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生产柔性和供应链契约柔性是实现供应链柔性的两个基本要素。现有的国内外的研究中,多数对生产柔性和柔性契约分别进行研究。柔性契约作为一种新兴的供应链协调方式,在新兴产业,特别是电子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柔性契约的研究方面,以报童模型和其他经典供应链模型为模板所作的模型化研究比较多。但是柔性契约离不开生产柔性的辅助,在建模中也应充分考虑生产柔性的前提下的供应链协调。在经典契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生产时间弹性因素变量来调整供应链协调状态,并对基于柔性生产的柔性契约协调模型进行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智能制造系统的一种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制造系统描为互相连接的信息,数据,知识处理单元的集合,把数据,知识处理单元抽象为信息处理单元,构造制造系统的同象模型,据此提出了一种从这种抽象模型展开对智能制造系统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自由度柔性受限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处于受限运动状态的柔性机器人的控制精度,研究了一类三自由度柔性受限机制人的动力学建模问题,将其抽象为一平面三连杆受限机器人系统,利用D^,Alembert-Lagrange原理得到了一组由机器人各关节转角和柔性连杆的振动方程表示的该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在形式上与传统的无约束刚性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非常相似,具有模型精确的特点,从而为有效地控制此类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和位姿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此动力学模型,采用MATLAB对该机器人系统进行计算机编程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机器人系统的模型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两种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由中心刚体与弹性梁构成的刚柔耦合系统为对象,对比研究了一次近似和传统零次近似这两种耦合动力学模型在同一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不同性质,首先从变形理论出发,导出了在结构动力学中被忽略的变形位移的二次耦合项,建立了由中心刚体与弹性梁构成的刚柔耦合系统的一次近似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反例,揭示了对于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即使没有大范围旋转运动提供了的强离心场,在某些条件下零次近似模型也不能正确描述柔性体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性质,而一次近似动力学模型却能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连续自动并且具有柔性的单元设备的研究与突破,是开展发展药柔性制造技术研究的首要环节,该文探讨了采用溶剂法生产工艺的发射药柔性制造中连续驱水,预混及驱溶3个关键单元的生产工艺参数的建模问题,提出了单元的多元多项式回归模型,回归检验,正交试验表,优化模型等的建立及求解方法,文中以连续驱水单元为例进行了模型处理,解出了该单元的一些最优生产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选取制造企业柔性组织为研究对象,结合制造企业组织特点,提出制造企业组织柔性的六维度模型。并以西安市典型制造企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组织柔性的六维度模型具有较高的优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净现值法建立了评价企业生产能力投资价值的模型,运用这种模型对一次性生产能力投资和生产能力柔性投资进行了比较,对模型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证明柔性的价值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当不确定性不存在时,柔性就没有价值。实例分析说明了模型的效用并证实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对一种浮式网箱及其系泊系统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为了确保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对网箱系统的主要部件分别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结果验证。进而对该模型在不同来流方向,以及网面阻力受水流遮蔽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模拟系统是有效和合理的,能够作为网箱设计和优化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9.
以某真空开关厂的柔性装配系统为分析对象,建立了系统的延时Petri网模型,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定量计算,并对系统中的工位分配方案,操作运输时间及作业控制策略等进行了优化,文中提出的模型和分析方法对柔性装配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工作流技术的研究现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网络图的柔性工作流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案。该方案给出了一种工作流运行期的动态控制模型,表现在工作流执行路由、活动功能、相关资源的动态调整,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实际工作流运行中动态变化的需求。同时,本系统结合了活动网络图直观、易用的特点,C/S、B/S优点结合的工作流部署方案,让用户在轻松直观的环境下快速地建立工作流模型、控制工作流的运行并监视工作流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四足机器人在对角小跑(Trot)步态下的行走稳定性,并减小控制策略的复杂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模型的四足机器人控制策略;将四足机器人控制策略分为支撑相及机身运动控制、摆动腿相运动控制及足端轨迹规划三部分;在Trot步态下行走时支撑相中存在的前后对角支撑足,在分析四足机器人支撑足受力情况后,并添加相关的约束条件,实现了四足机器人足端力及力矩可控;并通过在四足机器人机身的质心位置添加相应的虚拟弹簧阻尼组件,实现了四足机器人姿态和高度控制;通过在摆动腿足端实际位置与环境之间添加虚拟的弹簧阻尼组件并结合足端轨迹规划实现了四足机器人柔顺行走以及足端轨迹跟踪精确性;通过Matlab和CoppeliaSim建立联合对比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能量法求解全柔性微动机器人移动副的刚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柔性机构中柔性移动副(P副)刚度的求解是进行全柔性并联机构、全柔性并联微动机器人分析的基础工作之一.在柔性铰链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能量法得出了非对称3.RRRP(4R)全柔性并联机构的变截面柔性移动副(4R)单元上所受外力与端部变形之间的关系,结合柔性铰链的柔性刚度矩阵求得柔性移动副单元刚度表达式方程.并用ANSYS工程软件建立相同的柔性移动副模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推导的柔性移动副的刚度与模拟结果很相近,刚度的理论方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对并联机器人机构,若其动平台与固定平台由三弹簧联接,则组成并联机器人空间三弹簧系统。其力逆解即给定作用于上平台上某点的外力,求系统处于静力平衡时的所有构形。建立了力逆解方程组,用连续法求出了全部解,得到了系统处于静力平衡时的全部构形。  相似文献   

14.
三杆并联平动机器人机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拉格朗日方法对一种创新的三杆平动并联机器人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该机器人的动力学正方程为显示表达,计算量小,为该并联机器人的力和扭矩的实时控制策略实施提供了基础·利用动力学模型对该机器人的可操作性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引用动态可操作性椭球指标来评价该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并对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证明,该机器人在工作空间内部,特征系数增大,动态可操作性变坏,得出该机器人特征系数小于2时,动态可操作性较好·该新型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性能良好,具有很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徐鑫  刘彬  刘东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1):8957-8964
两轮自平衡机器人作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虽然已在许多日常使用中得到应用,但大多数研究只关注通过试验实验或使用简易的数学模型来达到平衡.为了研究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完整数学模型建模和运动平衡控制器设计,首先,根据机器人的电机模型、车轮模型和摆体模型,推导机器人运动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分析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并结合状态估计和反馈控制设计具有状态估计的反馈控制器,同时引入线性二次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方法以完善控制器在机器人运动中的控制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具有状态估计的反馈控制器和LQR控制方法对于这类自平衡机器人运动平衡控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王茂林  孙天仕  高爽 《应用科技》2014,(2):42-45,53
针对目前大多数带脚掌腿型跳跃机器人研究中未考虑脚掌围绕脚尖转动即脚掌欠驱动的现象,制作了一款带脚掌的腿型机器人,对脚掌转动与不转动2种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建立了机器人在2种情况下起跳时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了2种情况下的起跳约束。以电机能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对2种情况起跳进行优化。使用实际模型数据分析,用MATLAB仿真了2种情况下在起跳时的时序图、总质心时序图、力矩曲线以及能耗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带脚掌的腿型机器人起跳时脚掌转动比脚掌不转动消耗的能量少,而且起跳角度范围也更宽。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机器视觉的五轴坡口切割机器人,用于满足加工平面钢材的坡口切割作业.首先,建立了五轴坡口切割机器人的SOLIWWORKS模型,验证机器人机械本体的设计是否可以满足工作要求;其次,根据SOLIDWORKS模型建立机器人的DH参数表和DH坐标简图;然后,通过机器人的齐次变换对机器人进行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分析,从数值角度对机器人的结构合理性进行分析;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建模与仿真.用MATLAB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仿真,主要分为对机器人进行静态模型仿真,机器人的末端操作器运动空间仿真和不同路径轨迹规划下的机器人末端操作器运动仿真.通过仿真模型证明了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为机器人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机器人两轮差速运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运动模型的航迹演算公式可实时计算机器人轨迹姿态。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架构平台设计了机器人本体、机器人底座、驱动液压马达、导向轮、激光雷达等7个关节和连接的结构模型。各机器人关节坐标系变换关系经过Tf实时发布,用于计算机器人位置坐标信息。针对液压机器人没有配备编码器和视觉系统的不足,系统采用2D平面激光里程计模型(RF2O),通过建立连续激光扫描点对距离的流约束方程获得机器人平面运动估计,进而得出激光雷达的速度和机器人实际运行轨迹。设计了自主导航软件系统,实现了导航地图构建、定点任务导航和多机器人管理等功能,并对机器人定位导航精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对比多次指定位置和导航位置的数据差异,结果表明机器人导航定位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自主移动机器人运动转向系统的精确控制是其实现直线运行、原地转向功能和完成自主巡航、自治搬运任务的重要基础。为实现对机器人运行转向系统的有效控制,通过分析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构建出传递函数的表达形式,提出了一类基于动态矩阵控制(dynamic matrix control, DMC)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此外,面向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转向系统,利用Matlab平台开展了基于DMC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运动转向系统的控制过程中,基于DMC的预测控制方法同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相比,在抑制超调、防止稳态误差等方面具有更强的控制性能;开展针对模型失配问题的仿真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该算法的鲁棒性和适应能力。同时,通过无障碍和有障碍两类情形下的机器人行走实验,验证了机器人运动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关注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上甑环节,分析上甑师傅典型作业手法,设计了一套面向上甑工艺的机器人作业系统。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条曲线-高斯模型的上甑轨迹泛化编码算法,通过现场采集人工上甑的动作数据,将其导入泛化模型得到人工上甑工艺在空间中的轨迹特征。之后,分析人工上甑工艺特性,划分机器人上甑区域,设计甑料流速可控的末端料斗机构,并结合现场布局对每个区域的铺洒轨迹进行计算。为实现期望厚度的上甑工艺要求,建立机器人动力学逆解模型,根据机器人各关节负载限制得到每个区域的最大速度,结合末端料斗机构的伺服控制性能,制定上甑作业时铺洒厚度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多次上甑实验,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机器人作业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