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利用C60 与乙二胺改性的玻璃表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一种新的C60 自组装单层膜,在C60 自组装单层膜的基础上,将C60 与乙二胺反应制备了自组装双层和多层膜,并对其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LDITOFMS) 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乙二胺改性的玻璃表面上存在以化学键键合的C60自组装单层和多层膜,并且随着膜的层数增加,C60 与乙二胺的键合由一维线形结构向三维网状结构转变,光致发光研究表明,C60 自组装膜存在与C60 不同的光致发光峰,且发光峰强度和位置随C60 自组装膜层数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3种不同的分离提纯方法(即离子交换隔膜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凝胶色谱柱法)对C60羟基化合物C60(OH)n的纯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杂质阳离子Na+和Bu4N+的脱除,该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出现酮式结构.作者通过分析该结构变化的过程发现,C60羟基化合物结构不稳定,一般以醇盐或酮的形式稳定存在,且C60羟基化合物纯化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C60单晶制备中的粉末残留问题是影响该实验成功和单晶品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出一种在高真空管式炉中生长出较好质量单晶的工艺条件,克服了粉末残角问题.还对这一工艺中单晶生长的动力学非平衡过程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分析,为制备大的C60单晶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工艺也为制备其它材料的单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C_(60)的发现过程、制造方法,C_(60)及其衍生物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有关C_(60)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在光电化学电池中测定球烯C60掺杂的过渡金属酞菁(MPc)在GaAs电极上所形成异质结的光伏效应,研究不同介质及不同过渡金属酞菁对光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C60与MPc在特定的有机溶剂中可形成新的加合物,以UV-Visible光谱表征,在长波部分有新峰出现;2)C60掺杂增强了MPc在GaAs电极上的光伏效应.与GaAs相比,△V可增强2~3倍;3)不同介质电对对光伏效应有较大的影响,I3/I是较好的介质电对.  相似文献   

6.
将富勒烯C(60)中的π电子近似处理为球面势场中运动的自由电子,由此建立了C(60)电子吸收光谱波长λ=1992.6nm/(L+1),并对实验观测到的吸收谱带进行了归属指认。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利用PECVD技术在P-Si衬底抛光面上淀积含C60聚合物薄膜及在薄膜表面蒸金形成An/C60-Polymer/P-Si结构.通过常温及温偏处理后的不同C-V特性,推算了聚合物薄膜中的几种电荷密度和介电常数,并对经过温偏处理后C-V曲线的畸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使用分子图形方法设计出Ih、C2v、Cv、D2h、D2d和D3点群的笼状结构C60同分异构体.经由分子力学的计算,得出各异构体中的共边五员环与分子空间立体能量有线性关系.这样,通过C60异构体的共边的五员环的数目可推算出分子的空间立体能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甲苯溶液中对─叔丁基─杯[8]芳烃与C60的反应,合成了它们的1:1络合物.产物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确证.还采用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对─叔丁基─杯[8]芳烃对C60的分子识别.13C魔角固体核磁共振谱清楚地揭示出C60被包结在杯芳烃的疏水空腔中.13C核磁共振静态谱表明被包在空腔中的C60分子于室温时仍在快速旋转.这说明C60分子与对─叔丁基─杯[8]芳烃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弱.  相似文献   

10.
富勒烯C60与二乙胺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吸光及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UV/Vis及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溶剂介质及不同温度下C60与二乙胺形成的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吸光及发光特性。测定了相应的电荷转移配合常数和猝灭速率常数。二乙胺对C60的荧光猝灭不受扩散控制,同时激基复合物辐射明显取决于溶剂。  相似文献   

11.
就不同溶剂介质和温度对C60与三乙胺(TEA)电荷转移配合物(CTC)的吸光及发光特性影响进行了考察。通过UV/Vis光谱及荧光光谱证实了它们的存在并计算了相应的KCTC与kq.实验表明,不同溶剂介质中,C60同TEA作用的程度为环己烷≈CCl4>甲苯;猝灭效率为CCl4>环≈甲苯。CCl4中,TEA对C60荧光的猝灭受扩散控制,而甲苯、环己烷中则不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2.
对C60的时间分辨脉冲热透镜光谱进行了数学上的解析,得到了表征时间分辨脉冲透镜信号的光强ITL(t)随时间变化的理论模型,此模型符合实验结果,并根据此模型得到了苯溶液中溶解氧通过猝灭C60三线态而生成的单线态氧的绝对量子产额(Φ△)的表达和C60的本征三线态寿命(τT)为10.2μs。  相似文献   

13.
对电弧法合成全碳分子C60(简称C60)的工艺及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发现气体种类、压力等因素对C60产率有明显影响.给出了获得高C60产率的氢气压力区域为10×104~13×104Pa在电弧法合成C60的机理方面讨论了电弧中电子及气体原于在形成C60分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SEM研究了纯C60和C60/C70混合物的甲苯溶液在硅片上自然结晶的形态.结果表明纯C60结晶遵循晶面淘汰律,C70影响C60结晶的形态,C60/C70混合物的结晶与纯C60结晶有较大的差异.用溶液逐次结晶,制备1mm量级的C60晶体,并进行了X射线劳厄相分析,证明该晶体是单晶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紧束缚方法模拟了两个 C60分子对撞的过程,画出了对撞时的分子图形,并给出了不同能量下对撞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给出了C60在固态薄膜及不同有机溶液形态下的常规吸收光谱和三同商吸收光谱,确定了各相关光学跃迁能量,并通过对可见区电子--振动光谱结构的指认分析,给出了有机溶液形态下C60的能隙,基于Maxwell-Garnett有效介质模型理论,由不同有机溶剂形态下C60电子态能级结构参数外推获得了C60孤立分子的本征电子态能级结构参数,从而为详细了解和研究C60分子不同形态下电子态结构的变化提供了较完整  相似文献   

17.
对—步丁基—杯[8]芳烃对C60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苯溶液中对-步丁基-杯[8]芳与烃与C60的反应,合成了它们的1:1络合物,产物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确证,还采用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究对-步丁基-杯[8]芳烃对C60的分子识别,^13C魔角固体核磁共振谱清楚地揭示出C60被包结在杯芳烃的疏水空腔中,^13C核磁共振静态谱表明被包在空腔中的C60分子于室温时仍在快速旋转,这说明C60分子与对-步丁基-杯[8]芳烃之间  相似文献   

18.
给出在室温C60-甲苯溶液聚结速率与浓度的关系为二级。在温度为25-30℃范围,C60-甲苯饱和溶液的聚结动力学可用Smoluchowski快速聚结动力学描述,求得输运活化能为11.2kj.mol^-1。  相似文献   

19.
真空升华条件对C60/C700薄膜成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热重分析测定C60/70混合物的明显升华起始温度约为600℃。在高真空(10^-3Pa)中加热C60/C70混合物使其升华,在KBr晶体上形成薄膜,对不同升华条件下所得薄膜的傅里叶变换红光谱进行比较,得出了薄膜成分变化规律,发现600℃加热混合物足够长时间,能去除混合物中低碳素富勒烯杂质,再恒温700℃升华混合,薄膜主要由C60组成。  相似文献   

20.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锌酞菁(ZnPc)-球烯(C60)复合物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光谱性质.UV-Vis光谱在710nm附近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峰,峰位置与理论计算基本符合,这表明ZnPc和C60形成了分子间电荷转移复合物(CTC).荧光光谱中激发峰的位移和荧光猝灭低谷现象进一步证实形成了ZnPc-C60的CTC.通过Job′s光度滴定等方法表明ZnPc与C60以1∶1和2∶1的复合比生成CTC.对ZnPc-C60在不同温度下的生成平衡常数KC及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