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In 1985, more than thirty geomorphologists, planetary scientists, and remote sensing specialists gathered at a conference center in Oracle, Arizona, to discuss an emerging area of research that they called “mega-geomorphology.” Building on a conference of the same name held in London in 1981, they argued that new techniques of remote sensing and insights emerging from the study of extraterrestrial planets had created opportunities for geomorphology to broaden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scope. This new approach was, however, neither unproblematic nor uncontested. In the discussions around mega-geomorphology that took place in the mid-1980s, the perceived conflict between the use of remote-sensing techniques to observe phenomena on vast spatial scales, on one hand, and the disciplinary centrality of fieldwork and field experience to geomorphology, on the other, was a recurrent theme. In response, mega-geomorphologists attempted to re-situate fieldwork and re-narrate disciplinary histories in such a way as to make remote sensing and planetary science not only compatible with geomorphological traditions but also means of revitalizing them. Only partially successful, these attempts reveal that the process of adopting a planetary perspective in geomorphology, as in other earth sciences, was neither straightforward nor inevitable. They also show how the field and fieldwork could remain central to geomorphology while also being extensively revised in light of new technical possibilities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地质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核工业发展紧密相连,该文针对南华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立足本校核特色,加强实践环节,创建核特色《矿物岩石学》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完善考试制度等措施,从而达到构建《矿物岩石学》的“核特色”课程教学新体系设想.  相似文献   
3.
4.
用生油岩生烃动力学模型计算生油气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埋藏较浅的未成熟的东濮生油岩样,在岩石评价仪上进行不同升温速率的热解模拟实验,用Friedman方法处理,求得一系列在不同生烃率时不同的动力学参数。将此样品热解生烃动力学模型与该地区沉积速率、地温梯度等地质参数结合,用龙格-库塔法计算出在天然地质条件下,不同埋深处生油岩的生烃率及已生成油气量的数值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神农架地区玉泉河流域规划与各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易于开发、经济技术指标优越的龙潭嘴等坝区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讨论,为合理利用玉泉河流域水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唐山城市防灾的地质灾害分区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唐山市区曾发生过的地质灾害及其相关的活动构造、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和地貌条件,从城市建设和安全的角度进行唐山市地质灾害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7.
冀北丰宁地区的小坝子潜流纹岩、黑山咀流纹斑岩、老虎沟门花岗岩和窟窿山花岗岩是空间上紧密共生、生成时间相近和矿物组成相似的碱长花岗质岩石,也是华北地区中生代晚期岩浆作用的代表性产物。本文报导了这些岩石的地质学、岩相学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比较了它们的异同,探讨了物质来源问题,提出它们可以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即一类来源于较浅部的、以火成表壳岩为主的变质物质、另一类为较深部的火成物质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关于地质理论中的思维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学理论中思维因素和地质思维的概念、属性、特征以及在构筑地质理论中的作用,对地质思维中的时空域、思维逻辑和地质思维的本质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王建  胡罡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598-3601
通过对胜利油田高采收率断块油藏地质开发特征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了其获得高采收率的成功开发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开展人工仿强边水驱开发断块油藏的技术思路。矿场试验研究表明可以实现剩余油的有效动用和高效波及,而且对断块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还有利于油田的污水减排工作,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张卫国 《科技资讯》2012,(29):94-95
医学地质主要研究地球上无机物(矿物、岩石、元素等)和有机物(微生物)对人类、动植物的作用和影响。煤炭矿产的乱采滥挖,使矿物、岩石、元素由静态变为动态,也广泛的扩散了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医学地质在现今大环境下为医学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研究的结合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促进了煤炭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