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从1994年至今,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的“双顺差”(1998年除外,该年资本与金融账户为逆差),这种情形在国际经验中并不多见。开放经济下这种“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有其特征、形成原因,亦反映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范洋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11):915-919
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双顺差”格局重现,外汇储备稳步回升。市场预期转好,境内主体对外资产配置行为更趋理性,外汇供求基本平衡,但基础性资金流入继续放缓。预计2018年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仍将保持合理的顺差规模,跨境资本流动总体保持稳定。建议进一步落实“扩流入”政策,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优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过去五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依然严峻,经常项目顺差仍高居不下,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急剧攀升,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带来了严重负效应,主要体现在它造成了通货膨胀压力、使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减弱、给人民币造成升值压力及导致我国内需不足和对外依存度过高。所提出的调节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相应措施,主要包括转变外贸发展战略;改善内部经济失衡状况,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行企业“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4.
据最新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71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35亿美元.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体现我国不断增强的对外清偿能力,也反映了我国正在更大程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但我们应注意到,持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已经造成了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明显失衡,并使人民币处于不断增大的升值压力下.文章将对造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根本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格外引人关注。本文根据2000—2008年我国双顺差的发展状况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邓鸿光 《科技信息》2011,(8):203-203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其中,货物项目顺差360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18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31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58亿美元。200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盈余943亿美元,证券投资盈余42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亏损1211亿美元。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2008年末,储备资产增加4189.78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达4178亿美元之多。总的来说,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与之相伴随的是资本项目的持续顺差以及外汇储备的激增。在瑟沃尔关于国际收支约束下经济增长模型的框架下,以外汇储备作为衡量我国双顺差的指标,分析了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荣 《科技咨询导报》2013,(35):254-254
在过去的十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一直都保持着"双顺差"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量的增加,巨额的外汇储备加强了我们国家对外紧急支付的能力,也体现了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但是持续的双顺差和太多的外汇储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虽然中国对外贸易连续几年实现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但贸易条件却不断恶化。分析了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玉新 《科技信息》2007,(34):186-186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它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是当前经济内外部失衡的集中表现。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的形成原因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纠正双顺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实行分辖联行逐笔对帐是联行对帐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分辖联行逐笔对帐业务提供完善和连续的支持,加速资金周转,杜绝犯罪,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系统涉及的数据及数据流向;阐述了系统总体设计思想;重点讨论了帐务正确和完备性制约体系、三级安全保密体系及最佳逐笔核对算法的设计,为银行业务系统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目前我国的税收博弈透视“纳什均衡”到“协调博弈”的基本内涵,并揭示现代学者极为注重的市场经济运行中税收博弈的“动态均衡”特征。“协调博弈”正是建基于动态均衡理论之上的,它指的是具有动态而多重均衡的策略相互作用之经济体行为性质。税收博弈中的动态均衡是当代市场经济运行“竞争合作”(CO-COMPETITION)中所须的一种积极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13.
浅析梅特涅的均势外交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特涅的均势外交随机应变,频频得手,外交界褒贬不一。究其实质,它借楚构和维持欧溯。五强均势”格局恢复了奥地利在欧洲的强国地位;从其深远影响看,它不仅使臭地利的国际地位不断恢复和壮大,而且使欧洲长期稳定下来,为欧洲进入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阶段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各国外交家提供了诸多均势外交思路。同时。他的均势外交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阐述了其内涵以及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双重影响。在此基础,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外汇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盗版与"利益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益平衡”成为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一个新话题。作与公众之间,确有利益平衡问题。而作与盗版之间,则是侵权与维权的问题。作与公众之间,在本质上是利益一致的。网上盗版为了掩盖自己侵权的真面目,总是把自己扮做公众利益的代表,以便混淆黑白、从中渔利。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有利于维持作与公众利益的平衡,有利于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干扰会计行业的秩序,而且还会产生误导,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分析入手,指出会计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单位内部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监督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客观原因,在阐述财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和分析会议信息失真现象的诱因之后,提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几个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奥地利由于与法国交战节节败北,国家面临严重危机。外交大臣梅特涅临危受命。推行其纵横捭阖的均势外交策略,不仅恢复了奥地利的欧洲强国地位,而且还在欧洲构建起“梅特涅体系”,使欧洲保持各国均势相对稳定与和平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他对国际均势外交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均势外交策略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