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2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39篇
系统科学   210篇
丛书文集   224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539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地震响应概率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推导了地铁车站结构极限状态超越概率的计算公式,以评价结构的地震易损性。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地震强度指标进行正交化和降维;为了克服传统地震响应概率模型中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地震响应指标服从对数空间线性分布假设的局限性,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趋势模型以预测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建立误差模型以描述基于统计的趋势模型与基于物理机制的数值模型之间的误差,以拓展残差的齐次方差正态分布假设的严格限制。最后,以上海典型2层三跨地铁车站为算例,计算得到其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建立的趋势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随地震强度指标第一主成分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建立的误差模型准确地描述了趋势模型预测值的残差随地震强度指标第一主成分的方差非齐次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多分量地震技术中,准确地求取出纵、横波速比(γ)是多分量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各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由于地下同一层位具有相同的波阻抗比,因此该层位的反射纵波和反射转换波相互关联,纵横波速比与时间比存在相互转化关系。基于Sinc插值算法与相关系数谱分析的纵横波速比扫描方法是通过设置一系列γ,利用Sinc插值算法将纵波拉伸后与转换波进行互相关,当互相关系数达到最大时即可求出相应的γ。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的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seismites,按其字面意思理应翻译成地震岩,即与地震有成因联系或受发震断裂改造、变形的岩石。按发震时地质材料的固结程度与力学性质,地震岩可分为震积岩(地震时尚未固结成岩的含水沙土层,即软沉积物)和脆性断层岩(地震时已经固结成岩的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脆性断层岩包括断层角砾岩、碎裂岩、超碎裂岩、假熔岩和断层泥等。发育由沙土液化形成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沉积岩,统称为“沙土液化岩”(liquefactites),但是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译为seismites。大量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沙土液化和软沉积物变形都是由地震造成的,也并不是所有地震都能导致沙土液化。只有那些所在区域存在重要发震断层、真正由地震引起的区域性的沙土液化造成的软沉积物发育变形构造的岩层才能称之为震积岩(seismic liquefactites)。震积岩不应再翻译成seismites。零星出现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沙土液化构造(例如:砂涌丘)不足以作为古地震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时滞试能量函数,分析了它在无冒险强健测试矢量生成时存在局限性和表达式较复杂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无冒险条件下的时滞试能量函数,从而完善了Chakradhar提出的时滞测试能量和相应的测试生成算法。  相似文献   
5.
Proinsulin C-peptide is known to bind specifically to cell membranes and to exert intracellular effects, but whether it is internalized in target cells is unknown. In this study, using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immunostained or rhodamine-labeled peptide, we show that C-peptide is internalized and localized to the cytosol of Swiss 3T3 and HEK-293 cells. In addition, transport into nuclei was found using the labeled peptide. The internalization was followed at 37°C for up to 1 h, and was reduced at 4°C and after preincubation with pertussis toxin. Hence, it is concluded to occur via an energy-dependent, pertussis toxin-sensitive mechanism and without detectable degradation within the experimental time cours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d binding of HEK-293 cell extract components to C-peptide, and subsequent elution of bound material revealed the components to be intracellular proteins. The identification of C-peptide cellular internalization, intracellular binding proteins, absence of rapid subsequent C-peptide degradation and apparent nuclear internalization support a maintained activity similar to that of an intracrine peptide hormone. Hence, the data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one further C-peptide site of action. Received 31 October 2006;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7 December 2006; accepted 30 December 2006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虑Banach空间中形如x=u+sum from k=1 to ∞(a_kx~k)的幂级数方程,建立了一个比较定理,并将其应用于一定的非线性积分方程.  相似文献   
7.
在 Banach空间中讨论一类广义非扩张映像的不动点的存在性和迭代逼近,以及不动点集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生态治理中政府部门代理人道德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存在政府部门代理人道德风险的社会现象,认为影响代理人个人道德风险的因素主要有诚实履约的正常收益、道德风险行为被发现的概率、贴现因子、道德风险行为的额外收益以及道德风险行为被发现后的次优收益,并且以预期收益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政府部门代理人个人道德风险行为动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扩展模型,讨论了社会监督成本以及随机因素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监督、激励及协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OFDM系统中的峰值平均包络功率比上下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OFDM系统中的峰值平均包络功率比(PMEPR)的上下界进行了推导.推导结果表明,PMEPR的上界仅和数据序列的非周期自相关函数有关,这对于迅速去除PMEPR超过给定门限的数据序列是非常有用的.从推导的PMEPR下界看,只有当子载波数N很少时,它才会随N变化较大.针对一个16子载波的BPSK OFDM系统,本文借助于PMEPR的上界还对一种降低PMEPR的选择性映射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所有可能信息序列的PMEPR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最大PMEPR约为6.5dB,比最坏情况下的PMEPR减少了5.5dB.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一些Fuzzy映象的重合度的存在性,得出了一些新的重合度定理.本文所得结果统一和发展了引文[5~9]中的许多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