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GC-AFC综合系统解耦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板材轧制控制过程,给出了板厚板形综合系统(AGC-AFC)反馈闭环控制的数学模型;对AGC-AFC系统进行了解耦;引进Smith预估器补偿系统延迟环节的影响;最后采用PID方法实现对AGC—AFC系统的控制。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的分散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实时可测量,给出了一种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的动态解耦模型。在大系统关联预估法的基础上,导出了一种仅需本区域的状态信息和在该区域内可测信息的实用有效的分散控制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和动态数字仿真,表明用该法设计的分散控制系统,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品质方面,其效果与集中最优控制系统几乎一致。  相似文献   
3.
弹塑性平面应变固结问题的解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弹塑性平面应变固结问题提出了解耦的计算方法,基于数值建模方法建立了多路径的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能考虑塑性剪应变εpv 与体应变p交叉作用及应力路径的影响.将该模型引入弹塑性固结问题中,建立了相应的扩散方程.讨论了此类液-固耦合问题的解耦条件及对应的应力路径.推导了平面应变扩散方程的基本解,该基本解与固体域控制方程构成了半数值半解析求解体系,编制了有限元程序,计算了一个典型平面应变固结沉降算例.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简化计算,能较好反映应力路径对固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动态解耦性和阻尼绕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存在动态解耦性问题,以往未做深入的研究,实际应用中已暴露出基于稳态解耦的矢量控制的局限性。本研究从数学意义上进一步阐明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的动态解耦性问题,并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同时对阻尼绕组与同步电动机动态解耦性的关系进行数学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5.
李艳  高峰  林廷圻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3):585-588,592
在证明了3自由度移动机器人系统具有可逆性的前提下,利用神经网络α-阶积分逆系统线性化解耦能力,将严重非线性及耦合的3自由度移动机器人系统解耦成3个SISO(single input—single output)的子系统,采用线性控制理论设计了路径跟踪控制器,实现了位置和方位的独立跟踪,同时提高了控制算法的实时性。最后通过路径跟踪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们所发明的Al-MgF_2-Au(Cu)薄膜发光器件[1]的内层结构、导电过程和发光机理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对以前报导的一些结论作了原则性的修正:前所报导的Al-MgF_2-Au结内层的实际结构是Al-Al_2O_3-MgF_2-Au,而不仅仅是Al-MgF_2-Au;且正是由于Al_2O_3膜的存在,方才使MgF_2膜得以具有绝缘作用。是来之负电极的隧穿电子,而不是MgF_2膜内的热电子,导致了该结的导电和发光。据此,本文对该结在高偏压下的logL∝V的新型伏安特性曲线及其发射光谱中位于3.4ev(3600)附近的截止频率给出了理论解释;从而得出:电子隧穿,激发SPP,然后SPP退激发光的这一物理过程,即使在Al、Au两电极间的绝缘层厚度由3μm左右增加到20μm左右时,也可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具有扰动补偿感应电动机滑动模解耦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感应电机提出了一种新颖滑动模控制方法:在内环采用具有扰动补偿的滑动模解耦,在外环采用PI控制器进行速度控制。将一种简单而新颖的方法艇于估算感应电机的扰动信号,仿真结果证实具有扰动补偿的新型滑动模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解耦性能、快速动态响应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王析(1995年)文中的中心平均模糊消除方法和多规则基系统的并行输出处理方法,研究了由构造性的模糊条件语句表达的规则基构成的模糊系统解耦问题,出了这一类模糊繁系统能够达到的效果解耦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不耦合装药爆破效应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耦合装药是现代爆破技术应用的主要措施之一。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LSDYNA首先对不同不耦合系数条件下的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对偏心和同心不耦合装药爆破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耦合系数取3.0比较合理,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破在孔壁会产生明显的偏心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结构振动控制的两种模态分析方法。模态降阶控制法在控制结构的关键振型的同时考虑了非关键振型的影响;控制力解耦法将控制力按结构振型进行分解并假定关反馈增益是可以解耦的,以上两种方法简化了结构振动最优控制的计算。数例计算表明: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精度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