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知识论中,探讨经验知识,给予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刘易斯是第一位论述当代知识论意义上给予论的学者。"直观无概念则盲"是刘易斯给予论的逻辑起点,也为其实用主义的实在论服务。从"直观无概念则盲"导出给予是消极被动的,而概念是主动、自发的;给予仅给我们使用概念时提供对象,给予与概念的互动建构了知识的对象。因此,给予具有认知地位且发挥基础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适的德育观主要包括:“人性即人欲”的德育出发点,“健全个人主义”的德育目标”、“实用主义的德育方法”等,对其德育思想要采取科学态度与方法,批判地吸收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3.
深化高师教育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应从两个方面加强理论思维:一是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入手,强调理论思维对于实践的批判反思和能动把握;二是从分析理论“经验化”的误区出发,强调理论思维对于克服“经验化”倾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作为实用主义的鼻祖,皮尔士首先和主要是一位逻辑学家.他的实用主义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逻辑学说,要求从逻辑学理论上对其进行解读.审视科学实用主义同逻辑学的内在的、历史的联系及其形而上的蕴含,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实用主义理论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论明清时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明清时代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认为中国人对基督教文化的吸收存在大量的误读现象,导致了中西文化撞击下中国文化发展的独特景观。同时本文探究了产生误读的原因,认为与中国的传统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历史过程不是互相分割,而是有其内在的关联。本文试图就此把它们概括为三个阶段,且对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旨趣在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进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拓展。但是,这条路径已经将环境伦理学引入了歧途,它不仅没有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痕迹,也没有对环境问题的实际解决贡献力量。走出环境伦理学困境的诉求和实用主义的精神最终结合并孕育出环境实用主义,由此开启了对环境伦理学的改造之路。改造的核心在于逃离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内在价值枷锁,将环境伦理学重新拉回到真实的生活世界,其核心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主张多元主义,拒绝形而上学争论以及参与环境实践。  相似文献   
8.
作为杜威学说在中国的最佳代言人,胡适的文化理论和文学实践都证明他不愧为杜威最好的中国学生.相反,同样留学美国的吴宓、梅光迪和陈寅恪等学衡派诸人,却拒绝了杜威,转而以白壁德为精神导师.同为谋求振兴中国文化的精神救药,为何他们的选择产生巨大差异?通过对学衡派有关论著中对杜威学说的评述(包括他们私人记录中的相关议论文字),可以读出他们做出上述文化抉择的原因,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为何没有接受白壁德学说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迟夕 《世界博览》2013,(19):64-64
W 您不仅是留学机构的CEO,也是一位在很多国家学习、工作过的留学生,还是一个留学生的父亲,您的儿子现在在哪个国家求学呢?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传统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系统因素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建立在基督教文化、共和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基础上,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和个性生成的实用主义是美国文化传统的主要特点.实用主义文化传统影响着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观、课程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多样化特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