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热塑性弹性体(FU)用量对PP/FU共混物及碳酸钙用量对PP、PP/FU(90/10)的填充体系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U的加入可明显改善PP低温脆性,提高冲击强度。添加适量经偶联剂处理的碳酸钙对PP共混物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PA/PP合金体系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马来酸酐对PP进行接枝改性后,与PA共混可以提高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当引入第三组分EPDM或NBR组成三元体系PA/PP/EPDM或PA/PP/NBR,可以大幅度提高合金体系冲击强度,且三元组分PA/PP/EPDM与PA/PP/NBR的力学性能接近,可以用NBR替代EPDM混入PA/PP合金体系中,降低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3.
以甲基丙烯酸和二缩三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用于制备 P P/ Pn B A 填充(semi - I I) I P N 共混材料的交联剂———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 F T I R) 和氢核磁共振谱(1 H- N M R) 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分析表明:填充互穿聚合物网络组分的相容性与交联剂的化学结构有关,长链柔顺性较好的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使填充 I P N共混体系双组分的 Tg 值内移程度较大,表现出较好的强迫增容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丁苯橡胶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SBR-g-PEMA)。通过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共混,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发现,在共混物中随着SBR-g-PEM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抗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一步提高,而屈服强度未表现出明显下降,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HIPS的进一步增韧。形态结构研究表明,SBR-g-PEMA与HIPS的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其尺寸约为1~3μm,并与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现出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PP-g-GMA对PP/PA6(羧端基尼龙)共混物的反应增容作用及其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反应增容与非反应增容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PP-g-GMA对PP/PA6共混物具有显著的反应增容作用,并且增容效果优于PP-g-MAH的非反应增容效果;PP-g-GMA的反应增容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远大于PP-g-MAH的非反应增容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TPE),对3种不同硫化体系动态硫化制备的EPDM/PP共混型TPE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酚醛树脂硫化体系制备的这类TPE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硫磺体系制备的这类TPE: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加工性能一般.过氧化物体系制备的这类TPE,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均较差.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TPE),对3种不同硫化体系动态硫化制备的EPDM/PP共混型TPE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酚醛树脂硫化体系制备的这类TPE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硫磺体系制备的这类TPE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加工性能一般,过氧化物体系制备的这类TPE,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均较差。  相似文献   

8.
共轭三组分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力学性能和形态:聚氨 …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共轭三组分互穿聚合物网络和界面共轭互穿这两个新概念,通过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成功地制备了聚氧化丙烯二元醇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废胶粉CTC-IPN(PU/P(MMA-co-TAIC)/SRP-CTC-IPN),研究了这种材料以及PU/SRP共混笺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P(MMA-co-TAIC)/SRP-CTC-IPN由于含公共网络P(MMA-co-TAIC  相似文献   

9.
利用力学测试方法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以固相表面和熔融接枝两种方法制备的共聚物PP-g-GMA对聚丙烯/尼龙1010(PP/PA1010)共混和撂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PP/PA1010共混体系中加入固相表面接枝共聚物PP-g-GMA后,共混物的屈服强度比未加前有明显提高,但断裂伸长率却明显下降。向PP/PA1010共混体系中加入熔融接枝共聚物PP-g-GMA后,体系的屈服强度 有较大  相似文献   

10.
HPVC-SB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态硫化方法制备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和SRB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通过性能测试和Hobbs理论预测,研究了单一组分相容剂、二元复合相容剂和交联度对HPVC-SBR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相容剂和动态硫化均可明显改善HPVC-SBR共混物的性能,但动态硫化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与丁苯橡胶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PHPAM)与丁苯橡胶(SBR)共混制备吸水膨胀性共混物(WAB)。对共混物的亚微形态、吸水膨胀特性以及PHPAM和填料对WAB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TEM研究证明,PHPAM以不规则形态分散于SBR连续相中,两相界面清晰。当PHPAM用量较高时,分散相区相应增大且相区之间有明显的连结,其WAB的吸水速率加快,体积电阻系数降低。WAB吸水后,力学性能下降。考查了蒙脱土、白炭黑、陶土、硅藻土、炭黑对WAB的吸水速率、保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动态硫化EPDM/PP共混物中EPDM交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橡塑比的增加,EPDM/PP中EPDM交联度增加,选择酚醛树脂与硫磺硫化体系,共混体系中EPDM交联度较高,提高共混温度以及加入碳黑,共混体系中EPDM交联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核壳胶粒增韧改性聚丙烯研究Ⅰ.反应共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聚丙烯(PPgGMA)作为界面改性剂,采用粒径可控的反应性核壳胶粒与PP进行反应共混,研究了反应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质.用化学分离结合光谱表征的方法,对熔融共混时发生的原位反应进行了表征;以共混物平衡扭矩为参数考察了界面改性剂对共混物熔体扭矩的影响;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混物中PP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上1 493 cm - 1及2 700~3 000 cm - 1处的吸收峰可用于共混反应的鉴定;与非反应共混相比,反应共混使熔体的平衡扭矩升高;PPgGMA对PP结晶有促进作用,反应共混物中PP结晶温度的升高可归结为PPgGMA与核壳胶粒在促进PP结晶方面所表现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交联与示交联碳黑填充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及低密度聚乙烯(EVA/LDPE)共混体系电性能的影响,对影响材料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以达到既能保证材料功能稳定性,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用丁腈橡胶(NBR)作增容剂研究了PVC和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发现NBR的增容效果良好,采用动态硫化的加工方法效果更佳。借助于DSC和扫描电镜(SEM)对体系的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体现了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交联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流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恒负荷式毛细管流变仪研究已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简单共混型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O)的流变性能,讨论了TPO的橡塑比、软化剂、加工助剂等配方因素及温度和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等工艺条件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结晶性EPDM与PP共混物的表观粘度与组成物粘度的关系服从对数加和法则,增大剪切速率能显著降低共混物的表现粘度,温度对共混物表现粘度的影响较小.软化剂能显著降低共混物的表现粘度,在同一剪切速率下,共混物表观粘度的对数值与软化剂含量成线性关系.少量适当的加工助剂也能显著降低共混物的表观粘度,而且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型相容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马来酸酐或马来酸酯在不同条件下与聚丙烯(PP)进行接枝反应制备相容剂,并将其用于PP/PS,PP/PET,PP/ABS等聚合物的共混改性;比较了接枝物组成、配比、接枝方法等对相容剂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相容剂在共混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使不相容的两相高分子形成较细小的分散相,明显改善共混体系的加工性和力学性能,其中PP接枝马来酸酯相容剂的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刚性无机粒子(SiO2)填充不相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重点研究了SiO2表面处理剂种类、SiO2填充量对不同结构的PDMS/PU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SiO2经过适当偶联剂表面处理后,能显著地提高PDMS/PU(M)、PDMS/PU(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其抗张强度分别由3.4MPa、4.5MPA提高到12.3MPa和9.0MPa。  相似文献   

19.
用小角X光散射(SAXS)对聚氯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VC/LLDPE)共混体系的界面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体系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氢化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HPBD—b—PMMA)共聚物是PVC/LLDPE共混体系有效的增容剂,其分子量在很大的范围内都提高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其增容本质是增加了相界面间的热力学相容性,而相间分子缠结对体系的宏观性能却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PPESK—PPS共混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溶液共混-共沉淀的方式制备了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醚砜酮-聚苯硫醚共混物,用熔融指数仪研究了共混物的加工性能,用DSC考察了共混物的热性能,用PLM,WAXD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用IR分析了两组分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PS可显著改善了PPESK的加工性能;在一定范围内,PPESK不影响PPS的晶型,但降低了PPS的结晶度,红外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属于不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