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用差示脉冲极谱法对转基因植物黄耆中有效成分叶酸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检测体系.该方法简便迅速,灵敏度高,能用于中药黄耆的生理生态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千山位于辽宁省的中部,其气候和地形地貌较为独特,豆科植物分布广泛。在1992年-1995年间,我们共采集32株根瘤菌样品,包括9个属13个种豆科植物。通过研究发现,根瘤菌与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有很大的关系,为根瘤菌的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芪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改进了传统水煮醇沉从黄芪中提取多糖的方法.在适当的温度进行提取,避免将多种物质同时提出, 使提取物的组成单一.第一次提取物的纯度能达到96%以上,且外观为白色,再经一次提纯后纯度可达到99% 以上.  相似文献   
4.
醇 碱 提 取 法 提 取 黄 芪 多 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 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分别研究了提取溶剂pH值、 料液比、 提取时间、 提取温度和提取溶剂乙醇浓度5种因素对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对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的含量进行 检测, 计算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为19.15%, 分别是水提取法和碱提取法的3.53倍和2.63倍, 残渣中有效成分的残留量低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根瘤菌的研究概况以及相思根瘤菌的分离纯化、抗逆性以及质粒分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花生根瘤菌吸氢培养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花生根瘤菌吸氢培养基的改进许良树,吕荣富,张凤章,曾定,龙敏南(生物学系)1978年Maier等 ̄[1]首次在实验室条件下从大豆根瘤菌诱导氢酶活性、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将原来富碳的LNB5培养基中的碳源浓度降低。当碳源浓度降低10倍时其活性最高,并...  相似文献   
7.
诱导不结瘤豆科树种结瘤固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有关诱导非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现状,结合作者几年来的工作,对诱导不结瘤豆科树种结瘤固氮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报道了作者近年来人工诱导不结瘤的豆科树种—山皂荚(Gledtsia melanacantha)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pRK2073为辅助质粒、通过三亲本杂交,将携带豌豆根瘤菌吸氢基因的质粒pAL618转移到花生根瘤菌NB2中,通过抗性筛选、质粒检测及吸氢活性测定,获得一系列能稳定遗传的结合株,其中NB2-7,NB2-11在自生条件下其吸氢活性为受体株的15倍,在共生条件下其吸氢活性为受体株的2~3倍.  相似文献   
9.
TheRhizobium meliloti C4-dicarboxylate transport (Dct)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an effective symbiosis with alfalfa plants. C4-dicarboxylates are the major carbon source taken up by bacteroids. Genetic analysis of Dct mutant strains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thedct carrier genedctA and the regulatory genesdctB anddctD. The carrier genedctA is regulated in free-living cells by the alternative sigma factor RpoN and the 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 DctB/D. In addition, DctA is involved in its own regulation, possibly by interacting with DctB. In bacteroids, besides the DctB/DctD system an additional symbiotic activator is thought to be involved indctA expression. Further regulation ofdctA in the free-living state is reflected by diauxic growth of rhizobia, with succinate being the preferred carbon source. The tight coupling of C4-dicarboxylate transport and nitrogen fixation is revealed by a reduced level of C4-dicarboxylate transport in nitrogenase negative bacteroids.  相似文献   
10.
用气相色谱法和亚甲蓝去色反应检测29个花生根瘤菌菌株的吸氢性能,只有5个菌株能吸氢·吸氢活力最高为689n mol H_2/mg prot.h.选试的四种培养基中以吸氢培养基对根瘤菌株吸氢活力效果最好,在该培养基中菌株不表现固氮酶活力.在不固氮情况下,外源氢是诱导吸氢活力的必需条件.培养基中的碳源浓度对菌株吸氢活力有明显的影响,高浓度的碳源抑制吸氢.一氧化碳和乙炔对菌株L8 3吸氢的抑制程度比菌株35_1小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