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壮语里t-(t‘-)>s-的音变现象是存在的,不论是汉语,或者是壮语,它们的内部或两者之间都存在着s-与t-(t‘-)对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庄子之道是“生命之道”,庄子的体道工夫其实是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庄子在无主观自觉意识的情况下,不期然地通向了审美之路,而庄子所梦寐的生命境界之提升得以实现,体现出独有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龙的形态和观念都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特别是龙的观念由具体表象层次开始走向抽象象征层次,最终结晶定型于《易》传中。  相似文献   
4.
动词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手致其语法化的因素在不同的语言中并不完全相同。壮语动词语法化的主要因素是句子的分裂、与词义相结合的句法变化、语法意义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加,广西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土地需求量急剧增加。围填海是缓解沿海省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方式;围填海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环境、生态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分析广西沿海1949年至今大规模围填海进程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海洋生态环境、自然海岸线、滨海湿地和海洋生物资源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大规模围填海对广西近海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并对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出初步的管理方法和对策,为广西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和围填海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壮族民间有许多与风水信仰有关的传说,其中有不少是宣扬风水灵验的,说明壮族民众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风水信仰。但也有一些否定风水的传说,说明壮族群众对风水又持有理性态度。这些传说反映了壮族群众观念意识中科学、理性的成分。把握民众对待风水信仰的理性态度,有利于我们对群众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或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政治思想是他人生哲学思想的外在延伸.庄子竭力主张政治思想的无君论,期盼无君无臣的悠然自得的生活;宣扬统治者一方面要彻底废弃仁义礼智等道德制度,另一方面要保持一种空明的心境,以实行无为而治,讴歌一种“至德之世”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8.
针对云南壮剧的传承困境问题,地方高校可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类科研和教育资源,为教育传承云南壮剧建设一个集科研、校内外教育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使地方高校在参与云南壮剧教育传承保护服务实践过程中互动生成一种共存、共建和共生共赢的关系,为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传承和难保护的社会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双向互动关系而获得共赢的问题解决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壮剧史》为据,运用二次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专业分析,发现民间土戏从清朝中晚期形成至今,其发展轨迹呈现"山"字形状,具有曲折波动的特点,尤其是历史上的两次重创为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后续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出现了目前发展缓慢、传承困境等问题。如何应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问题,笔者认为应同时兼顾其自身的专业建设和文化空间的保护,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壮族嘹歌和苏格兰民歌分别由壮族劳动人民和苏格兰劳动人民创作,充分体现了两种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壮族嘹歌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平果壮族嘹歌》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格兰民歌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传。通过壮族嘹歌与苏格兰民歌中思维原型的比较,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壮人和苏格兰人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为壮族及壮族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