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在影响中国文化的同时,其所倡导的在思想上追求"得道",精神上追求"超然物外"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下对于从事于医疗战线的护理人员的自我修养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老子想尔注》与《列仙传》是东汉时期的两部有关神仙理论的著作,它们的阐述重点不同,前者重视理论建设,后者强调感性实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丰富了东汉的神仙思想,为后世道教神仙理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年来很多公务人员不熟悉马克思主义,不重视理论学习,提出公务人员应传承和恪守老子“以道蒞天下”的管理哲学思想.老子的“道”是指客观规律,就是指理论包括管理哲学.老子的“以道蒞天下”,就是认为要用“道”(客观规律)来指导国家社会的管理,并普及之.重新阐述老子经典著作《道德经》关于“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以道蒞天下”与学理论用理论的价值,特别是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管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茶树之根在中国,茶道之魂在华夏。茶与中华传统文化结缘,孕育出精深而古朴的茶道。茶道作为茶者的精神家园,彰显茶人一生的信仰和追求。以茶为媒,以茶载道,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中国茶道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更直接的体现是历代茶人对自然志趣的执着追求。因此,中国茶道是由茶入道,品茶修道,因茶悟道的完美过程。  相似文献   
5.
五千言的《道德经》包含着丰富的生命哲学智慧,一直以来人们片面地认为老子重视生而忽视死,强调生命的无为而否定生命的有为,关注人的自然生命而轻视社会生命。本文结合《道德经》文本,通过对生与死、有为与无为、人的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关系的辩证分析,重新认识老子的生命哲学思想,体悟老子生命价值观中的辩证智慧。  相似文献   
6.
“专升本”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存在许多弊端,可从现代管理理念与老子管理思想的契合点出发,提出优化馆员环境、强化组织文化建设、完善管理机制等改良措施与对策,以保证升格后的高校图书馆在与其它信息机构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7.
沈葹 《世界科学》2010,(5):44-47
<正>1.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几句出于《老子》的名言,倒颇切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物理学的进展脉络足可为之作证。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物理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可以正确反映各种物质系统之物理性状和物理运  相似文献   
8.
竹简《文子》二次论及"经",四次提到"传",学者多据此认为简本《文子》当时已称"经",且分为上经、下经两篇;甚或认为简本《文子》包含了"经"、"传"、"说"三部分。上说皆可商榷。考之典籍可知:简本《文子》中的"经"非指《文子》本书,而是指《老子》;"传"也是指他书,具体何指,文献阙而难征。竹简《文子》的出土表明,先秦时期《老子》本书虽未题以"经"名,但已被他书尊称为"经",取得了事实上的"经"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10.
谦虚是中国传统美德。《道德经》和《论语》这两部经典反映了老子与孔子的谦虚观。他们面对别人的称赞时,总是自谦地认为自己的地位十分低微。在求学和为人处事方面,二位圣贤都表现出谨慎、谦恭的态度。事实上,老子的观点是"无为而无不为",孔子的观点是"待贾者而沽"。这都表明他们渴望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谦虚观的践行正好实现了他们这一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