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系统科学   126篇
丛书文集   216篇
教育与普及   3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2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433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科技》2021,(1):98-100
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本文选取最大斑块指数(LPI)和景观形状指数(LSI)两个指标,分析郑东新区2007—2019年城市化进程中的景观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2.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知识迭代发展,促使知识生产模式发生重大转变,催生了“大学—产业—政府—公众”四螺旋动力结构的建立和研究型大学知识生产新生态重构。以多伦多大学人工智能发展为例,考察其四螺旋利益相关主体及实践。从内在机理看,4个主体在互动运作中不仅重新确定了各自角色,而且还建立了大学(知识)—产业(产品)—政府(治理)—公众(公益)的新型逻辑链条,平衡公私利益格局,把公益指向作为人工智能四螺旋运作的中心目标;从外在特征看,4个主体形成了以大学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网络,并牵引其他主体形成环高校创新集群。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中不断发力,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但仍需要在国际比较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基于案例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人工智能有必要把握4个方面:一是走进中心,塑造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领导地位;二是以专促通,创新研究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模式;三是引企入研,提升校企合作人工智能创新的转化升级;四是人本导向,突出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公共价值。总体来看,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人工智能不仅要面临技术上的挑战,更要面临来自治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21,(1):20-25
非遗传承景观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对促进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漳州非遗传承景观化建设为例,从文化景观视角论述了非遗与城市景观建设的关联耦合,诠释了非遗文化传承景观化的实践策略,最后提出了创刊漳州非遗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并在文化形态呈现方面提出了原型重现、要素整合、形态置换、意境关联等观点。以期为促进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提升与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研究联合体内涵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研究联合体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探析RJVs创新物种、RJVs创新群落、RJVs产业体系的形成过程。为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应加强研究联合体的顶层设计,规划培育RJVs创新物种、RJVs创新群落、RJVs产业体系,增强对国内外RJVs创新优势种吸纳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实地调查了湖北科技学院校园植物景观配置情况,讨论了校园植物景观的配置原则与功能,对湖北科技学院的校园植物景观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以前以天然自然的状态存在着,遵循自己固有的演化规律。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中所蕴含的人工信息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其中间接效应尤其具有不可预测、难以控制、不可逆、强度大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信息及其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的效应都飞速增加。人类社会对人工信息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的承受力是不对称的,大量增加的负面效应(例如非典病毒)如果超过临界值,可以将人类社会摧毁。因此它预示眷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7.
“景观”一词的翻译与解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景观”一词在世界各国语言中颇为相似,英语为Landscape.德语为Landschaft.俄语也发音相近,只有法语不同。中文翻泽为景观.通用于科学界与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该词的原意按牛津字典的解释为“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景观作为科学名词19世纪初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洪堡德(A.Von Humboldt)引入地理学,他最早提出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自然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以后由苏联地理学家贝尔格等发展成为景观地理学派,将景观定义为“自然地域或水域的综合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地理科学》一书(科学出版社,1995)中是这样定义的:“景观一词源于德文Landschafl,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和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  相似文献   
8.
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系统退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是省域最重要的景观生态系统类型。自然状态下,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系统中景观组分性质优良,景观要素组合协调,景观生态过程稳定,景观功能较强。然而,在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之下,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系统显现出明显的退化特征,具有表现为景观要素组合关系改变、景观组分性质劣化、景观生态过程逆转、景观生态系统抗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考虑一个具有时滞的非自治的捕食——食饵生态系统。该系统是由一个捕食,二个食饵种群所构成我们给出了系统的周期解是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方资料,分析了广州科学城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群落外貌、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灌丛共有维管束植物61科117属140种。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一亚热带植物区系占优势,群落的外貌主要由草质、单叶和小型叶为主的小、矮位芽植物所决定。在分析灌丛群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用乡土树种营造森林植被的景观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