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的输入和输出的不平衡,从而导致翻译上的“逆差”。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逆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因对外经济等活动而引起的国际间货币收付的纪录。收大于支为顺差,反之则是逆差。一国货币的支出必然是另一国货币的收入。有收有付,本来整个世界的收支状况应是平衡的。奇怪的是,近年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经常收支逆差。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调查,1980年的整个国际收支状况是接近平衡的。可是1982年后,工业发达国家,产油国和非产油国均出现逆差,日本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是顺差,顺差额不过99亿美元。该组织预测1984年世界经常收支逆差累计将突破  相似文献   

3.
江瑞平 《世界知识》2023,(15):70-71
长期推行“贸易立国”战略、持续保持“顺差大国”的日本,目前却受到外贸形势持续恶化、外贸收支连续逆差的严重困扰,这对长期萧条中的日本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失落的顺差大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推行“贸易立国”战略,通过积极扩大出口并保持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美国,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是世界“金融界的泰斗”和“金元帝国”。但是,这一情况从去年起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1985年头9个月,美国经常项目收支(贸易及非贸易)逆差累计额达824亿美元,而对外投资顺差额仅为282亿美元,整个国际收支逆差542亿美元,从而使美国从世界上头号债权国第一次沦为债务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美国为什么会沦为债务国?请看以下事实:  相似文献   

5.
以翻译文化学派的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和勒菲弗尔“三要素”理论为框架,描述和解释中国文化逆差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文化输出的三大制约因素,并对如何平衡中西文化交流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如何面对逆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鸣 《科技智囊》2005,(4):41-43
2004年农产品对外贸易出现46.4亿美元逆差,这不仅是自198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首次出现逆差,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农产品进出口大逆差  相似文献   

7.
参照国际旅游收支统计方法,界定我国出入境旅游消费范围,对2009—2014年我国国际旅游贸易收支数据进行回溯、修正,发现自2012年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现逆差,之后逆差额升速较快。为遏制逆差额进一步扩大,厘清我国旅游贸易逆差形成机制,提出扭转逆差格局的应对之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从1994年至今,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的“双顺差”(1998年除外,该年资本与金融账户为逆差),这种情形在国际经验中并不多见。开放经济下这种“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有其特征、形成原因,亦反映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双方统计数字对不上;一方实行『出口管制』;还有其他复杂原因。美国人抱怨中美贸易不平衡并以此一再指责中国,甚至扬言要进行“报复性惩罚”。不错,从1993年开始,中国对美贸易的确一直是顺差,去年的数字是105亿美元。若按美方统计,1983年美国就开始出现逆差(整整提前了10年),而去年的逆差额接近400亿美元,几乎四倍于中国的统计数字! 人体出现失衡就要闹毛病,两国贸易不平衡自然也会产生麻烦。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二战后一贯强调“自由贸易”。但80年代后,美国由于出现了巨额贸易逆差并认为逆差来自外国对美国贸易“不公平”,因此不再强调“自由贸易”,而强调“自由和公平的贸易”。美国会1988年正式通过了保护主义色彩很浓厚的《综合贸易和竞争法》。世贸组织的诞生对美国以强凌弱的外贸政策产生了约束。未来美国可能会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又重新强调“自由”而淡化“公平”。我们应把握住住这种趋势,调整对美政策,以便发展中美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从1994年至今,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的“双顺差”(1998年除外,该年资本与金融账户为逆差),这种情形在国际经验中并不多见。开放经济下这种“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有其特征、形成原因,亦反映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网络盗版与"利益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益平衡”成为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一个新话题。作与公众之间,确有利益平衡问题。而作与盗版之间,则是侵权与维权的问题。作与公众之间,在本质上是利益一致的。网上盗版为了掩盖自己侵权的真面目,总是把自己扮做公众利益的代表,以便混淆黑白、从中渔利。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有利于维持作与公众利益的平衡,有利于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目前我国的税收博弈透视“纳什均衡”到“协调博弈”的基本内涵,并揭示现代学者极为注重的市场经济运行中税收博弈的“动态均衡”特征。“协调博弈”正是建基于动态均衡理论之上的,它指的是具有动态而多重均衡的策略相互作用之经济体行为性质。税收博弈中的动态均衡是当代市场经济运行“竞争合作”(CO-COMPETITION)中所须的一种积极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14.
宋真宗"泰山封禅"的君王行为,与其早年的性格养成、所受教育等有着密切关系。倘若忽视和轻视了对其个人这方面的研究,无异于割断联系,并不能够真正解析他这种帝王情结。宋真宗封禅动机可作两点补充:一是长期的压抑心理;二是鉴于"天象"的不利。  相似文献   

15.
以认知和语言顺应理论为依据,讨论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出格"现象的问题.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们为了交际,就应掌握、运用语言;要交际成功,就应选择、理解语言,求得双方认知心理平衡,让语言顺应环境,并根据环境来顺应语言.  相似文献   

16.
"道"是老子的核心话语,老子通过"道""天地"与"人"的比较来完成对人类社会政治的建议与批判。老子在《道德经》里给我们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在层次上极为清晰的三种秩序与价值,在它们之间互相的张力之中实现了某种平衡,从而游刃有余地出入其间,体现出道家在出世、入世之间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文中"食物链"所指的是物质与能量的获得与丧失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方面并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作用形式为协同进化.研究这一关系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与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何其芳《快乐的人们》是一部诗剧,内容上集中表现了革命青年对集体生活的追求向往, 形式上达到了诗情与剧情、意象与形象、诗语与剧语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义"是兼容古代诸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水浒传>的灵魂.<水浒传>中"义"的正面价值和局限性都很明显,它既包含以义揽才以义待才的较合理的用人观念、保持集团内部稳固与平衡的组织优势、辅国安民的崇高目标等正面价值因素,同时也存在界限模糊易变质、忠义两全牺牲义、孕育变相的不平等的局限性.因此,在和谐社会视角下,认识<水浒传>中"义"之实质,构建新型"义"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