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雅普诺夫是圣彼得堡数学学派的中流砥柱,创立了运动稳定性理论、旋转液团平衡形状理论和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探索了概率论中心极限定理和一系列其他深刻数学力学问题,为俄罗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做出了卓越贡献。通过采撷李雅普诺夫的动人爱情诗篇和唯美科学奋斗目标,展示了其美丽的爱情观和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人生观和宇宙观。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等中亚语种急缺专业领域词典、术语库及知识本体库的问题,文章以安全领域为例,利用现有术语作为种子词,自动采集维基百科及双语专业词典中的术语对,人工校对后构建了中型中、俄、乌、哈多语种专业领域术语库。以此术语库为基础,搭建了包含人员、组织、地域、技术、设备、活动、文件7大类及35个子类的领域本体,最后讨论了该专业术语库及领域本体库的扩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成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中亚语种的术语词典编撰、术语学、自然语言处理和语言教学研究均有较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传统的俄语速读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笔者认为,应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来提高速读课的效率。本文将阐述计算机辅助俄语速读课教学系统及其功能、特点,并论证该系统在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俄语的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成语 ,成语的源泉之一是文学作品 .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就是一部能产的作品 ,其中的成语不仅增强了该剧的讽刺意味 ,而且大大丰富了俄语的语言宝库 .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研究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文化中专制主义因素的形成,是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经历分不开的。可以说巨大而平坦的平原和东北罗斯的森林是造就俄罗斯文化权威性的空间因素;而它从拜占廷引入的东正教和鞑靼人的统治构成了影响它文化权威性的时间因素;此外俄罗斯独特的社会组织——村社,是它得以长久保存的社会基础,这些构成了俄罗斯的传统文化。斯大林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模式影响下将原苏联引上了现代化之路,如今的俄罗斯改革也必然要接受这种传统文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科技英语和科技俄语的虚拟语气进行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7.
克柳切夫斯基是俄国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具有极大的影响。他打破了前人只关心政治史的传统,注重研究社会史和经济史的发展,提出俄国农奴制的起源是农民欠债导致的结果:他认为殖民活动是俄国历史发展中的主要事实;个人、人类社会和国家的自然条件是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的历史力量,历史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他的思想推动了俄国历史学的发展,但是具有折中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对泛读课的教学及其设置进行了新的探索,在教学内容方面,以教材为主,补充为辅,注重实用,提高能力,明确教学目的,选择配套材料。关于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法,针对学生在阅读的三个阶段的表现采取相应对策,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9.
在俄语军事领域文本的自动处理中,对武器装备名称进行共指消解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模式匹配的方法,从维基百科的Infobox结构中同时提取共指词和模式,之后将二者结合成为新模式,再返回词条内容中迭代寻找共指词。实验结果以共指词表形式体现。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式匹配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找出俄语维基百科中武器装备名称的共指词。  相似文献   
10.
陈雯 《科技信息》2009,(11):175-176
这篇文章是建立在奈达的动态对等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中文与英文的隐喻翻译的文化相似之处和差异,由此进一步探求了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保持翻译对等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