛤仔〈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从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3.
南方鲇鳃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鳃弓、鳃丝、鳃小片和鳃间隔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在鳃弓、鳃丝和鳃间隔分布着大量的嗜酸性颗粒细胞、粘液细胞和棒状细胞;扫描电镜下,鳃小片间有一前端钝圆后端尖细的长椭圆形结构;部分鳃小片游离尖端存在“呼吸斑”,该结构易于使水流形成较大的涡流,利于气体交换或起一定的排泄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扫描电镜对锦鲤和胡子鲶鳃丝及鳃小片亚微形态结构进行详细的观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锦鲤和胡子鲶的鳃丝及鳃小片结构具有很大的差异.锦鲤鳃丝上皮细胞表面有环形隆嵴、连续不断的线纹、短纹和点纹,而鳃小片上皮细胞表面凹凸不平,不具有沟、回等结构.胡子鲶鳃丝上皮细胞表面也生有环形隆嵴、短纹和点纹,而鳃小片上皮细胞表面没有隆嵴和刻纹.这些形态结构特征与鳃功能机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Wilbert蛋白银法及Chatton-Lwoff银浸法对一种附生于栉孔扇贝鳃丝上的寄生车轮虫进行了光镜水平下的研究。依据其形态学和纤毛图式特征,该种被鉴定为Trichodina jadranica Raabe,1958.此为我国新记录,同时也是第一例有关寄生于扇贝鳃表纤毛虫原生动物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草鱼鳃表面亚微形态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扫描电镜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鳃适应呼吸功能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耙、鳃弓和鳃丝上皮细胞表面都密布有隆嵴和环形刻纹等结构;而鳃小片上皮细胞表面结构凹凸不平,只有沟、回,没有刻纹,这些结构都是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乌鳢鳃表面结构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乌鳢鳃适应呼吸功能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弓、鳃耙和鳃丝的上皮细胞表面都密布有隆嵴和环形刻纹等结构;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表面没有隆嵴和刻纹等结构,只有稀疏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小孔。这些结构特点是与其呼吸功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闭壳肌注射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o)为实验组,以注射2%的NaCl的栉孔扇贝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栉孔扇贝晶杆、肝和肠中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以探讨met-Enk对栉孔扇贝消化系统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met—Enk对栉孔扇贝晶杆、肝和肠中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均有影响。met—Enk对栉孔扇贝消化系统中淀粉酶起到促进作用,对蛋白酶起到抑制作用,对脂肪酶起到促进作用。另外结果还表明met-Enk对栉孔扇贝晶杆、肝和肠的作用不同,也就是说met-Enk对栉孔扇贝不同消化器官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用扫描电镜对青鱼(Mylopharynydon piceus)鳃适应呼吸功能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鳃耙、鳃弓和鳃丝上皮细胞表面都有隆嵴和刻纹等结构,鳃小片上皮细胞表面凹凸不平,同样也有隆嵴和刻纹,这些结构是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正A:人们在潜水时,为了保证氧气的摄入都要背氧气瓶,为什么人不能像鱼一样在水中正常呼吸、生存呢?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畅游,与它们的呼吸方式是分不开的。鱼的呼吸器官——鳃是敞开式的,由很多鳃丝组成,每条鳃丝上还有无数的鳃小片,毛细血管极其丰富,形成极大的表面积。随着鳃盖的开合,水不断流过鳃丝,完成气体交换。而人的肺几乎是封闭式的,只通过狭窄的呼吸道与外界相连。负责气体交换的肺泡虽然表面积巨  相似文献   

11.
应用扫描电镜对鲫和金鲫鳃表面亚微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对二者鳃表面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鲫和金鲫虽然同属鲤科,但它们的鳃表面结构存在着很大差异.在鳃丝、鳃小片、鳃弓和鳃耙的上皮细胞方面,鲫和金鲫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态特点;在鳃小片的排列方式及表面形态上,鲫和金鲫也存在较大差异;在鳃耙上,金鲫也没有鲫所具有的较为复杂的滤食结构;并且金鲫鳃耙表面腺体的大小与其附着结构也与鲫的有所不同.这些特征差异可能与鲫和金鲫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进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用扫描电镜对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 Peter)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耙、鳃弓、鳃丝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各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鳃耙、鳃弓和鳃丝的上皮细胞均具有刻纹,但不同部位的微嵴形态有差异,如排列方式、宽度和长度,这些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X线动脉造影、动脉灌注后巨微解剖的方法,对鲤鱼鳃部动脉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利用ABS树脂灌注其腹大动脉和背大动脉,制成鳃部动脉铸型,观察其空间立体构筑;并配合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鲤鱼鳃部动脉排列规整,形态独特.鳃部动脉→动脉循环,具有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的双重功能;入鳃动脉主干上具有膨大的圆形隆起,可能起类似“血泡”的“鳃心”作用,尚与鳃部本身的物质交换有关;入鳃丝动脉及圆形隆起等结构表面的絮困状结构扩大了气血扩散面积,与鳃部的气体交换、物质交换有关.  相似文献   

14.
斑鳢鳃表面亚微形态结构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对斑鳢(Ophicephalus maculases)鳃的表面亚微形态结构进行了了较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鳃耙、鳃弓、鳃丝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表面都被有不同形状的隆嵴和刻纹等结构;鳃小片的上皮细胞凹凸不平,表面的隆嵴和刻纹尤为发达.这些形态结构特征是与它们的生理功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胡子鲶鳃及鳃上器形态结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胡子鲶(Clariasfucsus)鳃及鳃上器表面亚微形态结构作了详细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弓,鳃丝,鳃小片,鳃耙及鳃上器的上皮细胞各具不同的形态特征,鳃弓,鳃丝,鳃耙上皮细胞表面都有环形隆嵴,继续的短纹和点纹,而鳃小片和鳃上器上皮细胞表面结构与共明不同,这些表面形态结构特点与鳃及鳃上器的功能机理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鳙鱼鳃表面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京田  张婧 《山东科学》2004,17(2):27-29
用扫描电镜对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耙、鳃弓、鳃丝上皮细胞表面都有环形隆嵴、断续的短纹;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表面没有环形隆嵴,只有沟、回、短纹等结构。这些结构特点是与鳃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用扫描电镜对鲢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弓、鳃丝、鳃小片和鳃耙的上皮细胞各具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鳃弓、鳃丝和鳃耙的上皮细胞具有刻纹和隆嵴等结构,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只有稀疏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小孔,这些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锦鲤鳃表面亚微形态结构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京田  潘维锋  高慧萍 《山东科学》2005,18(4):52-54,66
用扫描电镜对锦鲤(Brodcarded Carp)鳃的表面亚微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鳃耙、鳃弓、鳃丝及鳃小片的上皮细胞都有不同形状的隆嵴和刻纹等结构;鳃小片的上皮细胞表面凹凸不平;鳃丝上皮细胞的隆嵴和刻纹较为发达,这些形态结构是与它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