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2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234篇
教育与普及   4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564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页岩气藏最优井距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压裂效果后评估的问题,开展了多段压裂水平井改造参数解释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井距优化。通过建立的渗流数学模型明确页岩气井生产时地层中存在的流态,形成基于线性流识别和特征线诊断技术的压裂参数解释方法,并对参数解释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论证。之后通过定义百米地层累产气进行均匀压裂情况下井距优化。研究表明,地层进入边界控制流后能准确确定裂缝半长,且不影响气井的产能预测;井距的决定性因素是裂缝半长,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受SRV内外区相对物性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据此可指导现场井距优化及开发技术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前轮转向时车轮中心主销拖距和车轮定位参数对车身抬高量的影响,建立了车身抬高量模型,并采用图形变换的方法进行求解,再应用改进的Sobol法对车身抬高量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比较了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角、车轮中心主销拖距对车身抬高量的贡献度。结果显示,车轮中心主销拖距、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对车身抬高量影响较大,其总效应指数分别达到0. 7323、0. 0270、0. 0219,说明车轮中心主销拖距是一个对车身抬高量影响较为明显的参数。  相似文献   
3.
4.
5.
GPS高精度定位中,周跳的探测和处理是一个核心难点.电离层残差法因为其探测精度高而被广泛应用于探测周跳,但是不能分离具体频率上的周跳.根据该特点,对于联合电离层残差法和伪距相位组合法两种方法消除周跳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完全解决电离层残差法不能分离周跳的问题,联合之后的周跳探测方法灵敏度高,探测准确,计算原理快速简单,是一种探测修复周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沉管隧道多尺度方法与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沉管隧道多质点-弹簧抗震简化分析模型的不足,如无法合理模拟沉管接头的细部构造及力学特征,提出了一种同时表征沉管隧道宏观整体响应和细观接头构造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其中宏观多质点-弹簧-梁耦合模型用于描述沉管隧道结构与地层的动力相互作用以及宏观整体地震响应特征,细观精细化模型用于捕捉沉管接头的张合量、剪力键受力等动态演化规律。以广州某沉管隧道为应用实例,建立了相应的地震响应多尺度分析模型,综合考虑地震动输入方向、运营期环境温度变化等工况组合,研究了沉管隧道管节受力、接头变形、剪力键受力等地震响应特性以及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震动输入方向随着与隧道轴向夹角的增加,结构剪力及弯矩明显增大,而轴力及接头变形随之减小,90°输入时峰值轴力的降幅超过了85%,而接头最大张合量仅为0°输入时的17%;环境温度变化对沉管隧道轴向受力及接头变形影响显著,降温导致接头最大张开量增加了约30%,并使隧道出现了接近峰值轴力60%的拉力。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交通强国战略规划的提出和全面实施,中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也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根据中国目前的隧道建设水平,本文引入了超长隧道的概念,介绍了修建不同超长隧道需要面临的技术挑战,并展望了一些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桩筏基础力学性能分析,基于荷载分担比率和曲线的代表性,主要研究参数改变下前排中层桩的力学性能改变.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为平台来模拟原位桩筏基础试验,针对横向荷载受力,考虑合理的网格划分、桩-土之间的滑动及脱离、边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验证.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如桩距、桩长和桩径参数较准确的反映了桩筏基础的受力机理,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