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赤潮新记录种──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报道1997年10月~1998年2月在中国东南沿海首次暴发的Phaeocystis赤潮.对现场状况、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赤潮生物主要以群体形式出现,显微镜下观察,成千上万个细胞包埋在凝胶状的基质中形成中空的球形群体,直径从几十微米到3cm.自由单细胞近圆形,具双鞭毛和一根短的定鞭毛(haptonema).结合本次发生赤潮的Phaeocystis的形态特征、环境条件(水温、生物地理等),认为本次赤潮种为: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分析网箱养殖密集区(S1、S2)和近外海(S3、S4)水样的结果表明:S1、S2的叶绿素a和总磷浓度明显高于S3、S4,总氮浓度则低于后者;氮磷比浓度明显低于后者;S1站氮磷比浓度与叶绿素a含量明显相关.氮磷比浓度与赤潮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PH和钙离子浓度对葫芦藓暖地变种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室内采用琼脂培养基研究了PH和钙离子浓度对葫芦藓暖地变种Fuaria hygrometrica Hedw.ver.calvescensKind的影响。结果表明,葫芦藓暖地变种孢子萌发范围PH=6-9,最适点PH=8;其孢子萌发钙离子浓度为0-0.5,最适点钙离子浓度为0.0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Chitosan(聚氨基葡糖)对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PAL(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Taxol(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影响.种胚来源的红豆杉细胞培养在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于培养的第18d添加不同浓度的Chitosan.Chitosan浓度为100~1000mg·L-1时对红豆杉细胞PAL活性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且诱导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诱导作用下PAL活性在16h达到峰值;Chitosan浓度在100mg·L-1时对红豆杉细胞的生长基本无抑制作用,增产效果最显著(约为对照组的10倍),Chitosan可作为Taxol合成的诱导子.  相似文献   

4.
低能重离子注入农作物种胚引起诱变育种机理研究的关键之一是注入深度问题.本文通过SEM和SIM检测到经注入以后绿豆(PhaseolusaureusRoxb.)种胚内部的铜元素和钛元素的浓度随深度的分布.说明离子注入诱变育种与带电粒子的直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Dy2(Fe1-xGax)17化合物的磁性和Mssbauer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Ga对Fe的有序替代导致化合物的居里温度的变化,并且在Ga浓度x=0.2时有极大值.Mssbauer谱分析表明,化合物内禀性质的变化与Ga原子择优占据结构中12j,4f,6g晶位有关.  相似文献   

6.
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了pH值、Tris-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对水霉(Saprolegnia ferax)顶端生长菌丝细胞壁与Ca^2+结合的影响,发现在pH3.5~6.0范围内,细胞壁结合的Ca^2+随pH值升高而增加,pH〉6.0时,细胞壁结合的Ca^2+呈下降趋势。细胞壁结合的Ca^2+随Tris-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升高而增加,Tris浓度高于9mmol/L时,细胞壁结合的Ca^2+则减少。细胞最多可  相似文献   

7.
淡水白鲳幼鱼盐碱耐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淡水白鲳(ColossomabracypomumCuvier)幼鱼(L=2.9±0.05cm)对氯化钠浓度(pH=8.21±0.07)及碱度(PH=8.85±0.18)的急性试验。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北槽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提供了一种计算长江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的方法,利用流速仪和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获得了长江口北槽口外大潮水流、悬沙浓度垂线分布资料,采用落憩时刻的悬沙浓度7条垂线分布资料,通过Rouse公式拟合,计算了与悬沙浓度垂线分布曲线相对应的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计算结果相对集中于3.0-4.0mm/s。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微肥对 Laccaria laccata S238 与 Gyroporus cyanescens等菌根真菌菌丝体生长的研究证实:1) 浓度为 0.01% 的 Na2 B4 O7 对 L.laccata S238 的菌丝体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其它浓度的 Na2 B4 O7 以及 M n S O4、( N H4 )6 Mo7 O24、 Zn S O4 对 L.laccata S238 均有抑制作用.在培养 L.laccata S238 时应单独添加低浓度的 Na2 B4 O7, 以促进其正常生长;2) A 处理的 A1 对 G.cyanescens 菌丝体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是很显著,其它微肥对其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稀土元素在羊草(Leymuschinensis)体内的富集、分布和对几种牧草种子萌发的效应.稀土溶液不同喷施次数的试验结果表明:羊草根、茎、叶内的稀土元素含量与稀土溶液喷施次数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多年喷施稀土溶液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羊草体内的富集作用不明显.稀土溶液对羊草等六种牧草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稀土溶液浓度为600μg/ml时,种子发芽率最高,浓度为800μg/ml以上时,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SSR标记对8个假高粱及其近似种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在11对SSR引物中,有5对扩增出多态性,这5对引物共检测到25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平均能检测到5个多态性位点;(2)根据Nei’s遗传距离分析的聚类树显示:这8个高粱属物种共可分为2个类群,7个亚类群;假高粱和黑高粱、拟高粱和明福1号间的亲缘关系极近;(3)SSR结果揭示出所测8个群体的Gst为0.0864,说明本文研究的Sorghum属8个物种的群体遗传分化程度属于中度。  相似文献   

12.
蜀黍属Soughum的假高梁Sorghum halepense是世界上十大恶性杂草之一,也是我国对外植物检疫的对象,在对外检疫中,常见其外部形态特征破损,也常与其同属不同种,检疫地位截然不同的近似种混淆,而难以鉴认。本研究通过对同属的假高梁及其近似种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拟高梁Sorghum propin quum等同属不同种种子,采用形态解剖方法,对它们表皮、上皮细胞、胚体与胚乳等组织细胞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区别种间差异,为检疫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莫言在他一生创作的军事文学中,《红高粱》可谓是他的巅峰之作。《红高粱》标志着莫言军事文学的华丽转变,具体表现为:独特的切入视角、不同的表现风格以及深刻的美学开掘等三个方面。回顾他所有军事文学,《红高粱》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浓度的铬处理高粱,研究铬对高梁种子萌发和植株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铬对高粱的发育影响不同,同一浓度的铬在高粱发育的不同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但所有浓度的铬最终都表现出对高梁发育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2008年分布在茅台酒原料基地,海拔370~1 301m地段209个农户栽培的有机高粱产量和品质资料,采用气候曲面技术(ANUSPLI)方法得到各地段的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数据,并对各地段有机高粱产量和品质及原产地气象条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温日较差对高粱产量、单宁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降水量对高粱产量、单宁和淀粉质量分数有显著性影响;日照时数对高粱产量、单宁和淀粉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其中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对高粱单宁质量分数的影响都为显著负相关.气象条件对高粱蛋白质质量分数无明显影响.该文依据相关分析结果建立了气候区划指标,并做出了优质酒用有机高粱栽培基地的气候区划,其优质有机高粱栽培基地最适宜区在赤水河流域中段的贵州省仁怀市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地区,适宜区在仁怀市东部和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羊草和苏丹草种子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羊草和苏丹草种子的果皮、种皮、种子内含物、胚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羊草和苏丹草种子的果皮和种皮结构有明显差别;营养成分差别不大;胚的形态主要表现为盾片的形态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拟高粱单株农艺性状间相关和通径分析看出,拟高粱农艺性状辅助选择育种中,分蘖数、株高作为拟高粱主要选择指标并兼顾茎粗是较合理的单株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7050B保持系(抗病)、TX622B保持系(感病)杂交的F2抗性个体和甜高粱丝黑穗病8113(抗病)、甜高粱丝黑穗病8101(感病)为试材,应用RAPD筛选技术对甜高粱丝黑穗病感、抗病基因组进行分子标记的初步分析.实验过程中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甜高粱基因组总DNA,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RAPD扩增结果进行检测,通过比较琼脂糖凝胶电泳电压的不同,进一步优化了琼脂糖电泳电压,以7050B保持系(抗病)、TX622B保持系(感病)杂交的子一代抗性个体为试材筛选了90个引物,其中29引物扩增出了多态性谱带,应用20个具有多态性扩增谱带的引物对甜高粱丝黑穗病8113(抗病)、甜高粱丝黑穗病8101(感病)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共有9个引物扩增出了差异谱带,引物分别为S83,S-84,S-88,S-89,S-90,S-92,S-96,S-97,S-98.  相似文献   

19.
高粱(Sorghum vulgares Pers.)叶中的纤维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多个细胞核现象,细胞核的数目1~7个,一般为1~3个。这种多核纤维的细胞核形状也不同,有圆球形、纺锤形和伸长的线形。纤维中出现的多核现象是由于纤维在早期发育过程中连续进行核分裂形成的,或者是发育的分隔纤维在形成横隔前出现短暂的多核时期。除这种多核纤维外,高粱叶中还青许多具有生活原生质体的分隔纤维。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的审美价值,试图从情节、环境、人物、语言和风格五个方面对小说的审美价值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