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采用LiOH作催化剂,DMF为促进剂,利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八苯基环四硅氧烷(P4)为单体,制备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二醇.在一定条件下,其分子量可由加水或LiOH的量控制.未反应的P4可由石油醚-甲醇处理除去.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气相色谱法(IGC)测定了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己内酯(PBT-PCL)多嵌段共聚物与溶剂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和色散成分的表面能γsd,研究了温度对γsd的影响.同时,通过探针分子测得聚氯乙烯(PVC)与PBT-PCL共混时的相互作用参数χ为-0.796,结果表明,该共混物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3.
用共溶解-沉淀法制得的共混物PBT/PET各组分分别结晶,PET的存在对PBT的结晶有抑制作用;熔融共混PBT/PET的DSC图谱与共混时间有关;超过一定时间后只呈现单一的熔融峰,其本质是由于酯交换使共混物变为共聚酯,而非互溶共晶.  相似文献   
4.
以左旋丙交酯(L-LA)为原料,首先合成左旋聚乳酸二元醇(PLLA),然后以PLLA、聚四氢呋喃二元醇(PTMG)为软段,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1,4-丁二醇(BDO)为硬段,采用二步法合成一系列含PLLA软段的聚氨酯化合物。通过核磁氢谱、红外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确认并分析了含PLLA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软段的性质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等会明显影响聚氨酯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虽然刚性软段PLLA可以显著提升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是也会导致材料在大应变下的首次回复性能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不同结构的小二醇以及TPU中刚性链段分子对聚氨酯TPU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小二醇的结构和数量可以有效调节聚合物的硬度、模量、撕裂强度以及其他性能。二醇扩链剂是影响TPU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二溴代烷制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溴代烷制备为例,探讨了浓硫酸在二溴代烷制备过程的催化作用及研究脂肪族二元醇与环氧化合物转化为二溴代烷的难易.结果表明:浓硫酸的用量对环氧化合物以及脂肪二元醇合成二溴代烷的收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四步法合成一种新型功能化双核磺酸类咪唑离子液体,并考察其在催化丁二酸与丁二醇缩聚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性能。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仪(1H NMR)对双核离子液体催化剂及PBS进行表征,考察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PBS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催化剂)∶m(丁二酸)=1∶40,反应温度230℃,反应5 h,PBS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最高值8.1×104,熔点为113~119℃。  相似文献   
8.
含羧基半酯二元醇的合成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甲酸酐(PA),丁二酸酐(S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合成2种含羧基半酯二元醇新型乳化剂。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反应温度、中和度、储存温度、溶剂等因素时其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分析、酸值滴定和黏度法分析含羧基半酯二元醇的合成结果及其酸值随储存时间的变化,并采用不同方式提高其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储存温度是影响SA-TMP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27℃时SA-TMP的储存稳定性最好;反应物配比和反应温度均对其稳定性影响甚微;加入催化剂可明显缩短反应时间,但对SA-TMP稳定性贡献不大:对SA-TMP中的羧基进行部分中和或加入部分溶剂可有效提高其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丁二酸、丁二醇、ε-己内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可降解的扩链改性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测试对共聚物进行结构表征,确认了PBSCL的结构和组成;通过DSC对其热性能进行研究,表明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热性能,PBSCL的熔点随着ε-CL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及扩链反应温度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共聚物的水降解结果表明其具有酸催化降解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芳香族二醇单体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的固态缩聚反应及其反应动力学.采用的二醇单体是对苯二甲酸二羟乙酯(BHET).一定配比的PBT和BHET混合物在185°C下进行固态缩聚(SSP)反应,分别利用凝胶色谱(SE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对缩聚产物的数均分子量、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SEC表征的结果表明:反应起始阶段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快速下降,这是由于酯交换导致PBT链的断裂,形成了低聚物;0.5 h后,所有自由的BHET单体都已参与了酯交换反应;此后,所得到的低聚物重新缩聚,导致数均分子量上升,最终得到高数均分子量共聚物.1H-NMR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固相反应的进行乙二醇基团在体系中趋于无规分布.13C-NMR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起始阶段,体系自由度快速上升;反应4 h后,自由度开始趋于缓和,所得共聚物的化学结构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