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廉价的工业副产物醋酸及乳酸为碳源,对产PHB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考察醋酸及乳酸的添加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PHB产量的影响。将来自Cupriavidusnecator的PHB合成操纵子phaCAB基因簇克隆至pBAD载体,得到产PHB菌株BL21_pBAD_phaCAB,以阿拉伯糖为诱导剂,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表达。分别使用LB及M9培养基,对重组菌株BL21_pBAD_phaCAB进行培养,研究其生长速度及PHB产量,探索产PHB重组大肠杆菌最适培养基。以添加0.04 g/L乳酸、1.2 g/L乳酸、0.02 g/L醋酸、0.6 g/L醋酸、0.04 g/L乳酸+0.02g/L醋酸、1.2g/L乳酸+0.4g/L醋酸的M9培养基(均含2 g/L葡萄糖)为实验组,以M9培养基(含2g/L葡萄糖)为对照组,考察醋酸及乳酸的添加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PHB产量的影响。分别取第6,12,24和36小时的培养液,分析其葡萄糖、醋酸及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氮型M9培养基更适合产PHB重组大肠杆菌在低糖培养环境中生长。在葡萄糖消耗殆尽后,大肠杆菌能够以醋酸及乳酸为碳源进行代谢,因此在培养基中...  相似文献   
2.
以乙酸为原料,采用Ac2O-PCl3-S2Cl2为催化剂,进行催化氯化制备高纯度氯乙酸,产品含量≥98.5%。同时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氯化反应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乙酸对聚硅酸絮凝剂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因硅酸聚合胶凝而失活的问题,依照Si-Mo比色法的原理,对乙酸存在时的聚硅酸形态及其转化规律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在酸性氛围下,当有乙酸化合物存在时,聚硅酸溶液中的硅酸组分与钼酸反应的速率总是要比不含乙酸时的大得多;溶液中存在的Sia和Sib形态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乙酸化合物的存在,能够有效减缓硅酸溶液中聚硅酸颗粒物的生长速度,但聚硅酸的总体形态分布与转化规律的模式并没有因为乙酸的存在而发生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的Cs2.5H0.5PW12O40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乙酸与1-丁烯的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醇的醚化反应,考察了其活性组分负载量、载体硅胶性质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n(1-丁烯)/n(乙酸)、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中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与其他类型催化剂的醚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的醚化稳定性实验. 结果表明,以低钠硅胶为载体,在活性组分负载量为40%,焙烧温度为300~400 ℃时制备的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随着负载量增大,催化剂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而催化活性先增加后减小. 在反应温度120 ℃、压力1.5 Mpa、n(1-丁烯)/n(乙酸)比3.0、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7 h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乙酸的转化率为87.36%. 在反应温度80 ℃、压力1.0 Mpa、n(甲醇)/n(叔戊烯)比1.1、LHSV为1 h-1的条件下进行醚化反应,叔戊烯的转化率为68.57%. 制备的新型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对于乙酸与1-丁烯的直接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醇的醚化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与选择性,催化剂寿命长. 因此,Cs2.5H0.5PW12O40/SiO2是一种理想的乙酸与烯烃直接酯化和叔戊烯与甲醇醚化反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醋酐合成的化学平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力学的方法研究了醋酸甲酯及甲醇合成醋酐的反应,计算了反应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温度、原料配比和压力对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组成的影响,为醋酐合成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和催化剂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环氧棉籽油-醋酸-水三元系分别在30℃,40℃,50℃,60℃下的液-液平衡双结点曲线,以及在40℃,50℃,60℃下的液-液平衡系线数据;分别应用物料衡算法和系线中点轨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醋酸质量分数低于30%的配样条件下所测定的液-液平衡数据具有较好的热力学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一次回归正交试验法 ,对影响中药熨剂生产工艺的主要因素—加热温度、醋酸的浓度及醋淬次数进行了考察 ,得出在设计条件下的回归方程 y=73.95+ 1 .95x1 - 1 .8x2 - 2 .8x1 x2 ,并以此为数学模型 ,对熨剂生产工艺的优化区进行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波辐射催化芳香醛与绕丹宁乙酸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0个5-亚苄基绕丹宁乙酸衍生物,反应时间8~20 min,产率较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不同保藏条件对醋酸菌菌种生长及产酸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改进后的醋酸菌菌种保藏方法即斜面液体保藏法在保藏期限、生长状况和产酸能力等方面做了实验分析,并与常规的斜面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和液体保藏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保藏菌种的期限可达2年,产酸能力、菌种活性和菌种形态均优于以上3种常规方法,而且操作简便,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类人胶原蛋白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过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 21生产人源型胶原蛋白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建立一套以溶解氧浓度和比生长速率为中心的控制策略,采用溶氧反馈或pH反馈调节补料速度。结果 OD600可达150,胶原蛋白的表达量为9g/L。结论 20%-30%饱和度的溶解氧和0.1- 0.2 h-1的比生长速率有利于细胞生长和产物表达,其与降低乙酸等有害代谢副产物的积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