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廉州湾地处河口地区,藻类暴发性增殖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探究广西廉州湾藻类增殖的规律,本研究根据藻类暴发性增殖现象时存在溶解氧、pH值、叶绿素同步升高或降低的特征,对2015-2020年廉州湾海域运行的自动监测站和赤潮现场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廉州湾藻类暴发性增殖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南流江、西门江至大风江入海口的近岸海域,暴发的频次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不同季节来看,冬季和夏季发生的频次较高,但藻类增殖现象的持续时间基本未超过7 d。藻类增殖现象发生的频次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南流江上游环境整治有关,反映出入海河流水质改变对近岸海域的直接影响。因此,持续保持陆地污染源科学有效的管理对廉州湾的生态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赤潮、蓝潮,是海洋中的生物荧光现象。为何白日的有毒赤潮,夜晚却魔法般地发出奢华的蓝色光芒?在这里找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3.
不同Fe~(3+)浓度下赤潮异弯藻对阳光UVR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Fe3+离子浓度环境下,赤潮异弯藻对阳光紫外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UVR)的响应.结果发现,在Fe3+限制(5×10-3μmol/L)的情况下,阳光紫外辐射的存在,可以提高赤潮异弯藻的生长速率.而在Fe3+饱和(11.65μmol/L)的情况下,这一现象并不明显.说明Fe3+限制培养的细胞,对UVR的敏感性下降.细胞紫外吸收物质(MAAs)的合成受到Fe3+的调节.生长于Fe3+饱和环境下,接受全阳光辐射,胞内MAAs的含量增加明显,抵抗UVR的能力加强,生长加快.因此,赤潮异弯藻对UVR的响应机制,是受到细胞可利用Fe3+浓度调节的.  相似文献   
4.
污染环境中赤潮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污染环境中两种释放毒素的赤潮藻类和一种浮游动物的相互作用,考虑外界污染源排放毒素和浮游植物排放毒素,建立赤潮藻类离散时滞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模型的稳定性及分岔行为,得到每个种群生存和绝灭的阈值,以及时滞和内禀增长率增加时,会发生一系列Hopf分岔.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收集整理2001—2017年相关数据, 对我国近海海域赤潮爆发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 我国近海海域赤潮发生规律呈先增后减趋势, 2001—2005年, 近海赤潮面积和频次大幅度增加, 2006—2017年则明显减少。2008—2017年, 我国发生赤潮608 次, 引发赤潮的第一优势物种有65种。其中,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是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的生物, 共计106次。各海区赤潮的影响因素有差异: 渤海区赤潮面积变化主要受营养盐和总氮影响, 东海区赤潮面积和次数变化与营养盐、总氮、总磷和亚硝态氮显著相关, 南海区赤潮面积变化与污染物入海量和CODcr显著正相关(P<0.05)。为进一步减少赤潮爆发, 提出我国近海海域赤潮防治建议: 建设在线监测站点, 采取因区制宜的管控措施, 加强源头排污管理, 完善应急响应体系, 进行海洋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6.
海洋有害赤潮调控功能菌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赤潮的微生物调控研究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以菌治藻"的赤潮调控理念格外引人注目.先从国内外抑/杀藻菌及其作用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再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筛选获得的海洋抑/杀藻细菌,探讨该类菌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最后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如何有效应用MODIS荧光高度(fluorescence line height,FLH)产品于近岸水华监测,基于福建近岸浮游植物水华期获得的35组实测遥感反射率和叶绿素a数据,提出MODIS FLH差值法,即当日FLH与前14 d平均FLH差值≥0.06 mW/(cm2.μm.sr)时,判别为水华发生.取2005年6月和2003年5月两个赤潮案例,处理获得MO-DIS卫星FLH时间差值产品,依据FLH差值≥0.06 mW/(cm2.μm.sr)的判据,判别水华影响区域与实际报道吻合,说明这一方法对于本研究水体行之有效.适用其他水体的情况尚未知,且具体的判据可能随水域而变化,进一步的研究与实例检验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氮、磷等元素在水中溶量的增大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而水体富营养化致使藻类等水生浮游植物迅速繁殖产生赤潮赤潮的产生使水质恶化,鱼、虾死亡,人、畜中毒,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针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提出了综述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标记的DNA和lecfn探针对来自赤潮现场样品中的目标赤潮原因种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探针能从比较复杂的现场样品背景中把目标赤潮生物识别出来.从检测效果上看,各种DNA探针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微小原甲藻和T.pulchellum标记识别的荧光信号强度相对于lectin探针要弱.Lectin探针与明视野下的显微镜计数结果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但lectin探针对目标藻的绝对栓出数量比明视野下的计数结果要低.lectin探针(ConA)和DNA探针(PM18S02、PM28S02)对现场样品中微小原甲藻的检测计数结果也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在这些检测条件下,不同的探针对特定目标藻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相关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近海赤潮消亡后水体缺氧的预测与生物防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发生中肋骨条藻赤潮期间,跟踪监测赤潮消亡过程及消亡后DO的变化,同时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观测.研究江蓠对赤潮消亡后水体DO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蓠可以减缓赤潮消亡后出现的水体缺氧;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可以预测海区赤潮消亡后DO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