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了自制重金属捕集絮凝剂ATX对铜离子的捕集机理,研究了其处理含铜离子废水的处理条件,并研究了其他物质和离子对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 H 7~14范围内,快速搅拌时间2min,慢速搅拌3min,ATX对含铜离子的污水处理后其上清液中所含铜离子为0.64mg/L,对铜离子的去除率达到87.2%,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溴化锂制冷机溶液除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去除废旧LiBr溶液中铜杂质的方法.采用添加硫化钡并用稀HBr调节溶液的pH值和添加一种活性炭--硅藻土复合添加剂,通过搅拌、沉降、过滤,可使杂质铜的含量由原来的1200mg/L降至2~4mg/L,符合溴化锂制冷机(吸收式空调)国家标准关于LiBr溶液中铜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硅藻土吸附Cu2+吸附平衡等温式及穿透曲线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藻土对Cu2 进行静态吸附的吸附平衡等温式.研究表明:它符合兰缪尔吸附等温式,而且温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达到吸附平衡所需时间为3 h;通过实验绘制出了硅藻土吸附铜离子的穿透曲线,开始穿透时间是5 min,完全穿透的时间为15 min;无论是静态吸附或动态吸附,硅藻土对Cu2 的吸附都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硅藻土对Cu^2+进行静态吸附的吸附平衡等温式。研究表明:它符合兰缪尔吸附等温式,而且温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达到吸附平衡所需时间为3h;通过实验绘制出了硅藻土吸附铜离子的穿透曲线,开始穿透时间是5min,完全穿透的时间为15min;无论是静态吸附或动态吸附,硅藻土对Cu^2+的吸附都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天然硅藻土为原料,通过微波、超声、酸化制备得到"微超酸"改性硅藻土.探讨了该改性硅藻土对水溶液中Pb~(2+)、Cu~(2+)、Cd~(2+)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溶液pH值、延长吸附时间、升高吸附温度、增加吸附剂的用量均可提高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效果;"微超酸"改性硅藻土对3种金属离子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6.
硅藻土拥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但作为环境矿物材料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重点评述硅藻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及其用于环境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硅藻土表面覆盖着一层硅羟基(Si-0H),构成了硅藻土表面最主要的活性基团。硅藻土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受温度和pH值的制约。一般来说,温度和ph值越低,硅藻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能力越差。改性硅藻土可以大大提高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使用金属氧化物对硅藻土进行表面处理是比较常用的改性方法,这可以一定程度提高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负电荷。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活性炭纤维(ACFs)表面的酸性基团,并提高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采用NaClO对ACFs进行氧化改性,研究了吸附时间和温度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去除影响,用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内扩散模型来研究铜离子在改性ACFs上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铜离子在改性ACFs上的吸附平衡可以在50min内达到,且升高温度可以增加铜离子的去除率。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铜离子在改性ACFs的吸附行为,其相关系数R~20.99.根据吸附热力学的分析可知其标准吸附焓变ΔH00,该过程是吸热反应;且活化状态函数值是20.48kJ/mol,表明了该过程是以物理吸附为主。用改性ACFs去除水溶液中铜离子的性能明显比未改性的ACFs高,其去除率从70.2%增加到94.5%.  相似文献   

8.
硅藻土对铅离子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硅藻土在不同pH值、温度、吸附时间、铅离子初始浓度、硅藻土用量等条件下对吸附铅离子的影响,并以铅离子的去除率为实验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25℃、pH=1.0、硅藻土溶液用量为3.0 g/25 mL、硅藻土溶液起始浓度为30 mg/L时,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硅藻土经过酸洗提纯,加入聚合氯化铝、氯化铁进行表面结构改性.用改性硅藻土处理多级A/O工艺二沉池出水,研究了不同投加量、停留时间、搅拌转速对尾水中磷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投加量为500 mg·L-1,停留时间为1.5 h,机械搅拌转速为12 r·min-1时,出水总磷小于0.5 mg·L-1,达到了一级A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富马酸吸附水溶液中的Cu~(2+),形成的富马酸-铜配合物能够实现铜离子的高效分离,通过分析证明富马酸-铜配合物为一维配位聚合物.相较于传统的吸附剂,富马酸有较快的吸收速率(9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和较高的吸附量(最大吸附量为588.2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热力学吸附模式.通过研究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如接触时间、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和pH,表明在弱碱性和有共存离子的条件下,富马酸仍然可以吸附铜离子.铜离子能够从配合物中脱附,得到的富马酸可以循环使用.由于富马酸铜配合物粒径大,易于从水溶液中过滤分离,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工业废水中铜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碳海绵铁(含13.00% C,55.40% Fe)电化学-絮凝处理铅锌冶炼制酸废水,研究了pH和时间、海绵铁用量和粒径等反应条件对废水中铅和锌离子的去除效果及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pH=3.0,海绵铁用量为30 g/L和粒径<0.301 mm,反应时间为40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的铅锌离子去除效果最佳,电化学处理去除率分别为98.87%和77.89%,废水中的铜、总镉和总砷等离子去除率分别为93.50%、91.50%和47.26%;采用电化学-絮凝耦合处理,在最佳条件下,铅锌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0%和99.67%,同时总砷、总镉和铜离子等得到进一步去除,去除率分别为97.77%、99.56%和97.77%,废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吸附-电解协同法处理铜氨络合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铜氨络合废水处理难度大、工艺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吸附-电解协同处理的新方法。以模拟铜氨络合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电解温度等因素对电解法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将改性油酸吸附剂涂覆在阴极表面,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吸附-电解联合处理铜氨络合废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吸附-电解协同法在电流密度为0.01A/cm2时对铜氨络合废水处理15 min,即可使铜离子去除率达到93%以上,电流密度小、处理时间短且电流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能够在较高铜离子浓度下生长并吸附铜离子的菌株,并对其吸附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本实验充分利用环境对微生物的胁迫作用,选择被铜离子污染的土壤,放入锥形瓶中并用水稀释后取上清夜涂布于含铜离子的4种培养基(即细菌、霉菌、放线菌和真菌固体培养基)。经过划线分离得到单菌落,从中挑选耐受能力最强的菌株,对其进行菌种16SrDNA鉴定及生长、吸附条件的优化。结果筛选到一株对铜离子耐受达到19 000mg/L的菌株,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优化吸附条件后其对溶液中铜离子吸附率可以达到72%。实验筛选到的菌株具有改善和治理铜离子污染废水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以铁屑为阳极材料,活性炭为阴极催化剂的铁屑内电解法处理EDTA络舍铜废水。通过中试装置间歇流实验研究了铁屑内电解法对EDTA络合铜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连续流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pH=1.39,停留时间为20min。最佳条件下铜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75%和27.29%。内电解法处理EDTA络合铜废水...  相似文献   

15.
核桃壳因其具有木质素含量高、质地坚硬且多微孔、有巨大比表面积、产生周期短及产量大、廉价等特点,常被用作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高效的吸附剂。以核桃壳吸附剂制备及应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的近5年相关文献为基础,综述了核桃壳的吸附剂的类别和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对含重金属废水核桃壳吸附处理技术研究的挑战和工业应用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为核桃壳的资源化利用及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无机絮凝剂MgCl2·6H2O对成衣水洗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废水PH值、絮凝剂用量、搅拌时间等因素,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10.00,絮凝剂用量为3g·L^-1,搅拌脱色时间为70min此条件下,经絮凝处理后成衣水洗废水的脱色率为83.04%,CODCr去除率为80.73%.  相似文献   

17.
利用粉煤灰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研究了粉煤灰的量、废水的pH和搅拌时间对制浆中段废水色度和CODcr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粉煤灰的量为40g/L,pH为7-9,搅拌180m in时,色度去除效果较好,同时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用活性炭吸附、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处理酸性红G染色废水.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活性炭用量、吸附时间、二氧化钛用量、紫外灯照射时间对酸性红G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使用活性炭吸附,在20mL浓度为5.26×10^-5mol/L的废水中加0.8g活性炭,搅拌30min,废水中酸性红G去除率达97.1%.若用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则在20mL相同浓度的废水中加二氧化钛0.05g,在300W紫外灯下照20min,废水中酸性红G去除率为99.2%.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物吸附法去除废水中Cu2+,研究了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吸附Cu2+的行为特性、吸附模型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受试菌吸附Cu2+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常温常压下吸附最佳pH值为6.5,Cu2+初始浓度50 mg/L,吸附时间90 min,此时受试菌对Cu2+的吸附率和吸附容量分别为82.14%和20.53 mg/g。Langmuir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该受试菌对Cu2+的平衡吸附行为。通过比较受试菌吸附Cu2+前后红外光谱图得知,在吸附过程中,羟基和羰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钙基膨润土对水相中铜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考察吸附条件对吸附率及吸附负载量的影响,研究了钙基膨润土对水相中铜离子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钙基膨润土对铜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钙基膨润土对铜离子的吸附在15 min就达到吸附平衡;铜离子的吸附在15 min就达到吸附平衡;当铜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90.6 mg/L,pH=6.03,t=20℃,吸附时间τ=15 min,吸附剂用量为10 g/L时,膨润土对铜离子的吸附率为94%.对初始质量浓度为635.4 mg/L的铜离子溶液,膨润土对铜离子的吸附率仍达57%.从吸附前后膨润土的扫描电镜图片和X射线衍射图谱对比分析可知,膨润土对铜离子的吸附不仅有表面和孔道吸附,还存在着晶层间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