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语言本质及其实现形式的不同看法构成了当今语言学界的焦点话题之一。主流话语和批评话语在对语言的态度上形成了复杂的关系,澄清其视角之不同是对语言深刻认识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新词语大量输入,是近代中国面对的一种文化态势,中国学人对此持抵制和迎受的两极态度。而汲纳外来词以丰富本民族语汇,与强势的西方话语系统实现良性互动,是汉字文化的健康走向。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美学理论的表述形式由于时间潮流的冲刷而渐渐风化,这是我们面对黑格尔美学理论的困境。为了应对这一难题,我们试图采用话语表述策略来还原黑格尔的审美世界,从而初步证明审美的理论世界能够而且应该从政治性话语世界汲取能量和活力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张唯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2):98-101
问句是法庭会话的基础和特征。通过对三场典型法庭审判中的问句进行定性的分析,归纳出问句的类型及其功能,进而揭示出法庭会话这一法律诉讼文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语境十分复杂、难以穷尽。语境对话语的产生和话语意义的理解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体现在:依赖语境可以帮助受话 者听出“言外之意”、辨析岐义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语义上不合格或不规范的句子或词语推断出正常的信息、从模糊的意义推断 出具体明确的信息、推断出与句子意义相反的信息、进行省略、自动补充语意等。  相似文献   
6.
英语报刊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衔接是衔接的主要部分。本文以韩礼德等语言学家的衔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报刊语篇进行具体分析,指出词汇衔接能使语篇达到统一的语境,是构建语篇主题以及使语篇连贯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主体性地位在近百年来的中国语言史上历经兴衰沉浮,为国人对汉语语言字的认识而左右摇摆,而汉英对比理论与实践由于既受国内影响,又长期受制于国外东方主义的语言认识论,所以对汉语语言主体性认识不足,于是在研究倾向上呈现出以英律中的不成熟状态,不仅造成了语言研究原创能力的萎缩,也失去了民族化身份,在国际上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但这种倾向正随着汉语主体地位的复兴而改变,尽管这种变迁比较缓慢并伴随着迷茫与图惑。  相似文献   
8.
"体裁分析"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体裁的概念分析得出:体裁具有社会交际目的特征和特定宏观结构模式;而具体分析某一体裁的宏观结构时,可参照体裁分析理论提出的七个步骤和五种语篇模式的特定结构进行分析,从而达到理解和写作某一体裁的目的。体裁分析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有全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作为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模糊限制语有着独特的语义特点和丰富的语用功能.结合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对其进行语用分析,将进一步证明在日常会话中使用模糊限制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建构的“中国形象”与西方“中国形象”话语谱系有着明显的联系与区别。针对西方“中国形象”话语的负面成分。例如“黄祸说“”以及中国妇女形象等问题,林语堂在建构自己的“中国形象”时作了修改;同时,林语堂也借鉴了西方“中国形象”的合理成分。这一借鉴隐含了现代性的观照。林语堂的“中国形象”建构策略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好的范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