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PCR法对77例胃、十二指肠患胃粘膜Hp cagA基因和vacA基因的扩增以探讨cagA基因和vacA基因型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77例Hp感染患中,60例检测出cagA基因,阳性率为77.9%,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阳性率分别为87.8%(43/49)和60.7%(17/28),其差别有显意义(P〈0.01,vacA的2种亚型vacA1和vacA2各占79.2%(61/77)和20.8%(16/77)。每种胃粘膜只能扩增出vacA1或vacA2的一种产物,其中vacA1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中的检出率为87.8%(43/49)和64.3%(18/28),两判别有显性(p〈0.02)。这些结果提示cagA基因和vacA1基因型Hp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这对HP相关的消化道疾病的预后和临床治疗有  相似文献   

2.
采用特异性引物,使用PE公司生产的9600型PCR仪分别扩增了临床分离的66株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的cagA的298bp片段、cag致病岛的cag I中的170 bp和cag Ⅱ中的597bp片段,对H.pylori中cag致病岛各片段的存在状况与胃部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agA,cag I,cagⅡ在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三组疾病间的检出差异无显著性(P>0.05).cag致病岛的完整状态在上述疾病中差异显著(P<0.05).说明cagA,cagI,cagⅡ的存在或缺失与疾病的相关性并不显著;cag致病岛的完整状态与疾病的类型相关,且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大其完整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及致病机理.方法进行临床病例分析及相关病理、毒理实验.结果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功能性基因组可能填补我们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病机制理解的许多空白,加速新疗法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TLR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的TLRs的遗传多态性在各种疾病中的免疫学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对其他哺乳动物TLRs的免疫学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综述TLR9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几种疾病关系的研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P)是多种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一直以来认为胃部是其主要聚集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口腔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HP,一定条件下会引起某些口腔相关性疾病,并且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具有某种关系,可能是胃部HP复发再感染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肠外疾病的关系.方法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密切相关而且还与某些胃肠外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幽门螺杆菌作用机制复杂,在不同的疾病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弄清幽门螺杆菌作用机制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肠外疾病的关系.方法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密切相关而且还与某些胃肠外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幽门螺杆菌作用机制复杂,在不同的疾病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弄清幽门螺杆菌作用机制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菌,胃(MALT)淋巴瘤的致病因子,亦可能是胃癌协同致癌因子,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有待明确,与其他疾病也有关联。HP致病主要依靠其在胃粘膜的定居能力和致病因子,很可能是胃粘膜免疫反应的结果。血浆和胃液的生长抑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含量下降,粘液结构的破坏、脱落,以及胃粘膜血流量下降等促使溃疡发生。长期慢性炎症导致肠化,异型增生直至胃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凋亡,以及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抑癌基因的缺失等,增加了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254例胃部疾患病人中的255例胃粘膜肠化生病人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及肠化生在发病年龄上大于55岁者较小于55岁老常见,HP阳性患者肠化生发生率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表明HP感染与胃粘膜肠化生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Hp)是80年代发现的定植于人类胃腔的致病菌,它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和胃癌密切相关。目前治疗Hp感染的方案很多,近年来兴起的微生态疗法为Hp相关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对Hp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大大提高抗Hp感染的疗效.减少耐药性发生,并可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因此.益生菌治疗Hp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探讨汉族人GSTP1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CR-RFLP)检测68例健康汉族人和50例COPD患者GSTP1基因型。结果:健康人群和COPD人群中有3种基因型,但以Ile105纯合子基因型为主,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TP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OPD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细菌培养、尿素酶试验和酶免疫技术同时进行Hp检测,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评估。以细菌培养为金标准,尿素酶试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51%和96%,EIA法为95.35%和86%。细菌培养对Hp感染具有确认价值,但耗时较长,检测过程较复杂。尿毒酶试验简便快捷,适宜于在胃镜室快速检测以及在基层医院普及开展。EIA灵敏性高,特异性稍低,但仍不失为一种Hp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深圳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和探讨深圳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简称Hp)的感染状况而开展了本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0~2004年深圳地区来儿童医院就诊患儿进行抗Hp抗体阳性检测.结果显示722例儿童血清男性儿童Hp阳性率(9.09%)和女性儿童Hp阳性率(9.72%)大致相近, 随着年龄增加阳性率也随着增加,与年龄呈正相关.深圳关外的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13.77%)明显高于深圳关内的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8.11%).深圳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ELISA法适合于在儿童中展开Hp的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也提示深圳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消化道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南宁市不同位置的三家医院进行调查的消化道疾病与气象关系条件的资料,得出了成年人的肠胃炎、胃溃疡、小儿腹泻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较为密切,其高发季节是在气压高、气温日较差大、气温低、湿度小的秋冬季节。  相似文献   

15.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7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DNA的ABO血型基因型,并通过统计学分析,与255例海南汉族正常人群DNA的ABO血型基因型作对比分析,以探讨新生儿黄疸与ABO血型基因DNA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海南籍汉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ABO等位基因中以A等位基因多见、O等位基因少见,在海南籍汉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ABO血型基因型中以AO1基因型和BO1基因型多见、BB基因型和O1O1基因型少见,与海南籍汉族正常人群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可能与ABO血型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症的关系①林炳珍杨善民颜江华张长弓(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很高的人群感染率及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高度相关性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1,2]....  相似文献   

17.
多晶型是固体药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文章讨论了多晶型对药物溶出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作用时间、毒副作用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热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家鸡血清淀粉酶多态位点及遗传方式、基因型分布特征;并论述了淀粉酶多态性在家鸡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作为家鸡品质特性的遗传标记、早期选育的遗传指标以及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n,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遗疡、胃癌的主要病因.阐述了传统的尿素酶试验、快速呼气试验及最近发展起来的Hp抗原和基因水平检到等多种检到Hp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