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模拟汽车板的烘烤工艺,研究了预变形量、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等对含铌低硅TRIP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TRIP钢的烘烤硬化机理。结果表明,当预变形量小于4%时,烘烤硬化值随预变形量增大而增加,预变形量大于4%时反而降低了烘烤硬化效应;当烘烤温度低于170℃时,随烘烤温度的上升,烘烤硬化值明显增加,当烘烤温度高于170℃时,烘烤温度对烘烤硬化值影响不大;当烘烤时间在20min以内时,随烘烤时间的延长,烘烤硬化值显著增加,烘烤时间超过20min时,烘烤硬化值随烘烤时间的延长反而有所降低。通过对TRIP钢的烘烤硬化机理分析,建立了烘烤硬化值变化模型:ΔYBH=ΔYγ+ΔYb+ΔYγc+ΔYdp+ΔYc,其中沉淀析出碳氮化物数量和Cottrell气团数目变化引起的ΔYdp+ΔYc对烘烤硬化值变化影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克亮 《科技信息》2011,(25):498+515
介绍蓄热式钢包烘烤器的工作原理及高效节能特点,阐述PLC在钢包烘烤器控制系统的应用,实现对钢包烘烤器的可靠控制,由PLC控制的蓄热式钢包烘烤器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电渣重熔用渣料在烘烤过程中的失重现象,分析了渣料中易水化成分含量与烘烤时间的关系,并重点研究了在渣料完全失重情况下,渣层厚度与烘烤时间、烘烤温度与烘烤时间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值拟合方法建立了方程.结合固态热分解机理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分析,烘烤初期热分解过程受晶核形成及长大控制,反应后期主要受扩散反应控制.实验结果将为现场渣料烘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整体浇注结构钢包,其优点是:无砖缝,整体性好,不易渗钢。但是整体浇注结构钢包的修理周期长,烘烤时间长。同时为防止浇注料在烘烤时开裂甚至爆裂现象发生,因此对低温区和中温区的烘烤时间要求比砖砌钢包的烘烤时间长的多,本文通过采用钢包包底整体浇注与预制块相组合的方法,缩短了钢包的烘烤时间,达到了整体浇注钢包与砖砌钢包相同的烘烤时间,加快了钢包的周转率。  相似文献   

5.
枣汁的制作     
1.原料选择 选用成熟度高、颜色紫红、果肉紧密、枣香浓郁的红枣。剔除成熟度过低、霉烂、虫蛀的枣,去除原料中杂物。 2.清洗 用清水浸泡并反复冲洗,尽可能冲净枣表面的脏物。 3.沥干 将洗过的枣捞出,放于带孔箩筛中控干水分。 4.烘烤 一般采用人工方法进行烘烤。把枣放于烘烤盘中,将烘烤盘置于烘房或远红外线烘箱中烘烤。初温60℃左右,烘烤1小时左右至枣发出香味为止。然后将温度升至90℃,再烘烤1小时,至枣发出焦香,枣肉紧缩,枣皮微绽即可,取出晾凉。枣经烘烤后取汁,汁香味更浓郁。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无数烟草研究人员的基础研究为烟草农业现代化、智能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宝贵经验,将烟叶烘烤由人的主导转为机器智能控制这一问题的研究条件已然成熟.本文阐述了当前鲜烟叶素质判断技术、烘烤工艺匹配技术以及自动化烘烤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设想了烟叶智能烘烤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旨在为实现烟叶烘烤智能化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烘烤条件对即食鲍鱼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熟制后鲍鱼的色差、质构、失水率、感官等为评价指标,研究烘烤过程中上火温度、下火温度和烘烤时间对即食鲍鱼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烘烤条件为上火温度150℃、下火温度180℃、烘烤时间11min时,即食鲍鱼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烟叶烘烤计算机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根据烘烤过程中烟叶的生理生化变化特性,提出相应的烘烤工艺,并根据这一烘烤工艺完成了计算机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文章就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最后介绍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钟石贵 《科技资讯》2007,(11):22-23
主要介绍了蓄热式铁水包烘烤器的供热方式、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在炼铁厂铁水包烘烤应用中的效果。实践证明,高炉煤气蓄热式铁水包烘烤器具有投资少、安全稳定可靠等特点,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品种烤烟上部叶在烘烤过程中主脉失水干燥特性,为准确判断烟叶主脉在烘烤过程中的失水情况从而精准制定烘烤工艺提供科学参考。以红花大金元、云烟116及KRK26品种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分析烘烤过程中主脉失水及形态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烘烤过程中主脉含水量逐渐降低,并呈现快-慢-快的变化规律;硬度呈现出先变软后稳定而后变硬的变化规律;主脉横向、纵向及横切面积收缩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纵向收缩率以及横切面积收缩率与主脉失水程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20.95)。各品种间烘烤过程中主脉失水速率表现为红花大金元最快,云烟116其次,KRK26最慢。  相似文献   

11.
从烟叶烘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机理来分析烘烤调制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碳钢,测试了不同预变形量下的烘烤硬化性能;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及电子探针技术分别分析了低碳烘烤硬化钢板的晶界特征和晶界元素偏聚。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不断增加,烘烤硬化值不断增大;钢中小角度晶界不断增多,但总体上大角度晶界还是占主导地位。退火态和不同预变形量下的烘烤态均存在碳元素在晶界处偏聚的现象,锰元素没有晶界偏聚。  相似文献   

13.
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材,研究了密集烤房散叶装烟方式的烘烤工艺。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工艺相比,阶段排湿和低湿烘烤工艺均利于烟叶水分散失,提高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改善了烟叶外观质量,烤后烟叶上中等烟率显著提高了9.2%、3.6%,下等烟率显著降低了18.6%、11.4%,杂色烟率显著降低了52.4%、17.3%,烤后烟叶的均价上升13.6%、8.7%。因此,密集散叶靠背装烟方式采用阶段排湿和低湿烘烤工艺有利于提高烤后烟叶质量,但阶段排湿烘烤工艺更适宜。  相似文献   

14.
烤烟的烘烤技术于清贤(平凉地区农科所,744000)平凉地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烟区。由于烤烟的烘烤技术不过关,使得亩产值上不去,一直停留在200元左右,其质量亦不符合国标收购的标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经过两年多的烟叶生产和烘烤实践,总结了适宜平...  相似文献   

15.
混合能源密集型烟叶烤房烘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降低烘烤能耗与人力成本,本文采用煤、电、油作为供热能源,配套密集烤房作为试验烤房,与传统的单能源密集烤房进行烘烤对比试验,其中:两类烤房的鲜烟叶的装烟量为4500 kg左右,采用挂竿方式进行烘烤。结果表明:与普通密集烤房相比,混合能源密集烤房中1 kg干烟的能耗为2.2元,降低了0.8元。对两类烤房烘烤的烟叶进行评级,混合能源密集烤房的上中等烟的比例达81.46%,比普通烤房比例高出6.91%;混合能源密集烤房的1 kg干烟的收购均价为21.92元,比普通烤房高出0.43元。  相似文献   

16.
密集烤房内烤烟烘烤阶段的自动识别是建立智能化烟叶烘烤系统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地识别烤房内烤烟的烘烤阶段,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特征和GA-SVM(Genetic Algorithm-Support Vector Machine)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将机器视觉系统提取的烤烟图像特征作为SVM的输入参数,通过GA全局搜索特性选取出模型的最优特征子集,最后通过多分类SVM实现对烘烤阶段的识别,同时验证了选取特征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从9个原始特征中筛选出5个图像特征,总体识别精度从93.7%提高到96.5%,能有效地识别烤烟的烘烤阶段,具有良好的在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上部烟叶烘烤质量,以烤烟红花大金元品种试验材料,分析不同主脉处理方式下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保水力、变黄特性、失水特性、变黄失水协调性以及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结果表明:保水力为常规处理破筋处理去筋处理;烘烤过程中去筋处理失水较快,协调性较差,破筋处理失水均衡,协调性较好;去筋处理烘烤前期变黄速度前期较快后期较慢,协调性较差,破筋处理变黄速度较快,协调性较好;失水与变黄协调性为破筋处理常规处理去筋处理;烤后烟叶中上等烟比例和橘色比例表现为破筋处理常规处理去筋处理,含青、挂灰、杂色等低次等烟比例表现为去筋处理常规处理破筋处理。可知,破筋处理有利于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黄与失水的协调,且可提高烤后烟叶烘烤产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传统热处理工艺产品高消耗、高成本、且力学性能较差等问题,并考虑低压铸造ZL101铝合金车轮经过机械加工后的表面处理工序(喷漆和烘烤),探索出一种新的铝合金车轮分级时效热处理工艺。将热处理工艺分为固熔、初级时效、再时效即喷漆烘烤三个工序。固熔温度540±5℃,固熔时间250~290 min;初级时效温度130±5℃,时效时间60~90 min;喷漆烘烤温度170~200℃,喷漆烘烤时间60~80 min。结果表明,将铝合金车轮表面喷漆烘烤作为热处理再时效工艺,不仅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同时铝车轮强度和韧性达到理想的状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烟叶烘烤过程自动化控制的特点和难点,并根据我国的现状及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发展成就,探讨了在烟叶烘烤过程中应用满意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系统构成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1976年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吉林应化所、吉林大学等三单位共同对汽车部件远红外烘烤用的灰体辐射材料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开展了选择性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及其在含水作物的红外烘烤方面的应用工作。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良好的吸收体,必然是良好的发射体这一原则,我们为要烘烤含水作物,首先必须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