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对TCNQ与含茂环或芳环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形成的电荷转移盐的合成、分子结构、光谱、磁学性质和电导率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茂金属聚乙烯结构与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借助GPC、FTIR、Instron流变仪等仪器对茂金属聚乙烯 (mPE)的结构与流变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并将mPE的结构与流变性能分别与相应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低密度聚乙烯 (LDPE)树脂进行了比较, 发现由于mPE树脂的分子量分布窄、相对支化度低 ,导致其剪切粘度对剪切速率和温度的敏感性比LDPE差, 而与LLDPE较为接近。实验所得数据为mPE的加工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齐格勒-纳塔等规聚丙烯和茂金属等规聚丙烯的共混物,并对其结晶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通过实验发现,共混物有共晶形成;当茂金属等规聚丙烯的比例占半数以上时,随着齐格勒-纳塔等规聚丙烯含量的提高,共混物的熔点增加较为明显;当齐格勒-纳塔等规聚丙烯的含量超过50%时,随着茂金属等规聚丙烯含量的降低,共混物的熔点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SiO2/rac-Me2Si[2-Me-4-Naph-Ind]2ZrCl2 was prepared and different co-catalysts were used in bulk polymerization of propene. The morphology of polypropene could be controlled by altering the co-catalysts. The isotactic polypropene with good morphology and high bulk density were prepar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ctive centers was proposed, by which the effect of co-catalysts on the morphology of polypeopene was analyzed.  相似文献   
5.
茂金属聚合物是一代新型树脂,产品开发进展很快,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综合介绍了茂金属催化剂和茂金属聚合物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借助于主催剂单茂钛化合物分子设计和助催剂甲基铝氧烷改性构思,研制出几种有代表性的高活性新型单茂钛催化体系进行苯乙烯间规聚合.发现:单茂钛化合物主配体茂基和辅助配体非茂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对苯乙烯聚合活性和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间规度及熔融温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助催剂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中TMA的质量分数达到一个特定值(251%)时,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最高,外加烷基铝(AlR3)可以部分替代TMA,其中外加三异丁基铝(TIBA)效果最好.对CpTi(OPrn)3/mMAO催化体系中钛的氧化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烷基铝的含量是影响催化体系中各种钛氧化态分配百分数的主要因素;活性中心钛的氧化态以Ti(Ⅲ)为主时有利于苯乙烯间规聚合.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定向聚合催化剂的发展状况, 重点介绍了均相定向催化剂的结构特征, 催化性能及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环戊二烯类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在生物医药、光电功能材料、工业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Cp2ZrCl2、Et(Ind):ZrCl2与烷基铝原位生成二烷基化茂金属.然后与B(C6F5)3作用组成新的催化体系,研究了这种催化体系对乙烯聚合的影响、发现用三乙基铝的体系对乙烯聚合没有活性,用三异丁基铝的体系对乙烯聚合有较高活性,其原因在于形成了不同的活性中心,用紫外光谱的方法研究活性中心的结构及其变化,并与聚合活性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0.
mLLDPE/LDPE共混物相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AXS方法研究了不同配比的茂金属催化聚乙烯(m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界面层厚度σb、Porod指数α、分散相尺寸ac值、积分不变量Q值等相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中两相具有部分相容性,分散相以片状存在;当共混质量比为80/20和20/80时,显示良好的混合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