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本文利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了333. 15K 时一些卤代烃溶质(氯代正丙烷、溴代正丙烷、碘代正丙烷、氯代正丁烷、氯代异丁烷、溴代异丙烷)在环丁砜-NaI 溶液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_1~∞.实验结果表明.lnγ_1∞和 NaI 的摩尔分数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用二氧化二氢噻吩作β-硅钼酸的稳定剂,抑制向α-硅钼酸的转化,效果较丙酮好,并采用1-氨基-2-萘酚-4-磺酸与亚硫酸和抗坏血酸混合还原剂,促进硅钼蓝的还原,配合82型示差光度计,可在半小时内完成测定,本法可测含二氧化硅在50%以下的铝合金试样,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B.E.Conway等的静电盐效应理论计算了各种质子型和非质子型非电解质溶质在环丁砜+盐溶液中的盐效应常数。讨论了不同类型溶质和电解质相互作用的差别。结果表明:用单纯的静电模型描述离子与质子型溶质的相互作用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改进的Scatchard-Hildebrand的溶液理论(MSHT)应用于非水电解质溶液,并应用于研究气液色谱中溶质在含盐混合固定液中保留参数的变化规律。对于溶质—盐无络合作用的体系,MSHT指出:Setschenow的盐效应方程在GLC中成立。另外,本文还由溶质的色谱保留参数和盐在环丁砜中的溶解度数据,计算了MSHT的组分间相互作用参数X_(ij)、l_(ij)。  相似文献   
5.
根据文献报道的环丁砜-芳烃抽提体系相平衡数据,采用UNIFAC-Dortmund基团贡献模型拟合了CH2-SULF、ACH-SULF、ACCH2-SULF三对基团的交互作用参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其工艺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分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各塔工艺操作参数与工业实际操作值基本吻合,抽余油中芳烃的质量分数为0.13%,苯产品收率达到99.95%,甲苯产品收率达到99.76%,芳烃纯度为99.89%,达到了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环丁砜为溶剂合成多取代联苯型聚芳醚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成功地合成了两种耐温等级很高,可溶解的新型聚芳醚酮;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65℃和295℃,5%热失重温度均在500℃左右,二者均易溶于氯仿,二甲基乙酰胺等多种非质子型极性溶剂。考察了碱,溶剂,反应温度,反 物浓度,脱水方法等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甲苯—环丁砜—硅醚三元体系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浊点法实验测定了甲苯—六甲基二硅醚—环丁砜三元相平衡关系,得到了该三元体系在30℃、35℃、40℃、45℃和50℃下的液-液分层曲线和结点数据,平衡相组成数据的分析采用了液-液分层曲线和体系物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表明,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基本可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温度、时间、初始pH值和环丁烯砜含量等因素对环丁砜溶剂热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环丁砜的改性方法,在溶剂中加入1%(Wt)的碱性改性剂,在200℃,加热6 h,同时通氮气100 mL/min。用此方法得到的改性环丁砜,其热稳定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