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7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331篇
系统科学   307篇
丛书文集   127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50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验证Aif-T18融合蛋白对肿瘤内皮细胞标志分子1(TEM1)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IRES-TEM1-EGFP,转染TEM1阴性表达细胞MS1,经G418筛选得到TEM1阳性细胞株(MS1-TEM1);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ET302-Aif和pET302-Aif-T18,转化至表达宿主菌BL2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菌体得到所需的目的蛋白,采用流式细胞仪和MTT技术检测融合蛋白对MS1和MS1-TEM1细胞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杀伤的效果。本研究中,主要利用单链抗体sc FvT18选择性携带凋亡诱导因子AIF,靶向抑杀TEM1阳性细胞,从而为Aif-T18融合蛋白在肿瘤治疗中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单原子催化剂(SACs)具有高原子利用效率以及高催化活性,在各种催化体系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其原子级别的活性位点与天然的金属蛋白酶类似,因此单原子纳米酶(SAzymes)的概念也应运而生.而金属有机框架(MOF)由于其具有高孔隙率的特点,可以作为合成SAzymes的前驱体.该文总结了使用MOF前体/模板构建SACs的合成策略,以及SAzymes的生物应用,提出了基于MOF衍生的SAzymes的发展挑战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单体和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自组装二聚体,并通过化学模拟得到卟啉自组装二聚体分子的最优构象.结果表明:两种卟啉化合物中氧原子的类型不同;在单体卟啉中未检测到瞬态表面光电压信号,卟啉自组装二聚体表现出较好的瞬态表面光伏特性;卟啉自组装二聚体的光限幅性质优于卟啉1单体.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快拍条件下相干信号波束形成问题,提出一种单快拍相干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首先,构造Duvall特征消除器滤除阵列接收信号中的期望信号,再利用空间平滑方法解相关。然后,依据Hung Tuner算法对平滑后的协方差矩阵进行Gram Schmidt正交化,快速重构干扰信号子空间。最后,将静态权矢量在干扰子空间内的正交投影作为波束形成最优权矢量。该算法可有效避免协方差矩阵求逆和特征分解造成的复杂计算,且能降低由于期望信号泄露造成的子空间估计误差,在单快拍条件下性能良好。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和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的是以 8位单片机 89C5 2为核心的控制系统 ,用来控制小功率的加热炉 .该加热炉的炉温范围为 0℃~ 1 0 0 0℃ ,系统主要调节温度在 80 0℃左右 ,其精度可达± 1℃ .  相似文献   
6.
对于锌湿法冶炼过程中的回转干燥窑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温度场控制方案,它由负压控制、温度和煤气流量串级控制以及含氧量控制来实现。基于这个控制方案,一个回转干燥窑分布式控制系统已经建立在某有色金属冶炼厂。本文介绍控制系统设计中使用的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前,市场上的ICP光谱仪仍以国外仪器为主,国内仪器的开发与研制始终未能有所突破,在仪器分析软件上仍属空白,这极大限制了国内ICP光谱仪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单道顺序扫描型ICP-AES光谱仪的硬件及分析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PLC应用:ROL(027)循环左移指令、ROR(028)循环右移指令完成自动与手动控制,INC(038)BCD码加1指令完成单次控制,@ROR(028)微分循环右移指令完成循环控制,DIV(033)BCD码除法指令完成安全工作报警控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 在6-311+G(2df)基组水平上, 对气相赖氨酸(Lys)分子和Lys2-的基态稳定构型进行优化,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 DFT)方法考察气相Lys分子和带电离子体系单重激发态的特性. 结果表明: Lys分子体系捕获双电子时, 其体系能量有所增加; S1单重激发态与S0基态能量差值变小; 分子体系的荧光波长增加; S7单重激发态跃迁轨道数减少.  相似文献   
10.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on rock type, the mode of occurrence, diagnostic minerals and creatures, the sedimentary geochemistry and organic facies of Chinese marine source rocks from wells and outcrops, an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developmental modes of foreign marine source rock,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objectively make clea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with high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by either single mode of preservation or high organic matter produ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geological featur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Neoproterozoic-Lower Paleozoic marine source rock is generalized into four modes, namely, thermal water activity-upwelling flow-anoxic; carbonate gentle slope-upwelling flow; xerothermic climate-brine euxinic milieu; and humid climate-retained euxinic milieu; as the Lower Cambrian undercompensation basi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South China and southwest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arbonate gentle lime mud bound organic facies (the Upper Ordovician in Tazhong region of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Lower Siluria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the Middle Cambrian evaporation laggo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enclosed undercompensation terrigenous bay organic facies (the Middle-Upper Ordovician in the west of the Tarim Basin, the Lower Silurian Long- maxi Formatio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Chinese marine sedimentations with lower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are generalized into two modes of consumption-dilution mode of open epicontinental sea and depletion-dilution mode of supercompensation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