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36篇
系统科学   202篇
丛书文集   130篇
教育与普及   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308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交叉口的机动车通行效率及环境效益,采用改进罚参数来构造一种新的Lagrange乘子法对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优化配时。通过权重系数建立车辆延误与尾气排放的数学模型,利用改进Lagrange乘子法进行优化,将其结果与两种典型智能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并利用VISSIM(Verkehr in Stadten Simulation)微观交通可视化仿真软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的信号配时使车辆延误降低19.89%,尾气排放量降低2.379%,可见大比例优化了交叉口的车辆延误,同时可以降低尾气排放量。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从工期的确定,工程合同的变更,工期延误的界定及解决工期延误的对策等方面论述工程施工工期,供工程技术人员对工期有全面了解,有效规避因工程延误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针对车辆在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间的整体运行特性,建立了各条车道的车辆平均延误计算模型。以各交叉口的周期时长和相位绿灯时间为约束,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间的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信号协同配时方案。以位于苏州市高新区内有轨电车沿线的两个相邻交叉口为例,采用实际数据验证所建立的方法,并设置钩形弯渠化方案。将设置的钩形弯交叉口与其相邻常规交叉口的信号协同作为改进方法,在VISSIM软件中对比分析改进方案与现状方案的车辆延误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的信号协同优化方法可有效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尤其是干道直行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可降低车辆的平均延误。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轨道车辆在轨面激扰下的运行平稳性,根据车辆运行特性与车辆构造原理,本文建立列车转向架-车体耦合的四自由度垂向振动模型,利用Simulink建立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对车辆以两种速度通过轨道激扰时车体各性能指标的响应进行研究。此外,为抑制轨道车辆车体的弹性振动,在车体底架下安装动力吸振器,建立有动力吸振器的优化振动模型,分析动力吸振器对列车垂向振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可知,优化后的振动模型能够有效减少车辆的垂向振动,进一步提高轨道车辆运行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一元Bernstein多项式在相邻等距剖分点的差值和Sigmodial转移函数性质设计单输入单输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 SISO)三层前向神经网络,并给出选取连接权和阈值的方法。此外,依据一元Bernstein多项式逼近连续函数定理证明SISO三层前向神经网络对连续函数也具有逼近性,进而通过实例获得该网络的一种输入输出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接触界面振动对摩擦的影响, 自主设计实验装置, 以在振动台上匀速滑动的滑块为对象, 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法向振动和切向振动引起界面切向运动减摩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振动台的法向振动和切向振动经常同时存在。当界面振动, 且滑块与振动台之间的切向相对速度方向不变时, 滑块受到的平均滑动摩擦力与无振动时相同, 没有减摩作用; 当滑块与振动台之间切向相对速度的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或存在stick-slip (黏滑)时, 与无振动时相比, 滑块的平均滑动摩擦力有明显的减摩作用。根据Coulomb摩擦定律建立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说明在界面运动为已知的条件下, Coulomb摩擦模型能够反映界面间的摩擦作用。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 当法向振动和切向振动同时存在时, 振动引起的界面切向相对运动造成摩擦力方向的周期性变化或stick-slip是减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2019年成都锦城湖监测点PM_(2.5)的监测数据,研究成都市冬季PM_(2.5)的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型进行颗粒物溯源及追踪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环境空气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53 g/m~3,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_(2.5)质量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性,与风速呈负相关性,与湿度呈负相关性,与气压呈显著负相关性;成都市冬季气团主要来自东北方向,来自东南偏南方向的PM_(2.5)及其前体物对成都市PM_(2.5)质量浓度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0.
元初郭守敬仿唐僧一行举行大规模"四海测验",其早期工作给出6个地点的北极出地高度、夏至晷影长度和昼夜漏刻,实际上是一份地理纬度间隔10度的晷漏数据插值表.6个地点分布在南北两条基线上,一条以地中"岳台"为基点指向"南海",另一条以蒙古旧都"和林"为基点指向"北海".前后期所有27个测影所大致分布在几条著名子午线和五度间隔纬线上.结合"岳台子午线"的经向位置和"北极出地一十五度"的纬向位置,可以锁定南海观测点在东经115°,北纬15°附近,再依据南海岛礁的出露情况可以唯一确定郭守敬的"南海测验"地点就在黄岩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